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7157发布日期:2021-09-29 01:1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


背景技术:

2.宫颈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妇产科疾病的好发疾病,宫颈疾病的手术治疗常以局部冷冻、电灼、激光、环切、锥切等物理有创治疗为主,易产生一定的并发症;由于宫颈主要是由纤维组织和少量的平滑肌及弹性结缔组成,血供少,口服或静脉的全身用药,在宫颈局部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临床药疗效不理想;故当前宫颈疾病治疗是以局部用药为主,局部用药大部分是栓剂和凝胶。患者常用指套或凝胶给药器将药物注入阴道,但因其解剖学位置及组织学特点,均难以将药物完全作用于宫颈部位尤其是宫颈管内,大多浪费在阴道,影响药物疗效。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宫颈留置给药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能配合宫颈及宫颈管用药,并能留置在宫颈部位持续释放药效,防止药物中途浪费,正确作用于宫颈局部,增强药物疗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本体,所述给药器本体主要由伞状体、前端带孔输送液体的内鞘管以及外鞘放置管组成;其中,所述伞状体包含有中空伞柄、伞内盖、尾部夹持端及指示线,所述中空伞柄内置有吸液口;所述内鞘管包含有一内鞘管管身,在所述内鞘管管身的前端开有若干渗液小孔;所述内鞘管管身的下端安装有尾端注液头;所述外鞘放置管由中间的外鞘管管身以及安装在上下两端的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和外鞘管尾端夹持手柄组成。
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中,所述伞状体由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压缩制成。
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中,所述内鞘管鞘将注入的药物通过前端的渗液小孔渗入伞状体内,待伞状体吸液完全膨胀后,轻压外鞘管管身抽出内鞘管,撤出外鞘管。
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中,将固体药物均匀涂布在伞柄及伞内盖上,内鞘管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待伞状体膨胀后,撤出内鞘管及外鞘管。
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中,所述伞状体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给药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其中,一个伞状体套设在内鞘管上,利用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固定;另一个伞状体插接在所述尾端注液头。
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中,所述指示线穿过尾部夹持端。
1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伞状体采用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压缩制成,整体呈人体工学设置,材料安全体感好;置入宫颈管后,通过前端带孔输液内鞘管注射药物,伞状体快速吸药液膨胀,达到卡置宫颈部位不脱落预期目的;不会造成宫颈副损伤,也使药物通过载体持续作用到宫颈部位,达成体内留置持续给药的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具体包括:
17.给药器本体,所述给药器本体主要由伞状体1、前端带孔输送液体的内鞘管2以及外鞘放置管3组成;其中,所述伞状体1包含有中空伞柄11、伞内盖12、尾部夹持端13及指示线14,所述中空伞柄11内置有吸液口15;所述内鞘管2包含有一内鞘管管身21,在所述内鞘管管身21的前端开有若干渗液小孔22;所述内鞘管管身21的下端安装有尾端注液头23;所述外鞘放置管3 由中间的外鞘管31以及安装在上下两端的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31和外鞘管尾端夹持手柄32组成。
1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伞状体由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压缩制成。
1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鞘管鞘将注入的药物通过前端的渗液小孔渗入伞状体内,待伞状体吸液完全膨胀后,轻压外鞘管管身抽出内鞘管,撤出外鞘管。
2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固体药物均匀涂布在伞柄及伞内盖上,内鞘管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待伞状体膨胀后,撤出内鞘管及外鞘管。
2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伞状体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给药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其中,一个伞状体套设在内鞘管上,利用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固定;另一个伞状体插接在所述尾端注液头。
2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指示线穿过尾部夹持端。
23.本实用新型的伞状体置入宫颈管后,通过内鞘管注入药物后吸液体膨胀,伞柄卡置在宫颈管内,伞盖包覆在宫颈部位,可留置在宫颈部位持续释放药效;用于解决现有的药器械不能完全作用在宫颈及宫颈管部位,大多浪费在阴道,药物疗效受到影响,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2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器本体,所述给药器本体主要由伞状体、前端带孔输送液体的内鞘管以及外鞘放置管组成;其中,所述伞状体包含有中空伞柄、伞内盖、尾部夹持端及指示线,所述中空伞柄内置有吸液口;所述内鞘管包含有一内鞘管管身,在所述内鞘管管身的前端开有若干渗液小孔;所述内鞘管管身的下端安装有尾端注液头;所述外鞘放置管由中间的外鞘管管身以及安装在上下两端的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和外鞘管尾端夹持手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体由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压缩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管鞘将注入的药物通过前端的渗液小孔渗入伞状体内,待伞状体吸液完全膨胀后,轻压外鞘管管身抽出内鞘管,撤出外鞘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将固体药物均匀涂布在伞柄及伞内盖上,内鞘管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待伞状体膨胀后,撤出内鞘管及外鞘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体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给药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其中,一个伞状体套设在内鞘管上,利用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固定;另一个伞状体插接在所述尾端注液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线穿过尾部夹持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留置给药器,包括给药器本体,给药器本体由伞状体、内鞘管和外鞘放置管组成;伞状体包括中空伞柄、伞内盖、尾部夹持端及指示线;内鞘管管身的下端安装有尾端注液头;外鞘放置管由外鞘管管身、外鞘管前端圆形卡位挡片和外鞘管尾端夹持手柄组成;所述内鞘管鞘将注入的药物通过前端的渗液小孔渗入伞状体内,待伞状体吸液完全膨胀后,轻压外鞘管管身抽出内鞘管,撤出外鞘管;或将固体药物均匀涂布在伞柄及伞内盖上,内鞘管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待伞状体膨胀后,撤出内鞘管及外鞘管。本实用新型本整体呈人体工学设置,材料安全体感好;不会造成宫颈副损伤,也使药物通过载体持续作用到宫颈部位,达成体内留置持续给药的效果。续给药的效果。续给药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雁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雁军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