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6030291发布日期:2021-07-27 13:3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目前留置针上配有的肝素帽固定在患儿手上,对患儿手部皮肤进行压迫,患儿的皮肤较嫩,容易将患儿皮肤压伤,同时,儿童好动,行为不受控制,容易挤压输液管或造成留置针头移位甚至脱落,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留置针肝素帽对患儿皮肤的压伤以及对患儿手部进行固定防止儿童手部乱动导致留置针移位和脱针。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带和防压带,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和防压带,所述固定带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防压带中部固定设置有无菌棉垫,所述固定带和防压带端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无菌棉垫上表面为向下凹的弧形面,便于肝素帽的放置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压带为pe材质制成的透明薄膜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无菌棉垫的宽度为肝素帽直径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软垫层,以分散固定板对患儿手掌的局部压力,减少固定板对患儿手掌皮肤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将防压带置于留置针肝素帽与患儿手背皮肤之间,避免肝素帽与患儿皮肤直接接触将患儿皮肤压伤,所述防压带使用pe材质制成的薄膜结构,可以减轻防压带与患儿皮肤的摩擦,减少摩擦对皮肤带来的损伤,且便于观察患儿手部皮肤情况,所述无菌棉垫垫于肝素帽下方,可以减轻肝素帽对患儿皮肤的局部压力,且无菌棉垫上表面为凹面,便于肝素帽放置于无菌棉垫上和便于固定肝素帽,防止肝素帽位置发生偏移,固定更加稳定;

同时患儿的手掌放置于固定板上,使用固定带进行固定,防止儿童的手部乱动导致留置针移位或脱针等不安全的情况发生,固定板表面包裹有软垫层,可以分散固定板对患儿手掌的局部压力,减少固定板对患儿手掌皮肤摩擦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无菌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固定板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固定板,2-固定带,3-防压带,4-无菌棉垫,5-魔术贴毛面,6-魔术贴刺面,7-软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带2和防压带3,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和防压带3,所述固定带2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防压带3中部固定设置有无菌棉垫4,所述固定带2和防压带3端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5,所述固定板1另一侧设置有魔术贴刺面6,所述无菌棉垫4上表面为向下凹的弧形面,便于肝素帽的放置与固定,所述防压带3为pe材质制成的透明薄膜结构,所述无菌棉垫4的宽度为肝素帽直径的两倍,所述固定板1表面设置有软垫层7,以分散固定板1对患儿手掌的局部压力,减少固定板1对患儿手掌皮肤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将穿刺有留置针的患儿手部放置于固定板1上,将防压带3固定于患儿手背,将防压带3端部的魔术贴毛面5粘贴在固定板1侧边的魔术贴刺面6上,留置针肝素帽垫于防压带3中部设置的无菌棉垫4上,使用医用胶条粘贴于肝素帽上进行固定,由于无菌棉垫4上表面为凹面,便于肝素帽的放置,且固定更加方便稳定,可以防止肝素帽在无菌棉垫4上发生移位;

无菌棉垫4可以减轻肝素帽对患儿皮肤的局部压力;再使用固定带2绕在患儿手部上方并粘贴在固定板1侧面的魔术贴刺面6上,将患儿的手部进行固定,所述防压带3采用pe材质制成的透明薄膜结构,可以减少防压带3与患儿皮肤的摩擦,同时使用固定带2将患儿的手部固定在固定板1上,避免患儿的手部乱动导致留置针移位或者脱针的情况发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带和防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和防压带,所述固定带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防压带中部固定设置有无菌棉垫,所述固定带和防压带端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无菌棉垫上表面为向下凹的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压带为pe材质制成的透明薄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棉垫的宽度为肝素帽直径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软垫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用防留置针压痕及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带和防压带,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和防压带,所述固定带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防压带中部固定设置有无菌棉垫,所述固定带和防压带端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防压带为PE材质制成的透明薄膜结构。所述无菌棉垫的宽度为肝素帽直径两倍。所述固定板表面设置有软垫层,该装置通过防压带上设置的无菌棉垫避免肝素帽与患儿皮肤直接接触将患儿皮肤压伤,所述防压带使用PE材质制成的薄膜结构,可以减轻防压带与患儿皮肤的摩擦,同时患儿的手掌放置于固定板上,防止儿童的手部乱动导致留置针移位或脱针。

技术研发人员:邓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