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

文档序号:25968886发布日期:2021-07-23 14:1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属于肢体固定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术室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手术医生要对患者的双下肢或者上肢用1%活力碘进行皮肤消毒,此时需要另一位医生协助抬举肢体,需要多一名人力。也有些医院会将肢体用绷带缠绕挂于天花板的输液杆上,消毒完后再取下,然而此方法也不推荐,一是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输液杆会被淘汰,二是此种输液杆不能承重,将患者肢体悬挂于此有安全隐患。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方法效率低下,且浪费人力,同时,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设置有:

伸缩支架;

所述伸缩支架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前后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支架上两端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下侧设置有支撑链。

进一步,伸缩支架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与所述横杆垂直设置;所述内杆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外杆,所述外杆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

进一步,所述横杆长度为80cm。

进一步,所述滑套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支架上的横杆上,所述滑套上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滑套下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固定环。

进一步,所述支撑链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滑套下侧的第一固定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下侧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下端设置有支撑环。

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直径为6cm。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在术前进行患者肢体消毒时减少一名手术医生的人力,由一名手术医生即可完成此手术的消毒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占用空间小,可存放于手术间角落或卧位间。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4个万向轮可通过刹车装置固定,使用和存放方便且稳固;同时,伸缩支架高度和支撑环宽度均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第三、本实用新型材质为加厚不锈钢,结实牢固,减少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的安全隐患。

第四、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避免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技术:
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杆;2、内杆;3、横杆;4、底杆;5、万向轮;6、支撑环;7、滑套;8、第一限位螺栓;9、第一固定环;10、第二固定环;11、链条;12、第二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包括:外杆1、内杆2、横杆3、底杆4、万向轮5、支撑环6、滑套7、第一限位螺栓8、第一固定环9、第二固定环10、链条11、第二限位螺栓12。

本实施例的伸缩支架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底杆4,底杆4前后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5,万向轮5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支架上两端滑动设置有滑套7,滑套7下侧设置有支撑链。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在术前进行患者肢体消毒时减少一名手术医生的人力,由一名手术医生即可完成此手术的消毒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4个万向轮5可通过刹车装置固定,使用和存放方便且稳固;同时,伸缩支架高度和支撑环6宽度均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支架材质为加厚不锈钢,结实牢固,减少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的安全隐患;伸缩支架设置有横杆3,横杆3长度为80cm,横杆3两端设置有内杆2,内杆2与横杆3垂直设置;内杆2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外杆1,外杆1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8;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避免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使用安全。

本实施例中,滑套7滑动设置于伸缩支架上的横杆3上,滑套7上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12,滑套7下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固定环9。

本实施例中,支撑链设置有第二固定环10,第二固定环10与滑套7下侧的第一固定环9连接,第二固定环10下侧设置有链条11,链条11下端设置有支撑环6,支撑环6直径为6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5移至工作地点,根据患者的身高,通过拧动第一限位螺栓8调节可伸缩支架的高度,通过拧动第二限位螺栓12调节两个滑套7的相对距离,将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固定在支撑环6上,进行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设置有:

伸缩支架;

所述伸缩支架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前后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支架上两端滑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下侧设置有支撑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与所述横杆垂直设置;所述内杆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外杆,所述外杆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长度为8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支架上的横杆上,所述滑套上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滑套下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固定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链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滑套下侧的第一固定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下侧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下端设置有支撑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直径为6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肢体固定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术患者肢体自由调节固定架,伸缩支架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底杆,底杆前后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支架上两端滑动设置有滑套,滑套下侧设置有支撑链。伸缩支架设置有横杆,横杆两端设置有内杆,内杆与横杆垂直设置;内杆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外杆,外杆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滑套滑动设置于伸缩支架上的横杆上,滑套上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滑套下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支撑链设置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滑套下侧的第一固定环连接,第二固定环下侧设置有链条,链条下端设置有支撑环。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且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牛丹丹;高兴莲;李芳;李潇;路念;张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