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511发布日期:2021-08-13 16:0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



背景技术:

一些疾病患者在手术后或治疗后需要做康复训练来防止行动后遗症的发生,然而很多偏瘫患者无法实现独立步行,往往需要依靠护士或家属的帮助来实现行走训练。现有的行走辅助器械大都要求患者具有一定的自主掌控能力,不适用于偏瘫患者的使用;护士或家属一般直接将患者架托行走,体力消耗过大,难以找到较好的受力支点,且架托时护士或家属自身行走也不方便,训练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包括腰后固定带,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连接带,另一端延长设置有调节带,连接带末端安装调节扣,调节带端设置有导入头;所述腰后固定带中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竖向设置的第一手拉条,腰后固定带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根横向设置的第二手拉条。

优选的,所述腰后固定带为宽带型结构,连接带和调节带为窄带型结构,且腰后固定带与连接带、调节带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扣为“日”字形结构,导入头为封装在调节带末端的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腰后固定带由高强度织带材料制成,且为双层结构,其内部嵌装一层棉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拉条和第二手拉条均由高强度织带材料制成,并缝制固定在腰后固定带上,第一手拉条和第二手拉条内部均包裹有海绵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腰后固定带绑定在患者的腰后部位,再利用连接带上的调接扣与调节带连接固定,可在患者腰部提供手部握持支点,利用腰后固定带上的第一手拉条和第二手拉条对患者进行提拉和支撑,可从侧面扶持患者,护士或家属自身行走方便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体力,可适用多种体型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腰后固定带;2、连接带;3、调节带;4、调节扣;5、导入头;6、第一手拉条;7、第二手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后固定带1,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连接带2,另一端延长设置有调节带3,连接带2末端安装调节扣4,调节带3末端设置有导入头5;所述腰后固定带1中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竖向设置的第一手拉条6,腰后固定带1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根横向设置的第二手拉条7。

进一步的,所述腰后固定带1为宽带型结构,连接带2和调节带3为窄带型结构,且腰后固定带1与连接带2、调节带3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扣4为“日”字形结构,导入头5为封装在调节带3末端的金属片。

进一步的,所述腰后固定带1由高强度织带材料制成,且为双层结构,其内部嵌装一层棉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拉条6和第二手拉条7均由高强度织带材料制成,并缝制固定在腰后固定带1上,第一手拉条6和第二手拉条7内部均包裹有海绵条。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腰后固定带1贴合在患者的腰后部位,将调节带3向前绕过腹部与连接带2连接,利用连接带2上的调接扣4对绑定的松紧进行调整,完成腰后固定带1的绑定。护士或家属站在患者侧面,两只手分别抓住一侧的第一手拉条6和第二手拉条7,从侧面扶持患者,两人操作时,可分别站在患者的两侧进行扶持,护士或家属自身行走方便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体力,可适用多种体型的患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后固定带(1),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连接带(2),另一端延长设置有调节带(3),连接带(2)末端安装调节扣(4),调节带(3)末端设置有导入头(5);所述腰后固定带(1)中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竖向设置的第一手拉条(6),腰后固定带(1)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根横向设置的第二手拉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后固定带(1)为宽带型结构,连接带(2)和调节带(3)为窄带型结构,且腰后固定带(1)与连接带(2)、调节带(3)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扣(4)为“日”字形结构,导入头(5)为封装在调节带(3)末端的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后固定带(1)由高强度织带材料制成,且为双层结构,其内部嵌装一层棉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拉条(6)和第二手拉条(7)均由高强度织带材料制成,并缝制固定在腰后固定带(1)上,第一手拉条(6)和第二手拉条(7)内部均包裹有海绵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康复行走辅助腰带,包括腰后固定带,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连接带,另一端延长设置有调节带,连接带末端安装调节扣,调节带端设置有导入头;所述腰后固定带中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竖向设置的第一手拉条,腰后固定带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一根横向设置的第二手拉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腰后固定带绑定在患者的腰后部位,再利用连接带上的调接扣与调节带连接固定,可在患者腰部提供手部握持支点,利用腰后固定带上的第一手拉条和第二手拉条对患者进行提拉和支撑,可从侧面扶持患者,护士或家属自身行走方便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体力,可适用多种体型的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健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