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7529发布日期:2021-06-15 20:0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



背景技术:

产妇临产时,羊水和血液从产妇体内排出,会污染床上用品,也容易对医务人员造成污染,产妇在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体中会有产后恶露排出,同样会对床上用品造成污染,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通常会在产妇所在的病床上铺设一层护理垫,以防止产妇排出的体液对床上用品造成污染。

但是,由于产妇身体较为虚弱,护理垫被污染后需要更换时,需要辅助产妇翻身,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护理垫在产妇翻身时容易移位,导致起不到相应的防护效果,不利于产妇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护理垫在使用时不易固定,及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容纳盒,容纳盒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缠绕有防护垫,容纳盒左侧设有位于转轴上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容纳盒右侧壁开设有前后方向且z形的贯通槽,防护垫的自由端绕过支撑轴的上表面且伸出贯通槽,容纳盒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移动槽,移动槽底部经多个压簧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端面可与防护垫的下表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贯通槽与限位板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垫进行固定,防止防护垫在使用过程中移动,提高防护垫的防护效果,支撑杆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垫进行支撑,防止产妇排出的液体向一侧流出,转轴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垫进行更换,减少产妇翻身的次数,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容纳盒1,容纳盒1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2,转轴2上缠绕有防护垫3,容纳盒1左侧设有位于转轴2上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4,容纳盒1右侧壁开设有前后方向且z形的贯通槽5,防护垫3的自由端绕过支撑轴4的上表面且伸出贯通槽5,容纳盒1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移动槽6,移动槽6底部经多个压簧7连接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上端面可与防护垫3的下表面接触。

为了对转轴2进行限位,所述的容纳盒1前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9,转轴2前端伸入放置槽9内且同轴设有棘轮10,容纳盒1左端开设有与放置槽9连通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铰接有可与棘轮10啮合的棘爪12,棘爪12上端的左侧与容纳槽11之间设有弹簧片13。

为了使限位板8上下移动,所述的容纳盒1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动槽14,滑动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与限位板8固定连接的推杆15。

为了对推杆15进行限位,所述的容纳盒1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右的限位槽16,限位槽16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复位弹簧17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限位杆18,限位杆18可与其对应侧的推杆15上端面接触。

为了便于限位杆18左右移动,所述的限位杆18右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且可与其对应侧的推杆15接触。

为了提高限位效果,所述的限位板8上端设有防滑垫1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防护垫3的自由端伸出贯通槽5,防滑垫19的上端面与防护垫3的下表面接触;

将本装置放在病床上,产妇躺在防护垫3上,当防护垫3被污染后,拉动防护垫3的自由端,向下按压推杆15,推杆15带动经限位板8带动防滑垫19向下移动并挤压压簧7,使防滑垫19与防护垫3脱离接触,同时,推杆15与其对应侧的限位杆18接触,由于限位杆18的右端面为下右上左的倾斜面,限位杆18带动其对应侧的限位杆18向左移动并挤压其对应侧的复位弹簧17;

当推杆15移动到限位杆18下方时,限位杆18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使限位杆18的下端面与推杆15的上端面接触,防止推杆15向上移动;

向上摆动棘爪12的左端,使棘爪12与棘轮10脱离啮合并挤压弹簧片13,向右打动防护垫3的自由端,将防护垫3被污染的部分从产妇身下移出,将防护垫3未被污染的部分放在产妇身下;

当防护垫3被污染的部分被移出贯通槽5后,松开棘爪12,棘爪12在弹簧片13的作用下棘轮10啮合,此时,无法拉动防护垫3的自由端;

向左推动限位杆18,使限位杆18下端面与推杆15上端面脱离接触,限位板8在压簧7的作用下带动推杆15与防滑垫19向上移动,使防滑垫19与防护垫3的下表面接触,防止防护垫3的自由端向左移动,松开限位杆18,限位杆18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此时可将被污染的防护垫3剪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贯通槽与限位板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垫进行固定,防止防护垫在使用过程中移动,提高防护垫的防护效果,支撑杆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垫进行支撑,防止产妇排出的液体向一侧流出,转轴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垫进行更换,减少产妇翻身的次数,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容纳盒(1),其特征在于,容纳盒(1)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2),转轴(2)上缠绕有防护垫(3),容纳盒(1)左侧设有位于转轴(2)上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4),容纳盒(1)右侧壁开设有前后方向且z形的贯通槽(5),防护垫(3)的自由端绕过支撑轴(4)的上表面且伸出贯通槽(5),容纳盒(1)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移动槽(6),移动槽(6)底部经多个压簧(7)连接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上端面可与防护垫(3)的下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盒(1)前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9),转轴(2)前端伸入放置槽(9)内且同轴设有棘轮(10),容纳盒(1)左端开设有与放置槽(9)连通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铰接有可与棘轮(10)啮合的棘爪(12),棘爪(12)上端的左侧与容纳槽(11)之间设有弹簧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盒(1)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动槽(14),滑动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与限位板(8)固定连接的推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盒(1)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右的限位槽(16),限位槽(16)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复位弹簧(17)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限位杆(18),限位杆(18)可与其对应侧的推杆(15)上端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18)右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且可与其对应侧的推杆(15)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8)上端设有防滑垫(19)。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更换的护理垫,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护理垫在使用时不易固定,及不便于更换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容纳盒,容纳盒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缠绕有防护垫,容纳盒左侧设有位于转轴上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容纳盒右侧壁开设有前后方向且Z形的贯通槽,防护垫的自由端绕过支撑轴的上表面且伸出贯通槽,容纳盒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移动槽,移动槽底部经多个压簧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端面可与防护垫的下表面接触;便于对防护垫进行更换,减少产妇翻身的次数,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