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5804发布日期:2021-11-22 15:4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医用输液或吸气的壶体。


背景技术:

2.输液,在现代社会的医疗救治过程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医疗手段。就医患者为了解决身体的一些疾病或者补充体内的某些所需物质的不足,经常会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挂瓶输液的治疗方式就医。然而,挂瓶输液的治疗方式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诊疗过程,一般一个吊瓶的输液疗程需要二到三个小时,对于老人、小孩及重疾患者则需要更多的时间。经常出现的一个状况是,索然无味的输液疗程使得被输液者昏昏欲睡,需要有陪护人员观察输液吊瓶内存的液体情况,以便通知医护人员进行拔针动作,以免造成由于输液吊瓶内的液体输完后,由于不即时拔针,导致空气进入,从而产生血液倒流的严重后果。再者,现有用于输液的壶体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输液和吸气的两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包括y形管、容量杯及流量控制器,所述的y形管由入口管、输液管及排气管组成,入口管与输液管为中空的管体,排气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入口管的一端与输液管一端及排气管的封闭端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入口管与输液管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及排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容量杯的杯体上,排气管的管壁上固设有开口朝外的排气孔,容量杯的杯体顶部密封,容量杯的底部为出液口,所述的流量控制器设置在杯体内,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可使得从入口管输入的流量以控制。
5.所述的流量控制器由流量控制杆及流量控制块组成,流量控制杆一端插设在容量杯的杯体内的流量控制块的盲孔内,其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容量杯的杯体顶部上的螺纹段,凸伸出杯体顶部的流量控制杆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6.所述的流量控制块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
7.所述的杯体的出液口内里朝上的方向设有与流量控制块底部的圆锥形相吻合的凹槽。
8.所述的排气管的管壁上的排气孔设有气孔盖。
9.所述的入口管的入口处设有纳米精滤网。
10.所述的流量控制块单位体积的比重小于水的单位体积的比重。
11.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流量控制器可以控制输液过程中流量的大小,且在输液完成后能够自动关闭出液口,从根本上杜绝了输液吊瓶内的液体输完后,由于不即时拔针,导致空气进入从而产生血液倒流的严重后果;且若反方向进行输气动作时,则也能起到停止供
气后自动关闭的效果,一物多用。
12.附图说明:
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5.具体实施方式:
16.见附图1,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包括y形管1、容量杯2及流量控制器3,所述的y形管1由入口管11、输液管12及排气管13组成,入口管11与输液管12为中空的管体,排气管13的一端为封闭端131,入口管11的一端与输液管12一端及排气管13的封闭端131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入口管11与输液管12连通,输液管12的另一端及排气管13的另一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容量杯2的杯体21上,排气管13的管壁上固设有开口朝外的排气孔131,容量杯2的杯体21顶部密封,容量杯2的底部为出液口22,所述的流量控制器3设置在杯体21内,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3可使得从入口管11输入的流量以控制。
17.所述的流量控制器3由流量控制杆31及流量控制块32组成,流量控制杆31一端插设在容量杯2的杯体21内的流量控制块32的盲孔321内,其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容量杯2的杯体21顶部上的螺纹段23,凸伸出杯体21顶部的流量控制杆31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311。
18.所述的流量控制块32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
19.所述的杯体21的出液口22内里朝上的方向设有与流量控制块32底部的圆锥形相吻合的凹槽221。
20.所述的排气管13的管壁上的排气孔132设有气孔盖1321。
21.所述的入口管11的入口处设有纳米精滤网4。
22.所述的流量控制块32单位体积的比重小于水的单位体积的比重。
23.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输液时,首先使用者通过调节流量控制杆31上的调节旋钮311,使流量控制杆31在杯体21顶部上的螺纹段23旋转,亦即调整流量控制杆31在流量控制块32的盲孔321内上下移动的距离,此时流量控制块32坐落在杯体21底部的出液口22上方的凹槽221内,出液口22被封堵;然后将液体从入口管11进入,通过输液管12流入杯体21内;杯体21内逐渐增加液体,杯体21内被挤压的空气从排气管13的管壁上的排气孔131中排出;由于流量控制块32单位体积的比重小于水的单位体积的比重,当流量控制块32的重力小于逐渐增加的液体体积所产生的浮力时,流量控制块32则会在调整流量控制杆31在其盲孔321内上下移动时所留存的空间内上浮,出液口22上方的凹槽221被打开,液体从出液口22流出;
24.若从入口管11输入的液体减少或停止,即进入到杯体21内的液体减少或停止,而不断从出液口22流出的液体减少,使得杯体21内逐渐减少的液体体积所产生的浮力小于流量控制块32的重力,在重力作用下,流量控制块32则会在调整流量控制杆31在其盲孔321内上下移动时所留存的空间内下沉,直至流量控制块32底部的圆锥形与出液口22上方的凹槽221完全相吻合,出液口22被关闭,输液通道被切断。
25.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气体输入使用,如用于吸氧、吸氢等治疗时,同理,调整好流量控制杆31在流量控制块32的盲孔321内上下移动的距离;气体从出液口22输入,当外界的输入气压大于流量控制块32的重力时,流量控制块32则会在调整流量控制杆31在其盲孔321内上下移动时所留存的空间内上升,出液口22上方的凹槽221被打开,气体从出
液口22流入,此时关闭排气管13的管壁上排气孔131的气孔盖1321,气体则经输液管12后从入口管11排出,以便用于吸氧、吸氢等治疗。
26.若停止供气,外界的输入气压小于流量控制块32的重力时,流量控制块32则会在调整流量控制杆31在其盲孔321内上下移动时所留存的空间内下降,出液口22上方的凹槽221被流量控制块32底部的圆锥形封堵,输气通道被切断。
27.所述的入口管的入口处设有纳米精滤网4保证输入的液、气体时能够滤除内里的固定杂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包括y形管、容量杯及流量控制器,所述的y形管由入口管、输液管及排气管组成,入口管与输液管为中空的管体,排气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入口管的一端与输液管一端及排气管的封闭端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入口管与输液管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及排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容量杯的杯体上,排气管的管壁上固设有开口朝外的排气孔,容量杯的杯体顶部密封,容量杯的底部为出液口,所述的流量控制器设置在杯体内,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可使得从入口管输入的流量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器由流量控制杆及流量控制块组成,流量控制杆一端插设在容量杯的杯体内的流量控制块的盲孔内,其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容量杯的杯体顶部上的螺纹段,凸伸出杯体顶部的流量控制杆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块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的出液口内里朝上的方向设有与流量控制块底部的圆锥形相吻合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的管壁上的排气孔设有气孔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的入口处设有纳米精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块单位体积的比重小于水的单位体积的比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医用气液壶,包括Y形管、容量杯及流量控制器,所述的Y形管由入口管、输液管及排气管组成,入口管与输液管为中空的管体,排气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入口管的一端与输液管一端及排气管的封闭端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入口管与输液管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及排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容量杯的杯体上,排气管的管壁上固设有开口朝外的排气孔,容量杯的杯体顶部密封,容量杯的底部为出液口,所述的流量控制器设置在杯体内,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可使得从入口管输入的流量以控制。制器可使得从入口管输入的流量以控制。制器可使得从入口管输入的流量以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连洪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