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4295发布日期:2021-06-18 16:1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胸是临床常见病及危重病种之一,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的常见急症,尽早肺复张对恢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至关重要,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常用的方法,临床上多采取患侧肋间皮肤切口置管连接水封瓶行胸腔闭式引流。

而现有的气胸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时,大多数靠医务人员手持进行引流,容易造成导流管晃动,从而对伤口造成碰撞,增大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穿刺的效果,而且现有的对患者穿刺时,大多数靠医务人员凭经验控制穿刺的深度,容易造成穿刺深度较深或较浅,从而造成胸腔内的的气体排出不彻底。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贴,固定贴的中心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周设有一个环形的水平的放大镜,放大镜与固定贴之间设有45度倾斜角的反射镜;限位环中设有密闭的导流管,导流管外部刻有长度刻度;导流管设有穿刺针,穿刺针贯穿导流管。

进一步的,固定贴的下表面为粘贴面,并覆盖一层防护膜。

进一步的,还包括活塞,活塞环绕于穿刺针的外周,位于导流管的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引流备用瓶,其分别安装在导流管的两侧,与导流管之间使用通管连接,并且通管处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导流管的底部为圆球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利用限位环,限制导流管晃动,减少对伤口的碰撞,减少患者痛苦。并且,利用折射原理,能够在正常操作视角,即可知晓插入体内的导流管的深度,能够精准穿刺深度,避免了由于穿刺深度或深活浅带来的气体排出不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向上提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贴,2-限位环,31-放大镜,32-反射镜,4-导流管,5-穿刺针,6-活塞,7-引流备用瓶,8-通管,9-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的固定贴1,固定贴1的下表面为胶粘面,并设有保护膜。使用使用将保护膜撕去,将固定贴1粘固于病患皮肤。

固定贴1的中心设有一个凸出于固定贴1上表面的限位环2,限位环2的高度为1cm。其使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限位环2的顶部外圈设有一圈放大镜31,反射镜3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贴1上,另一端与放大镜31连接。限位环2的内部为圆形,外圈为六边形。反射镜32由若干个梯形结构的镜子拼接而成。

倒流管4插入限位环2中,其为密封型结构。底部为圆头。其侧壁设有两个引流备用瓶7。备用瓶7使用通管8与倒流关4连通,并配备开关阀9。穿刺针插入倒流管中,其尾部设有操控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选定穿刺部位,首选将固定贴1贴于穿刺部位皮肤处。将倒流管插入体内,操作人员观看放大镜31处的数字,判断倒流管4插入体内的深度。随后将穿刺针5伸入倒流管中,刺破倒流管4的底端。气胸中的气体沿着倒流管排出。

当拉动穿刺针向上时,活塞随之一起向上移动。吸出的气体以及部分粘液随之上升。当活塞到达导流管4顶端时,如图3所示,导流管4、引流备用瓶7和活塞组成一个密闭式导流空间。气胸中多余的气体进入导流管,当道路管空间不够时,进入引流备用瓶7。引流备用瓶7的个数可以为多个。

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利用限位环,限制导流管晃动,减少对伤口的碰撞,减少患者痛苦。并且,利用折射原理,能够在正常操作时候,即可知晓插入体内的导流管的深度,能够精准穿刺深度,避免了由于穿刺深度或深活浅带来的气体排出不彻底。

当拉动当连接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

本技术:
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贴(1),所述固定贴(1)的中心设有限位环(2),所述限位环(2)的外周设有一个环形的水平的放大镜(31),放大镜与固定贴(1)之间设有45度倾斜角的反射镜(32);所述限位环(2)中设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外部刻有长度刻度;所述导流管(4)设有穿刺针(5),所述穿刺针(5)贯穿导流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1)的下表面为粘贴面,并覆盖一层防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6),所述活塞(6)环绕于穿刺针(5)的外周,位于导流管(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引流备用瓶(7),其分别安装在导流管(4)的两侧,与导流管(4)之间使用通管(8)连接,并且通管(8)处设有开关阀(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的底部为圆球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型气胸专用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固定贴,固定贴的中心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周设有一个环形的水平的放大镜,放大镜与固定贴之间设有45度倾斜角的反射镜;限位环中设有导流管,导流管外部刻有长度刻度;导流管设有穿刺针,穿刺针贯穿导流管。本装置,利用限位环,限制导流管晃动,减少对伤口的碰撞,减少患者痛苦。并且,利用折射原理,能够在正常操作时候,即可知晓插入体内的导流管的深度,能够精准穿刺深度,避免了由于穿刺深度或深活浅带来的气体排出不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王枫;郭晓斌;张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