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5624发布日期:2021-08-06 12: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用于逐级穿刺扩张活检。



背景技术:

在脊柱病变中感染性病变占据重要比例,现在一般通过穿刺工具来诊断脊柱肿瘤,穿刺途径通过椎弓根。常用的穿刺工具为髓芯套管骨活检针(外套管直径3.0mm、内管标本仓直径2.5mm),使用该穿刺工具针对脊柱肿瘤患者进行活检时,存在对溶骨性病变、感染性病变不易获得标本的问题。而通过椎间孔镜(工作套管外径7.0mm)进行活检存在穿刺通道过大,容易引起感染播散和窦道形成问题。因此,需要研发针对脊柱感染性病变的穿刺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类似铅笔形状的导芯结构,通过与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和椎间孔镜髓核钳的配合使用,进行透视下穿刺针定位-导丝-导芯-外套管-髓核钳活检这样的顺序,实现逐级穿刺扩张穿刺活检,保证了穿刺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包括导芯,所述导芯为圆柱形长管,中间设有贯通的导丝穿孔,所述导芯使用时,其外侧要套套管使用,然后再将导芯取出,在套管中插入髓核钳。因此所述导芯外径尺寸设计为与髓核钳鞘杆外径尺寸相同,或者稍大于髓核钳鞘杆外径尺寸,所述导芯长度大于150mm,至少要大于外部套管长度,方便拔出。优选的,所述外套管可采用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此为医院常用件,可移除探针,仅用其外套管,无需再为导芯专门设计外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穿孔内径尺寸稍大于导丝外径尺寸,在穿刺针取出后,可将导芯的导丝穿孔对准导丝插入,所述导芯前端为锥形,锥形角度在20~25°之间,以22°为最优,便于导芯的插入。

优选的,所述导芯的外径尺寸为3mm,所述导丝穿孔直径尺寸为1mm。分别对应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的内径尺寸和导丝外径尺寸。

如上所述的穿刺工具,所述导芯外表面设有若干道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数值从导芯锥形一端向后排列。通过刻度值的设计,可进一步减少透视次数。

进一步的,鉴于导芯一般的没入深度,所述刻度线数值从5cm开始标注。优选的,所述刻度值包括整数线和0.5刻度线,在相邻整数线中间位置设置0.5刻度线,且整数线的长度大于0.5刻度线,整数线的颜色比0.5刻度线更深,便于医生分辨。

如上所述的穿刺工具,所述导芯在锥形端的相对端还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包括多道环形凹槽,便于拔出。

上述导芯使用时与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和椎间孔镜髓核钳配合使用,具体为先使用穿刺针插入人体病变部位,然后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然后将导芯套在导丝上,退出导丝,然后将外套管套在导芯上,退出导芯,然后插入髓核钳操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通过与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和椎间孔镜髓核钳的配合使用,进行透视下穿刺针定位-导丝-导芯-外套管-髓核钳活检这样的顺序,实现逐级穿刺扩张穿刺活检,保证了穿刺安全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平时是与其配套的探针一块使用,髓核钳平时是与其配套的工作套管(外径7.0mm)一块使用,本导芯与上述两种活检方式的部分工具结合使用,合理利用了现有工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本技术:
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穿刺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穿刺工具前端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导芯,2、导丝穿孔,3、刻度线,4、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是本实施例1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导芯1,所述导芯1为圆柱形长管,中间设有贯通的导丝穿孔2,所述导芯1使用时,其外侧搭配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使用,然后再将导芯1取出,在套管中插入髓核钳。因此所述导芯1外径尺寸设计为与髓核钳鞘杆外径尺寸相同,或者稍大于髓核钳鞘杆外径尺寸,所述导芯1长度大于150mm,至少要大于外部套管长度,方便拔出。

参见图2,所述导丝穿孔2内径尺寸稍大于导丝外径尺寸,在穿刺针取出后,可将导芯1的导丝穿孔2对准导丝插入,所述导芯1前端为锥形,锥形角度在20~25°之间,以22°为最优,便于导芯1的插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芯1的长度为230mm,外径尺寸为3mm,所述导丝穿孔2直径尺寸为1mm。分别对应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的内径尺寸和导丝外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芯1外表面设有若干道刻度线3,所述刻度线3数值从导芯1锥形一端向后排列。通过刻度值的设计,可进一步减少透视次数。

进一步的,鉴于导芯1一般的没入深度,所述刻度线3数值从5cm开始标注。优选的,所述刻度值包括整数线和0.5刻度线,在相邻整数线中间位置设置0.5刻度线,且整数线的长度大于0.5刻度线,整数线的颜色比0.5刻度线更深,便于医生分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芯1在锥形端的相对端还设有防滑槽4,所述防滑槽4包括多道环形凹槽,便于拔出。

上述导芯1使用时与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直径3mm)和椎间孔镜髓核钳(鞘杆直径3mm)配合使用,具体为先使用穿刺针插入人体病变部位,然后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然后将导芯1套在导丝上,退出导丝,然后将外套管套在导芯1上,退出导芯1,然后插入髓核钳操作。

髓核钳可对溶骨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进行穿刺,能获得足够的标本量,且大量减少感染播散和窦道形成。但与椎间孔镜(工作套管外径7.0mm)配合进行活检时存在穿刺通道过大,容易引起感染播散和窦道形成问题。而本申请中设计的导芯1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与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和椎间孔镜髓核钳的配合使用,进行透视下穿刺针定位-导丝-导芯-外套管-髓核钳活检这样的顺序,实现逐级穿刺扩张穿刺活检,保证了穿刺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芯(1),所述导芯(1)为圆柱形长管,中间设有贯通的导丝穿孔(2),所述导芯(1)外径尺寸不小于髓核钳鞘杆外径尺寸,所述导芯(1)长度大于150mm,所述导丝穿孔(2)内径尺寸大于导丝外径尺寸,所述导芯(1)前端为锥形,锥形角度在20~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芯(1)外径尺寸为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穿孔(2)直径尺寸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芯(1)前端锥形角度为2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芯(1)外表面设有若干道刻度线(3),所述刻度线(3)数值从导芯(1)锥形一端向后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3)数值从5cm开始标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芯(1)在锥形端的相对端设有防滑槽(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4)包括多道环形凹槽。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脊柱感染性病变穿刺工具,包括导芯(1),所述导芯(1)为圆柱形长管,中间设有贯通的导丝穿孔(2),所述导芯(1)外径尺寸不小于髓核钳鞘杆外径尺寸,所述导芯(1)长度大于150mm,所述导丝穿孔(2)内径尺寸大于导丝外径尺寸,所述导芯(1)前端为锥形,锥形角度在20~25°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芯结构,通过与髓芯套管骨活检针的外套管和椎间孔镜髓核钳的配合使用,进行透视下穿刺针定位‑导丝‑导芯‑外套管‑髓核钳活检这样的顺序,实现逐级穿刺扩张穿刺活检,保证了穿刺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洪栋;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谭洪栋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