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罐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7635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罐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罐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火罐疗法”是火罐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活血祛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风除湿、增强体质的功能,临床使用非常广泛。通常火罐要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要火罐内部保持一定温度,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病人体内的寒气,另一方面火罐内部要保持一定负压,保证火罐能够稳定吸附于皮肤。

病人每次拔罐都要在背上留置10到15分钟,期间要盖毛巾保暖,病人移动有可能让吸附不好的罐脱落掉下摔坏,因此,在拔罐过程中,设计出一种可以防止罐脱落掉在地上摔坏的防护装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火罐防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用于铺设于人体背部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吸水面料材质制造而成,所述防护层对应拔罐位置开设防护口,所述防护口尺寸与拔火罐尺寸对应使得拔火罐能够从防护口穿出,对应所述防护口在防护口外侧设置向上凸起的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直径大于拔火罐的最大直径,以容下所述拔火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层是圆形或长方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栏包括四根周期设置在所述防护口边缘的支柱,四根支柱通过两个护圈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柱为圆形支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层的面积为400~1000cm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口为圆形,且其半径为15~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地设计,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同时在针对吸附不好的火罐时,因为具有防护栏,因而火罐也不会脱落掉下摔坏,同时防护层还起到吸附汗水的作用,整体防护效果好,既保护病人,又保护火罐,且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罐防护装置的防护单元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罐防护装置的防护单元的轴测图。

图中,1为防护层,2为防护口,3为防护栏,301为支柱,302为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用于铺设于人体背部的防护层1,所述防护层1采用吸水面料材质制造而成,所述防护层1对应拔罐位置开设防护口2,所述防护口2尺寸与拔火罐尺寸对应使得拔火罐能够从防护口穿出,对应所述防护口2在防护口2外侧设置向上凸起的防护栏3,所述防护栏3直径大于拔火罐的最大直径,以容下所述拔火罐。

具体实施时,每一个防护单元针对保护一个火罐,使用时,待火罐对应固定在人体穴位后,通过防护口2穿过拔火罐,将防护层1铺设在人体背部,防护层1可以吸收拔火罐处的汗水,防护栏3起到防止拔火罐脱落摔坏或者伤人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考虑用胶布或者胶贴将防护层1进一步贴在皮肤上,用来提升防护层1的稳定性。

防护单元的数量根据实际拔火罐的数量进行合理选择,每个防护单元对应保护一处拔火罐位置。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所显示的防护层1是长方形或者圆形。

本实施例中,关于防护栏3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1或图2所示,所述防护栏3包括四根周期设置在所述防护口边缘的支柱301,四根支柱301通过两个护圈302相连。所述支柱301为圆形支柱。支柱301起到支撑或者安装护圈302的作用,护圈302起到保护拔火罐的作用。其中,四根支柱301相互平行,且和所述护圈302一体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1的面积为400~1000cm2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口2为圆形,且其半径为15~50c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地设计,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同时在针对吸附不好的火罐时,因为具有防护栏,因而火罐也不会脱落掉下摔坏,同时防护层还起到吸附汗水的作用,整体防护效果好,既保护病人,又保护火罐,且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适应性强。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用于铺设于人体背部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吸水面料材质制造而成,所述防护层对应拔罐位置开设防护口,所述防护口尺寸与拔火罐尺寸对应使得拔火罐能够从防护口穿出,对应所述防护口在防护口外侧设置向上凸起的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直径大于拔火罐的最大直径,以容下所述拔火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是圆形或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包括四根周期设置在所述防护口边缘的支柱,四根支柱通过两个护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圆形支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的面积为400~1000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口为圆形,且其半径为15~5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火罐防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用于铺设于人体背部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吸水面料材质制造而成,所述防护层对应拔罐位置开设防护口,所述防护口尺寸与拔火罐尺寸对应使得拔火罐能够从防护口穿出,对应所述防护口在防护口外侧设置向上凸起的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直径大于拔火罐的最大直径,以容下所述拔火罐。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地设计,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同时在针对吸附不好的火罐时,因为具有防护栏,因而火罐也不会脱落掉下摔坏,同时防护层还起到吸附汗水的作用,整体防护效果好,既保护病人,又保护火罐,且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平;蒲永茂;曾敏慧;杨晓辉;杨玉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贡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9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