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

文档序号:25196639发布日期:2021-05-28 10:5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属于医疗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因其咀嚼系统特殊,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食物或其他异物卡在气管或咽喉的情况,出现气管异物堵塞时,会造成人体呼吸困难,威胁生命安全,需要立即就医并将异物取出,特别是小儿因发育未完全,气管异物堵塞情况经常发生。临床上通常需要对小儿进行麻醉,将三棱镜放入小儿口腔借助三棱镜将卡在小儿气管内的异物取出。小儿麻醉异物取出过程中,麻醉剂量较难准确把握。若麻醉过浅,三棱镜放入小儿口腔后小儿因不适无法安静配合手术,容易造成小儿气管创伤,同时延长手术时间;若麻醉过深,容易导致小儿出现呼吸慢,进而发生缺氧或窒息的紧急情况,出现小儿发绀,此时应立即从口腔内取出三棱镜,通过面罩加压供氧,待缺氧情况改善后再将三棱镜放入小儿口腔进行手术,此时要重新寻找异物位置直至异物取出。

除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外,其他年龄阶段患者的气管异物取出或气管检查也有相似情况。

鉴于此,为方便医务人员和减轻手术过程负担,很有必要开发一种简易可行,既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又能防止麻醉过程中发绀的医疗器具或做法,以确保患者气管异物取出手术或支气管检查过程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行做法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该装置可就地取材,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特别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患者气管异物的取出和抢救,也适用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患者缺氧和发绀的发生,确保手术过程患者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包括喉罩,拐角接头,通气管,喉罩的一端与拐角接头的b端口连接,通气管的一端与拐角接头的c端口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供氧装置的螺纹管道连接,拐角接头的a端口处设有橡胶软塞。

进一步地,喉罩为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的工具。

进一步地,拐角接头为三通接头,呈t型,包括a端口、b端口和c端口,其中a端口和b端口呈一条直线,c端口垂直于a端口和b端口所形成的直线。

进一步地,通气管为伸缩螺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可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情况,选择分别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儿童和成人的不同型号的喉罩,拐角接头和通气管也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组装简单,可操作性强。

2、拐角接头a端口设置的橡胶软塞可在需要时起到密闭气流的作用,使得患者在机械通气保证供氧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或者气管异物的取出。

3、通气管选择可伸缩螺纹管,尽可能避免管道打折,给手术者充分的空间操作。

4、可有效减少患者气管创伤、缺氧和发绀的发生,保障手术期间患者的安全,并使得患儿有很好的术后俞合。

5、特别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患儿气管异物的取出和抢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拐角接头的结构图。

图中:1-喉罩,2-拐角接头,3-通气管,21-a端口,22-b端口,23-c端口,24-橡胶软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䄦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包括喉罩1,拐角接头2,通气管3,喉罩1的一端与拐角接头2的b端口22连接,通气管3的一端与拐角接头2的c端口23连接,通气管3的另一端与供氧装置的螺纹管道连接,拐角接头2的a端口21处设有橡胶软塞24。

喉罩1为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的工具。拐角接头2为三通接头,呈t型,设有a端口21、b端口22、c端口23,其中a端口21端口和b端口22呈一条直线,c端口23垂直于a端口21和b端口22所形成的直线。通气管3为伸缩螺纹管。

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麻醉手术前根据患者年龄和发育情况选择不同型号喉罩1,依次匹配连接拐角接头2和通气管3。

2)麻醉手术时将喉罩1置于患者声门上,确保喉罩对位良好。将喉罩1与拐角接头2的b端口22连接,从拐角接头2的a端口21处置入纤支镜,穿过b端口22并经喉罩1后进入气管,进行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

3)手术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通气管3外接呼吸机机械通气。

应用例:某患儿女,六岁,以“间断咳嗽”入院,胸部ct提示:左主支气管及左肺上下叶支气管腔内囊性占位,左肺阻塞性不张,建议气管镜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病变,性质待定。结合病史,查体,化验及相关检查,考虑为支气管内异物。拟行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术(ⅲ级),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及方法时步骤如下:

1)麻醉手术前根据该六岁患儿身高和发育情况选择2#喉罩,依次匹配连接拐角接头和通气管。

2)麻醉手术时将2#喉罩置于患儿声门上,确保喉罩对位良好。将喉罩与拐角接头的b端口连接,从拐角接头a端口处置入小儿纤支镜,穿过b端口并经喉罩后进入气管,进行辅助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

3)因全麻手术,患儿需要机械通气,将通气管一段连接拐角接头c端口,另一端与供氧装置的螺纹管道连接,进行机械通气。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胸部ct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异常,4天后患儿康复出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后,使得患儿在机械通气保证供氧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或者气管异物的取出,有效减少了患儿气管创伤、缺氧和发绀的发生,保障手术期间患儿的安全。同时,也减轻了手术者的操作压力,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喉罩(1),拐角接头(2),通气管(3),所述喉罩(1)的一端与拐角接头(2)的b端口(22)连接,通气管(3)的一端与拐角接头(2)的c端口(23)连接,通气管(3)的另一端与供氧装置的螺纹管道连接,拐角接头(2)的a端口(21)处设有橡胶软塞(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罩(1)为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的工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接头(2)为三通接头,呈t型,包括a端口(21)、b端口(22)和c端口(23),其中a端口(21)和b端口(22)呈一条直线,c端口(23)垂直于a端口(21)和b端口(22)所形成的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3)为伸缩螺纹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气管镜检查或气管异物取出的装置,包括喉罩,拐角接头,通气管,喉罩的一端与拐角接头的B端口连接,通气管的一端与拐角接头的C端口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与供氧装置的螺纹管道连接,拐角接头的A端口处设有橡胶软塞。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用于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气管镜检查或取出气管异物,减少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及生理的伤害以及缺氧和发绀发生的概率,使手术者的视野清晰,更助于诊断和气管异物的取出,使得患者有很好的术后俞合。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丽;王迎斌;王书宝;何胜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15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