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1212发布日期:2021-06-18 16:1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



背景技术:

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评价脑血管形态的金标准,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检查和治疗。鉴于股动脉比较粗大、相对固定、易于穿刺成功,目前被临床作为脑血管等介入路径的首选。但由于该技术需要穿刺动脉及应用肝素,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容易形成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占65%~70%。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需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目前临床上一般将沙袋放于患者的大腿根部加压8小时,由于沙袋缺少有效的固定,且加压时间较长,很有可能会因为患者身体晃动而造成沙袋脱落,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的沙袋容易脱落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右的第一u形杆,第一u形杆右端铰接有与其开口相对的第二u形杆,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三角形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呈中心对称,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上分别设有两个拉环,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上设有与拉环一一对应的弹性带,弹性带自由端设有拉钩,拉钩可钩在其对应侧的拉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拉钩和拉环,可通过弹性带很方便地将沙袋固定在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之间,使患者可以安心卧床休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设有的软垫和粘贴层,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设有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通过固定带将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折叠,方便本装置的收纳,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右的第一u形杆1,第一u形杆1右端铰接有与其开口相对的第二u形杆2,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三角形的固定板3,两个固定板3呈中心对称,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上分别设有两个拉环4,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上设有与拉环4一一对应的弹性带5,弹性带5自由端设有拉钩6,拉钩6可钩在其对应侧的拉环4上。

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固定板3下端设有软垫8,软垫8的下端面为可与患者身体贴合的弧形面。

为了便于固定本装置,所述的软垫8下端设有粘贴层9。

为了增加本装置的透气性,所述的固定板3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透气孔10。

为了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的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上的拉环4交错分布。

为了便于固定带7的使用,所述的第二u形杆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固定带7,外侧的固定带7自由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11,内侧的固定带7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魔术贴11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第二u形杆2右侧的软垫8下端面与患者大腿贴合,使第一u形杆1左侧的软垫8下端面与患者腹部贴合,此时患者的腹股沟正好位于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之间,向下按压固定板3,使粘贴层9与患者身体紧密粘合,将每个拉钩6均从其对应侧的拉环4上取下,然后将沙袋放置在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之间,沙袋向下压迫患者身上的穿刺点;

将多个弹性带5从沙袋上方绕过,拉伸弹性带5并将拉钩6挂在其对应侧的拉环4上,多个弹性带5将沙袋固定在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之间,多个透气孔10可避免压迫时间过长对患者皮肤造成伤害,由于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为铰接连接的关系,故第二u形杆2可随着患者的大腿发生一定程度的摆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加压8小时之后,将多个拉钩6从拉环4上取下,打开弹性带5,然后将沙袋从患者腹股沟处取出,之后将软垫8从患者皮肤上揭下,使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对折,此时两个固定板3上下相对,将多个固定带7绕过第一u形杆1,之后将第一魔术贴11粘合在其对应侧的第二魔术贴12上,方便进行本装置后续的收纳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拉钩和拉环,可通过弹性带很方便地将沙袋固定在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之间,使患者可以安心卧床休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设有的软垫和粘贴层,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设有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通过固定带将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折叠,方便本装置的收纳,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包括开口朝右的第一u形杆(1),其特征在于,第一u形杆(1)右端铰接有与其开口相对的第二u形杆(2),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三角形的固定板(3),两个固定板(3)呈中心对称,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上分别设有两个拉环(4),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上设有与拉环(4)一一对应的弹性带(5),弹性带(5)自由端设有拉钩(6),拉钩(6)可钩在其对应侧的拉环(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3)下端设有软垫(8),软垫(8)的下端面为可与患者身体贴合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8)下端设有粘贴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3)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透气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u形杆(1)与第二u形杆(2)上的拉环(4)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u形杆(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固定带(7),外侧的固定带(7)自由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11),内侧的固定带(7)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魔术贴(11)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2)。


技术总结
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加压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的沙袋容易脱落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右的第一U形杆,第一U形杆右端铰接有与其开口相对的第二U形杆,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三角形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呈中心对称,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上分别设有两个拉环,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上设有与拉环一一对应的弹性带,弹性带自由端设有拉钩,拉钩可钩在其对应侧的拉环上;使患者可以安心卧床休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芳;武换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