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7981发布日期:2021-11-10 00:1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3.现有的呼吸机由于其内采用高速风机,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较大且震感明显,容易导致机器的毁损及用户的使用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风机使用过程中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提高呼吸机整体的稳定性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安装区和气体流通区,所述限位隔板上设置有向气体流通区中心方向延伸的安装板,所述气体流通区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减震层、风机和多个支撑块,所述风机底部形状与尺寸均与安装板相匹配,所述壳体能通过安装板与风机配合卡合,所壳体和风机均与支撑块接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将减震层放置在壳体内后,通过限位隔板及安装板配合使壳体与风机卡合,并在壳体与风机之间放置支撑块,能够在风机使用过程中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提高呼吸机整体的稳定性。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沿内壁设置有多个下连接块,所述上壳体内沿内壁设置有多个上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数量相等且上下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下连接块底部贯穿下壳体并通过螺栓与上连接块连接,实现上下壳体的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下壳体四角,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且滑块能在滑槽内做竖直往复运动,对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进行限位。
9.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层包括减震底板和设置在减震底板上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位于限位隔板与安装板之间并与安装板外壁接触,起到减震的效果,提高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底板和减震块均为泡棉材质看,缓冲、抗震、隔热的效果好。
11.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内壁凸起形成风机限位板,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时,所述风机限位板底部与限位隔板顶部接触且风机限位板和与限位隔板均与支撑块接触,起到支撑的效果,提高稳定性。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为泡棉材质,缓冲、抗震、隔热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下壳体的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
[0016]1‑
壳体;2

风机限位板;3

限位隔板;4

安装板;5

风机;6

支撑块;7

上壳体;8

下壳体;9

下连接块;10

上连接块;11

滑槽;12

滑块;13

减震底板;14

减震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
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限位隔板3,限位隔板3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安装区和气体流通区,限位隔板3上设置有向气体流通区中心方向延伸的安装板4,气体流通区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减震层、风机5和多个支撑块6,风机5底部形状与尺寸均与安装板4相匹配,壳体1能通过安装板4与风机5配合卡合,减震层包括减震底板13和设置在减震底板13上的减震块14,减震块14位于限位隔板3与安装板4之间并与安装板4外壁接触,减震底板13和减震块14均为泡棉材质;
[0019]
壳体1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8,下壳体8内沿内壁设置有多个下连接块9,上壳体7内沿内壁设置有多个上连接块10,下连接块9和上连接块10数量相等且上下一一对应,多个下连接块9底部贯穿下壳体8并通过螺栓与上连接块10连接,下壳体8内设置有四个滑槽11,四个滑槽11分别位于下壳体8四角,上壳体7内设置有四个滑块12,滑块12与滑槽11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且滑块12能在滑槽11内做竖直往复运动;
[0020]
上壳体7内壁凸起形成风机限位板2,当上壳体7和下壳体8连接时,风机限位板2底部与限位隔板3顶部接触且风机限位板2和与限位隔板3均与支撑块6接触,支撑块6为泡棉材质。
[0021]
将减震层放置在壳体1内后,通过限位隔板3及安装板4配合使壳体1与风机5卡合,并在壳体1与风机5之间放置支撑块6,能够在风机5使用过程中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提高呼吸机整体的稳定性。
[0022]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限位隔板(3),所述限位隔板(3)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安装区和气体流通区,所述限位隔板(3)上设置有向气体流通区中心方向延伸的安装板(4),所述气体流通区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减震层、风机(5)和多个支撑块(6),所述风机(5)底部形状与尺寸均与安装板(4)相匹配,所述壳体(1)能通过安装板(4)与风机(5)配合卡合,所述壳体(1)和风机(5)均与支撑块(6)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8),所述下壳体(8)内沿内壁设置有多个下连接块(9),所述上壳体(7)内沿内壁设置有多个上连接块(10),所述下连接块(9)和上连接块(10)数量相等且上下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下连接块(9)底部贯穿下壳体(8)并通过螺栓与上连接块(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8)内设置有四个滑槽(11),四个所述滑槽(11)分别位于下壳体(8)四角,所述上壳体(7)内设置有四个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滑槽(11)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且滑块(12)能在滑槽(11)内做竖直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包括减震底板(13)和设置在减震底板(13)上的减震块(14),所述减震块(14)位于限位隔板(3)与安装板(4)之间并与安装板(4)外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板(13)和减震块(14)均为泡棉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7)内壁凸起形成风机限位板(2),当所述上壳体(7)和下壳体(8)连接时,所述风机限位板(2)底部与限位隔板(3)顶部接触且风机限位板(2)和与限位隔板(3)均与支撑块(6)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6)为泡棉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带泡棉减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安装区和气体流通区,所述限位隔板上设置有向气体流通区中心方向延伸的安装板,所述气体流通区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减震层、风机和多个支撑块,所述风机底部形状与尺寸均与安装板相匹配,所述壳体能通过安装板与风机配合卡合,所壳体和风机均与支撑块接触,结构简单,能够在风机使用过程中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提高呼吸机整体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林大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