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3868发布日期:2021-09-25 09:4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2.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而针对不同病人的康复疗法也不一样,分为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语言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文体疗法和康复心理疗法。
3.常见的便是病人大病初愈之后因长期卧床而全身无力,前期会让病人接受按摩来模拟运动,达到疏通筋骨,缓解疲累,消除多种病症的效果,传统按摩法,又称推拿疗法、伤科按摩,是中医外治疗方法之一,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主要应用按摩以达到治病目的的物理疗法,此法虽能对症按摩,但是因时代进步发展过快,手艺精湛的按摩师寥寥无几,普通按摩师也不便经常到医院进行对病人进行按摩,聘请费用也是一笔较大的经济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传统按摩法人手稀缺,技艺不精湛,不便随意使用治疗按摩,费用支出过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代替人工,适用性高,可随时治疗按摩的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包括:
6.座椅机构,座椅机构顶部后侧设有背部按摩机构。
7.进一步的,座椅机构包括有支撑座、坐板、扶手和靠背,支撑座顶部设有坐板,坐板上部连接有靠背,坐板顶部两侧均设有扶手。
8.进一步的,背部按摩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转盘、转轴、轴承座、第二转盘、按摩爪、支撑柱、升降杆和第一弹簧,坐板顶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盘,远离电机一侧的坐板顶部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之间连接有转轴,坐板顶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部均开有滑槽,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与转轴之间均匀间隔连接有按摩爪,升降杆两侧均与支撑柱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后颈按摩机构,后颈按摩机构包括有升降曲杆、按摩杆、第二弹簧和固定柱,远离电机一侧的支撑柱顶部设有固定柱,靠近电机一侧的升降杆与固定柱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曲杆,升降曲杆上部连接有按摩杆,升降曲杆一侧下部与固定柱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放置架,坐板顶部一侧设有放置架,位于放置架一侧的坐板顶部开有凹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启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按摩爪与按摩杆上下移动,对人的背部及后颈处同时进行按摩,提高使用舒适感;通过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可对挤压按摩频率进行调整,增加使用人群的适用性;坐板前侧设有凹槽与放置架,使病人休息时简单的饮水需求与娱乐需求得到满足。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部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颈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以上附图中:1:座椅机构,10:支撑座,11:坐板,12:扶手,13:靠背,2:背部按摩机构,20:电机,21:第一转盘,22:转轴,23:轴承座,24:第二转盘,25:按摩爪,26:支撑柱,27:升降杆,28:第一弹簧,3:后颈按摩机构,30:升降曲杆,31:按摩杆,32:第二弹簧,33:固定柱,4:凹槽,5: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座椅机构1和背部按摩机构2,座椅机构1后侧设有背部按摩机构2,当人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先坐在座椅机构1上,再启动背部按摩机构2上下移动对人的背部进行挤压按摩,按摩完毕后,关闭背部按摩机构2上即可。
20.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机构1包括有支撑座10、坐板11、扶手12和靠背13,支撑座10顶部设有坐板11,坐板11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靠背13,坐板11顶部两侧均设有扶手12,人们可坐在坐板11顶部,背靠在靠背13前侧可更接近背部按摩机构2,双手可搭在扶手12,便可使全身放松。
21.如图3所示,背部按摩机构2包括有电机20、第一转盘21、转轴22、轴承座23、第二转盘24、按摩爪25、支撑柱26、升降杆27和第一弹簧28,坐板11顶部左上角设有电机20,电机20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盘21,坐板11顶部右上角设有轴承座23,轴承座23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盘24,第二转盘24与第一转盘21的偏心位置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22,坐板1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柱26,支撑柱26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27,升降杆27左右两侧与支撑柱26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8,转轴22与升降杆27之间连接有多个按摩爪25,工作人员可启动电机20工作,电机2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盘21转动,第一转盘21转动带动转轴22与第二转盘24转动,从而带动按摩爪25在升降杆27的导向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弹簧28被压缩,随着电机20继续转动带动第一转盘21转动,第一转盘21转动带动转轴22与第二转盘24转动,第一弹簧28复位带动按摩爪25向下移动,如此按摩爪25上下移动对靠
背13进行推动,从而起到按摩的效果。
22.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后颈按摩机构3,后颈按摩机构3包括有升降曲杆30、按摩杆31、第二弹簧32和固定柱33,右侧支撑柱26顶部设有固定柱33,升降杆27左侧顶部与固定柱33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曲杆30,升降曲杆30右侧下部与固定柱33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2,升降曲杆30上部连接有按摩杆31,电机20转动带动升降杆27上下运动,升降杆27上下运动带动升降曲杆30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按摩杆31上下运动对用户的后颈处进行挤压按摩。
23.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放置架5,坐板11顶部左侧开有凹槽4,坐板11前部左侧设有放置架5,通过设置的凹槽4,工作人员可将手机放置在凹槽4上,将水杯放置在放置架5,使用效果更佳。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机构(1),座椅机构(1)顶部后侧设有背部按摩机构(2);座椅机构(1)包括有支撑座(10)、坐板(11)、扶手(12)和靠背(13),支撑座(10)顶部设有坐板(11),坐板(11)上部连接有靠背(13),坐板(11)顶部两侧均设有扶手(12);背部按摩机构(2)包括有电机(20)、第一转盘(21)、转轴(22)、轴承座(23)、第二转盘(24)、按摩爪(25)、支撑柱(26)、升降杆(27)和第一弹簧(28),坐板(11)顶部一侧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盘(21),远离电机(20)一侧的坐板(11)顶部设有轴承座(23),轴承座(23)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盘(24),第二转盘(24)与第一转盘(21)之间连接有转轴(22),坐板(11)顶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柱(26),支撑柱(26)上部均开有滑槽,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27),升降杆(27)与转轴(22)之间均匀间隔连接有按摩爪(25),升降杆(27)两侧均与支撑柱(26)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后颈按摩机构(3),后颈按摩机构(3)包括有升降曲杆(30)、按摩杆(31)、第二弹簧(32)和固定柱(33),远离电机(20)一侧的支撑柱(26)顶部设有固定柱(33),靠近电机(20)一侧的升降杆(27)与固定柱(33)顶部之间连接有升降曲杆(30),升降曲杆(30)上部连接有按摩杆(31),升降曲杆(30)一侧下部与固定柱(33)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2)。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置架(5),坐板(11)顶部一侧设有放置架(5),位于放置架(5)一侧的坐板(11)顶部开有凹槽(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主要是提供一种机器代替人工,适用性高,可随时治疗按摩,一次性购买终身使用的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为一种医疗康复用背颈双效按摩设备,包括有座椅机构和背部按摩机构,座椅机构后侧设有背部按摩机构。通过遥控器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按摩爪与按摩杆上下移动,对人的背部及后颈处同时进行按摩,提高使用舒适感;通过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可对挤压按摩频率进行调整,增加使用人群的适用性;坐板前侧设有凹槽与放置架,使病人休息时简单的饮水需求与娱乐需求得到满足。需求得到满足。需求得到满足。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双擎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