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730发布日期:2021-08-13 16:0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和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定位辅助装置,固定性能较差,而且伸展的角度比较局限性,医生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针灸治疗一般都不是一个疗程,需要长久治疗,患者再次来治疗时,医生还要再次寻找患者的身体上的穴位,比较浪费医生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收纳柱,所述收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槽体,所述开槽体的上表面插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所述增高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收纳柱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收纳柱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收纳柱的内部设置有伸展杆,所述收纳柱的一侧设置有拔块,所述拔块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拔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可选的,所述伸展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伸展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针槽。

可选的,所述伸展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垫。

可选的,所述开槽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开槽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可选的,所述拔块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拔块以收纳柱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拔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材质为实心木板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通过收纳柱、开槽体、旋转柱、固定架、增高块、夹板、滑槽、伸展杆、拔块、拉伸弹簧和夹持板的设置,在医生使用该设备时,可以将该设备固定在床边,方便医生进行使用,夹持板加固了对伸展杆的固定,使得伸展杆在移动后,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使得定位比较准确,有效提高了医生扎针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在出现扎针偏差的情况。

2、该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通过收纳柱、刻度线、滑槽、伸展杆和移动板的设置,在医生对患者的穴位定位后,可以根据刻度记录下伸展杆伸展的长度,方便患者下次治疗时的寻找穴位,缩减了医生寻找患者的穴位的时间,提高了医生的扎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槽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柱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拔块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纳柱;2、开槽体;3、旋转柱;4、固定架;5、增高块;6、夹板;7、滑槽;8、刻度线;9、伸展杆;10、拔块;11、拉伸弹簧;12、夹持板;13、移动板;14、存针槽;15、定位圈;16、亲肤垫;17、调节螺栓;18、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收纳柱1,收纳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槽体2,开槽体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7,开槽体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开槽体2的上表面插接有旋转柱3,旋转柱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5,增高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6,收纳柱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收纳柱1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8,收纳柱1的内部设置有伸展杆9,伸展杆9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板13,移动板13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条,填补与滑槽7两者连接之间的缝隙,使得在活动移动板13时会长时间的处于稳定的移动状态,减低移动后出现倾斜的情况;

伸展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针槽14,伸展杆9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圈15,定位圈15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垫16,亲肤垫16可以降低定位圈15接触患者皮肤的不舒适性,增强患者治疗使得的舒适性,有利于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收纳柱1的一侧设置有拔块10,拔块10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拔块10以收纳柱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中心对称设置,拔块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8,拉杆18的材质为实心木板材质,拔块10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弹簧11,拔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开槽体2的内壁设置有润滑片,使得在对开槽体2进行旋转时,不会轻易的出现卡顿的情况,影响到医生治疗。

综上所述,该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使用步骤如下:

1、在使用该装置时,先将夹板6固定在床边,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增高块5可以使得该装置可以与患者的平躺时的高度大致一样,在患者平躺在床上后,可以通过旋转拧松调节螺栓17,使得开槽体2可以进行旋转并且带动收纳柱1,在旋转到医生所需要的的位置后,拧紧调节螺栓17对其进行固定限位;

2、通过拉动拉杆18,使得拔块10向外移动,将拉伸弹簧11进行压缩,使得夹持板12向外移动,解除对伸展杆9的限位固定,使得伸展杆9可以向外移动;

3、将定位圈15停留在患者的穴位上方,亲肤垫16压在患者的皮肤表面,降低患者身体接触定位圈15的不舒适度,同时可以拿取事先放置在存针槽14的治疗针,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扎针;

4、当扎针完成后,医生可以根据刻度线8,记录下患者穴位的需要将该设备移动拉伸到那种角度,方便患者二次治疗时寻找穴位,提高医生寻找穴位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收纳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槽体(2),所述开槽体(2)的上表面插接有旋转柱(3),所述旋转柱(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5),所述增高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6),所述收纳柱(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收纳柱(1)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8),所述收纳柱(1)的内部设置有伸展杆(9),所述收纳柱(1)的一侧设置有拔块(10),所述拔块(10)的外表面套接有拉伸弹簧(11),所述拔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杆(9)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板(13),所述伸展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针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杆(9)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圈(15),所述定位圈(15)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垫(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体(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7),所述开槽体(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块(10)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拔块(10)以收纳柱(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块(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8),所述拉杆(18)的材质为实心木板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收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槽体,开槽体的上表面插接有旋转柱,旋转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高块,增高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收纳柱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收纳柱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收纳柱的内部设置有伸展杆。该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可以将该设备固定在床边,方便医生进行使用,夹持板加固了对伸展杆的固定,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使得定位比较准确,有效提高了医生扎针的准确性,降低了在出现扎针偏差的情况,可以根据刻度记录下伸展杆伸展的长度,方便患者下次治疗时的寻找穴位,缩减了医生寻找患者的穴位的时间,提高了医生的扎针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毛丽旦·阿扎提;付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毛丽旦·阿扎提;付晓
技术研发日:2020.11.09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