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8971发布日期:2021-08-03 13:0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输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留置针接头部分包括外延管、肝素帽则固定于输液位置,例如手部或足部等。

目前临床上均用胶布或贴膜固定,或者在贴膜外再用胶布加固,即使采取此法固定,还会屡屡出现贴膜边缘部分因沾水或出汗造成卷边影响固定的牢靠性、不慎将静脉留置针外延管勾起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或脱落及自控能力差的患者随意拔针的问题。当然,目前也有使用手套固定留置针的方法,解决部分自控力差患者留置针脱落问题,但是也存在不足,一是手套大小是否恰好与手型大小合适、二是临床科室提供给患者的手套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三是手套容易吸汗及被针口渗血污染,导致手套清洁困难且很不卫生。因此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较好且价格低廉、专人专用的固定装置亟待研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固定牢靠、干净卫生、尺寸可调、通用性强、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弹力网套、腕部通孔、指部通孔、侧通孔、腕部魔术贴、掌部魔术贴和掌围调节叉,所述弹力网套呈圆筒状设置,所述腕部通孔和指部通孔分别设于弹力网套的两端,所述侧通孔居中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所述腕部魔术贴固接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靠近腕部通孔的一端,所述掌部魔术贴固接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靠近指部通孔的一端,所述掌围调节叉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网套侧壁上固接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对称设于腕部魔术贴的另一侧,腕部魔术贴穿过固定环后进行粘贴固定,不仅可以更稳固的固定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管,而且便于调节腕部通孔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掌围调节叉连通侧通孔与指部通孔,通过调节掌围调节叉的开口大小,使得该固定装置既可以用于手上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又可以用于脚上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同时该固定装置适用于手掌和脚掌不同尺寸的患者,通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网套为镂空网状设置,镂空网状设计使得该装置透气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网套采用精梳棉、氨纶纤维、聚脂纤维材质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该材质具有弹性大、不易变形、完全贴合手掌和脚掌,吸汗排湿、舒适度高的特点。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具,其结构新颖,固定牢靠,通用性强;该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弹力网套采用精梳棉、氨纶纤维、聚脂纤维材质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具有弹性大、不易变形、完全贴合手掌和脚掌,吸汗排湿、舒适度高的特点,防止固定静脉留置针的贴膜边缘部分因沾水或出汗造成卷边而影响固定的牢靠性,防止患者不慎将静脉留置针外延管勾起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或脱落,减少或避免自控能力差的患者随意拔针,从而减少输液故障,降低患者因再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产生相关医疗费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掌围调节叉连通侧通孔与指部通孔,通过调节掌围调节叉的开口大小,以及调节腕部魔术贴和掌部魔术贴的粘贴位置,使得该固定装置既可以用于手上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又可以用于脚上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同时该固定装置适用于手掌和脚掌不同尺寸的患者,老少皆宜,通用性强,此法在临床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1、弹力网套,2、腕部通孔,3、指部通孔,4、侧通孔,5、腕部魔术贴,6、掌部魔术贴,7、掌围调节叉,8、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弹力网套1、腕部通孔2、指部通孔3、侧通孔4、腕部魔术贴5、掌部魔术贴6和掌围调节叉7,所述弹力网套1呈圆筒状设置,所述腕部通孔2和指部通孔3分别设于弹力网套1的两端,所述侧通孔4居中设于弹力网套1侧壁上,所述腕部魔术贴5固接设于弹力网套1侧壁上靠近腕部通孔2的一端,所述掌部魔术贴6固接设于弹力网套1侧壁上靠近指部通孔3的一端,所述掌围调节叉7设于弹力网套1侧壁上。

其中,所述弹力网套1侧壁上固接设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对称设于腕部魔术贴5的另一侧;所述掌围调节叉7连通侧通孔4与指部通孔3;所述弹力网套1为镂空网状设置;所述弹力网套1采用精梳棉、氨纶纤维、聚脂纤维材质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

具体使用时,当该装置用于手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时,医护人员将该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腕部通孔2朝向患者手部套在患者手上,患者将大拇指从侧通孔4内穿出,使得患者其余四指伸出指部通孔3,使弹力网套1紧密贴合和固定在静脉留置针的贴膜外壁上,医护人员将掌部魔术贴6紧密粘贴后,再手扶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管使其紧贴患者手腕,然后将腕部魔术贴5穿过固定环8后紧密粘贴即可;当该装置用于脚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时,医护人员将该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腕部通孔2朝向患者脚部套在患者脚上,患者将脚后跟从侧通孔4内穿出,患者脚前掌伸出指部通孔3,使弹力网套1紧密贴合和固定在静脉留置针的贴膜外壁上,医护人员将掌部魔术贴6紧密粘贴后,再手扶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管使其紧贴患者脚腕,然后将腕部魔术贴5穿过固定环8后紧密粘贴即可;使用结束后,医护人员或患者将其丢弃至垃圾桶内等废物收集处,避免重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网套、腕部通孔、指部通孔、侧通孔、腕部魔术贴、掌部魔术贴和掌围调节叉,所述弹力网套呈圆筒状设置,所述腕部通孔和指部通孔分别设于弹力网套的两端,所述侧通孔居中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所述腕部魔术贴固接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靠近腕部通孔的一端,所述掌部魔术贴固接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靠近指部通孔的一端,所述掌围调节叉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网套侧壁上固接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对称设于腕部魔术贴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围调节叉连通侧通孔与指部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网套为镂空网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网套采用精梳棉、氨纶纤维、聚脂纤维材质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弹力网套、腕部通孔、指部通孔、侧通孔、腕部魔术贴、掌部魔术贴和掌围调节叉,所述弹力网套呈圆筒状设置,所述腕部通孔和指部通孔分别设于弹力网套的两端,所述侧通孔居中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所述腕部魔术贴固接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靠近腕部通孔的一端,所述掌部魔术贴固接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靠近指部通孔的一端,所述掌围调节叉设于弹力网套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输注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固定牢靠、干净卫生、尺寸可调、通用性强、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范彩云;张正艳;谭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彩云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