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6535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或创面引流是胸外科常见的临床手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胸腔积液引流装置主要分为引流袋引流、水封瓶引流、水封瓶负压引流等,根据病人的病情,其引流方式也分为肋间细管插管法、肋间粗管插管法、经肋床插管法。

但现有的引流装置在引流时,引流管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液体或者存在的脓块、血块一起在同一管路中引流出来,在这引流过程中,脓块、血块容易将管路堵塞,从而无法达到持续引流的效果,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对管路进行疏通,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通过本装置能对堵塞的引流管路进行冲洗,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疏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上盖、下盖和隔离膜,所述上盖与下盖扣接且两者结合形成有隔离腔,所述下盖上一体设置有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气体的堵头以及开设有与隔离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隔离膜位于隔离腔中且与下盖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下盖开设有将引流管道与隔离腔连通的接口,所述隔离膜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单向封闭器,单向封闭器位于接口内,当隔离腔的气压值高于引流管道内的气压值时,则单向封闭器打开连通隔离腔与引流管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患者胸腔中的液体分泌物通过引流接管引流出来,将分泌物收集至收集容器,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路可能因脓块、血块造成堵塞,电磁阀打开,外界气体进入,气体通过通孔进入隔离腔,当隔离腔的气压值大于引液路的气压值时,单向封闭器打开,气体通过单向封闭器进入引流管道,对引流管路进行冲洗。

进一步限定,所述隔离膜包括圆形状的隔离片和长条状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与所述通孔连通的通口,且位于通口的外侧设置有密封部。

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

进一步限定,所述隔离片具有向上凸起且带有弧度的凸面。

本隔离膜采用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隔离片的形状如此设置是为了更加的产生形变。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盖包括圆形状的盖片和长条状的连接部,所述盖片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隔离腔连通的气道。

进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管道上开设有采取液体分泌物的采样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盖的内壁且位于引流接口处开设有十字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装置,能对堵塞的引流管路进行冲洗,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疏通,便利又方便;同时,能实时精确监测到患者胸腔内的气压值,对患者治疗提供精确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分离器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隔离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分离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分离器下盖与隔离膜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41、下盖;42、上盖;43、隔离膜;411、盖体;412、结合部;413、引流管道;414、扣槽;421、盖片;422、连接部;423、扣边;424、隔离腔;44、通孔;45、密封块;46、卡槽;47、接口;48、单向封闭器;431、隔离片;432、连接片;433、通口;434、密封部;421、盖片;422、连接部;423、密封环;424、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下盖41、上盖42和隔离膜43。见图3,下盖41具有呈圆形状的盖体411和呈长条状的结合部412;下盖41上设置有呈管状的引流管道413,下盖41与引流管道413通过模具一体制作而成。盖体411的圆周面上等间距开设有三个扣槽414。

分离器4的引流管道413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一个接头或者多个接头;每个接头上连接有与人体胸腔连接的引流管。

见图5,上盖42具有圆形状的盖片421和长条状的连接部422;盖片421的外边沿上具有一环形状扣边423。盖片421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425,连接部422上设置有与隔离腔424连通的气道426。下盖41与上盖42通过扣槽414与扣边423连接且两者结合形成有隔离腔424。见图6,隔离膜43位于隔离腔424中且与下盖41的内壁贴合设置。

见图2,引流管道413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气体的堵头以及下端部开设有与隔离腔424连通的通孔44。引流管3与引流管道413对接,引流腔31与引流管道413的内道连通,而堵头253将通气腔32封堵,使通气腔32内的气通过通孔44流入隔离腔424。下盖41的结合部412上且位于通孔44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45;结合部412的外端部出设置有卡槽46。引流管道413上设置有便于采样的采样口49。

见图3,下盖41开设有将引流管道413与隔离腔424连通的接口47,隔离膜43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单向封闭器48,单向封闭器48位于接口47内,当隔离腔424的气压值高于引流管道413的气压值时,则单向封闭器48打开,连通隔离腔424与引流管道413。

见图4,隔离膜43采用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隔离膜43包括圆形状的隔离片431和长条状的连接片432,连接片432上设置与通孔44连通的通口433,且位于通口43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部434。密封部434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隔离膜43的外端部卡在卡槽46内,隔离膜43的密封部434扣在结合部412的密封块45,上盖42与下盖41扣接,对隔离膜43的密封部434施加压力,因密封部434呈“凸”字形,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单向封闭器48是两片相对设置的塑性弹片,通气时,两片塑性弹片受气压被打开,不通气时,两片塑性弹片恢复关闭状态。在打开或者关闭时,隔离片431会受到气压产生形变;为了提高隔离片431的形变能力,将隔离片431设计成向上凸起且带有弧度的凸面。下盖41的内壁且位于接口47处开设有十字槽。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采集,在引流管道上开设有采取液体分泌物的采样口49。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41)、上盖(42)和隔离膜(43),所述下盖(41)与上盖(42)扣接且两者结合形成有隔离腔(424),所述下盖(41)上一体设置有引流管道(413),所述引流管道(413)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气体的堵头以及开设有与隔离腔(424)连通的通孔(44),所述隔离膜(43)位于隔离腔(424)中且与下盖(41)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下盖(41)开设有将引流管道(413)与隔离腔(424)连通的接口(47),所述隔离膜(43)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单向封闭器(48),所述单向封闭器(48)位于接口(47)内,当隔离腔(424)的气压值高于引流管道(413)内的气压值时,则单向封闭器(48)打开连通隔离腔(424)与引流管道(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43)包括圆形状的隔离片(431)和长条状的连接片(432),所述连接片(432)上设置与所述通孔(44)连通的通口(433),且位于通口(43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部(4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434)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431)具有向上凸起且带有弧度的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2)包括圆形状的盖片(421)和长条状的连接部(422),所述盖片(421)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425),所述连接部(422)上设置有与隔离腔(424)连通的气道(4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道(413)上开设有采取液体分泌物的采样口(4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41)的内壁且位于接口(47)处开设有十字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负压引流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上盖、下盖和隔离膜,上盖与下盖扣接且两者结合形成有隔离腔,下盖上一体设置有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具有引液路和通气路,且所述引流管道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封堵通气路的堵头以及开设有将通气路与隔离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隔离膜位于隔离腔中且与下盖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下盖开设有将引液路与隔离腔连通的接口,隔离膜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单向封闭器,单向封闭器位于接口内,当隔离腔的气压值高于引液路的气压值时,则单向封闭器打开连通隔离腔与引液路。通过本装置能对堵塞的引流管路进行冲洗,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疏通。

技术研发人员:付飞;吕百成;黎国荣;柯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乐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