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

文档序号:25249710发布日期:2021-06-01 23:2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属于神经内科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医生为了确定患者某个区域的神经损伤程度,经常需要使用触觉针在病人皮肤上进行刺激,目前,医护人员采用触觉针进行触觉检查时,一般是医生手握触觉针针刺患者,或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滑行,根据患者的反应得到检查结果。由于不同的医生掌握针刺的程度不同,触觉针的前端又非常尖锐,十分容易划伤或刺伤患者,若存放不当容易误伤医务人员,而且消毒不彻底时,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方便医护握持,容易操控和掌握力度,一次性使用,避免患者间交叉感染,存放方便,安全,安装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包括盒体、矩形柱体、盖板、盒盖、滚轮、触觉针、推板、弹簧、限位柱和滑柱,盒体为顶端无封盖的矩形盒体,盒体前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柱体,矩形柱体侧端开设有矩形通道,盒体腔内前端延伸至矩形柱体的矩形通道内,盒体底面上开设有一对t型滑槽,t型滑槽根部均开设有安装孔,t型滑槽的左侧盒体内壁上开设有导引斜面,t型滑槽的右侧盒体内壁上开设有v型限位槽,t型滑槽上设有推板,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t型滑槽内的滑柱,推板后端设有一对限位柱,盒体后端内壁上设有一对限位柱,推板与盒体后端间设有位于限位柱上的弹簧,弹簧驱动推板在t型滑槽的限位下向前平移,盒体内推板前方放置有数个触觉针,最前端的触觉针位于矩形通道内,在盒体顶部推板后部上方设有将盒体后半部封盖的盖板,在盒体顶部推板前部上方设有通过合页固定的盒盖,盒盖端部设有与盒体侧壁卡槽配合的卡扣,在矩形柱体的矩形通道上方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滚轮,滚轮两端转轴位于矩形槽两侧开设有的椭圆轴孔内,滚轮的转轴在椭圆轴孔内能上下移动,当滚轮的转轴接触椭圆轴孔下壁时,滚轮底端位于矩形通道顶面下方;当滚轮的转轴接触椭圆轴孔上壁时,滚轮底端位于矩形通道顶面上方;在椭圆轴孔上方的矩形槽处开设有斜面的卡槽,卡槽便于将带转轴的滚轮插入矩形槽内壁,使其转轴限位于椭圆轴孔内,压住滚轮后推挤,滚轮底端将矩形通道内的触觉针推出。

所述的触觉针为塑料制成,一次性使用,通过打开盒盖可进行批量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盒内存放有数个一次性触觉针,便于存放。使用时,单一针头伸出,检测完成后,便可轻松摘除,避免存放不当误伤医务人员。连续使用时,方便替换针头,只需抽出使用后的针头后,推动滚轮,便可让新的触觉针伸出,避免重复使用,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方式由从前的手指拿捏针头,变成手握方式操控,更利于医护人员握持,方便操控和掌握力度,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侧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号:

1、盒体,2、矩形柱体,3、盖板,4、盒盖,5、滚轮,6、触觉针,7、推板,8、弹簧,9、矩形槽,10、矩形通道,11、t型滑槽,12、安装孔,13、限位柱,14、导引斜面,15、滑柱,16、v型限位槽,17、椭圆轴孔,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包括盒体1、矩形柱体2、盖板3、盒盖4、滚轮5、触觉针6、推板7、弹簧8、限位柱13和滑柱15,盒体1为顶端无封盖的矩形盒体,盒体1前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柱体2,矩形柱体2侧端开设有矩形通道10,盒体1腔内前端延伸至矩形柱体2的矩形通道10内,盒体1底面上开设有一对t型滑槽11,t型滑槽11根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2,t型滑槽11的左侧盒体1内壁上开设有导引斜面14,t型滑槽11的右侧盒体1内壁上开设有v型限位槽16,t型滑槽11上设有推板7,推板7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t型滑槽11内的滑柱15,推板7后端设有一对限位柱13,盒体1后端内壁上设有一对限位柱13,推板7与盒体1后端间设有位于限位柱13上的弹簧8,弹簧8驱动推板7在t型滑槽11的限位下向前平移,盒体1内推板7前方放置有数个触觉针6,最前端的触觉针6位于矩形通道10内,在盒体1顶部推板7后部上方设有将盒体1后半部封盖的盖板3,在盒体1顶部推板7前部上方设有通过合页固定的盒盖4,盒盖4端部设有与盒体1侧壁卡槽配合的卡扣,在矩形柱体2的矩形通道10上方开设有矩形槽9,矩形槽9内设有滚轮5,滚轮5两端转轴位于矩形槽9两侧开设有的椭圆轴孔17内,滚轮5的转轴在椭圆轴孔17内能上下移动,当滚轮5的转轴接触椭圆轴孔17下壁时,滚轮5底端位于矩形通道10顶面下方;当滚轮5的转轴接触椭圆轴孔17上壁时,滚轮5底端位于矩形通道10顶面上方;在椭圆轴孔17上方的矩形槽9处开设有斜面的卡槽18,卡槽18便于将带转轴的滚轮5插入矩形槽9内壁,使其转轴限位于椭圆轴孔17内,压住滚轮5后推挤,滚轮5底端将矩形通道10内的触觉针6推出。

所述的触觉针6为塑料制成,一次性使用,通过打开盒盖4可进行批量的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矩形柱体(2)、盖板(3)、盒盖(4)、滚轮(5)、触觉针(6)、推板(7)、弹簧(8)、限位柱(13)和滑柱(15),盒体(1)为顶端无封盖的矩形盒体,盒体(1)前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柱体(2),矩形柱体(2)侧端开设有矩形通道(10),盒体(1)腔内前端延伸至矩形柱体(2)的矩形通道(10)内,盒体(1)底面上开设有一对t型滑槽(11),t型滑槽(11)根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2),t型滑槽(11)的左侧盒体(1)内壁上开设有导引斜面(14),t型滑槽(11)的右侧盒体(1)内壁上开设有v型限位槽(16),t型滑槽(11)上设有推板(7),推板(7)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t型滑槽(11)内的滑柱(15),推板(7)后端设有一对限位柱(13),盒体(1)后端内壁上设有一对限位柱(13),推板(7)与盒体(1)后端间设有位于限位柱(13)上的弹簧(8),弹簧(8)驱动推板(7)在t型滑槽(11)的限位下向前平移,盒体(1)内推板(7)前方放置有数个触觉针(6),最前端的触觉针(6)位于矩形通道(10)内,在盒体(1)顶部推板(7)后部上方设有将盒体(1)后半部封盖的盖板(3),在盒体(1)顶部推板(7)前部上方设有通过合页固定的盒盖(4),盒盖(4)端部设有与盒体(1)侧壁卡槽配合的卡扣,在矩形柱体(2)的矩形通道(10)上方开设有矩形槽(9),矩形槽(9)内设有滚轮(5),滚轮(5)两端转轴位于矩形槽(9)两侧开设有的椭圆轴孔(17)内,滚轮(5)的转轴在椭圆轴孔(17)内能上下移动,当滚轮(5)的转轴接触椭圆轴孔(17)下壁时,滚轮(5)底端位于矩形通道(10)顶面下方;当滚轮(5)的转轴接触椭圆轴孔(17)上壁时,滚轮(5)底端位于矩形通道(10)顶面上方;在椭圆轴孔(17)上方的矩形槽(9)处开设有斜面的卡槽(18),卡槽(18)便于将带转轴的滚轮(5)插入矩形槽(9)内壁,使其转轴限位于椭圆轴孔(17)内,压住滚轮(5)后推挤,滚轮(5)底端将矩形通道(10)内的触觉针(6)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其特征在于:触觉针(6)为塑料制成,一次性使用,通过打开盒盖(4)可进行批量的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测用触觉针,属于神经内科检测用具技术领域。盒体前端设有矩形柱体,矩形柱体侧端开设有矩形通道,盒体腔内前端延伸至矩形柱体的矩形通道内,盒体底面上开设有一对T型滑槽,T型滑槽上设有推板,推板与盒体后端间设有弹簧,盒体内推板前方放置有数个触觉针,最前端的触觉针位于矩形通道内,在盒体顶部设有盖板和通过合页固定的盒盖,在矩形柱体的矩形通道上方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滚轮,滚轮两端转轴位于矩形槽两侧开设有的椭圆轴孔内,滚轮的转轴在椭圆轴孔内能上下移动,在椭圆轴孔上方的矩形槽处开设有斜面的卡槽。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