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

文档序号:27705179发布日期:2021-12-01 09:1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属于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黄帝内经》。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火针疗法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医疗体系。火针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有针之刺激又有灸之温热刺激,在皮肤科的应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白癜风、结节性痒疹、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目前应用在皮肤科的火针还是通过手动酒精灯加热火针,然后进行针刺,由于不同皮疹需要刺入皮肤的深度不同,所需温度不同,针头粗细要求不同、刺针的手法也不同,因此手动操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传统火针操作为一手持酒精灯加热一手持针操作,难度大、难以做到操作精细、容易产生医疗事故且对人工技能要求高,使得火针治疗这一有效外治法难以得到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能够精准的控制火针温度,易拆卸、使用便捷。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包括壳体和针头,所述壳体内装有电池、电芯和隔热筒,所述电池连接到所述电芯和所述隔热筒之间连接弹簧,所述针头连接到针头组块,所述针头组块插入所述隔热筒内,所述电芯连接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穿过所述隔热筒连接到所述针头组块。
5.所述针头组块和所述针头为一体式结构。
6.所述隔热筒的内壁设有弹片,所述针头组块插入所述隔热筒内时,所述针头组块顶住所述弹片。
7.所述隔热筒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
8.所述壳体上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下端设有加减控制按钮,所述加减控制按钮的下端设有开关按钮。
9.所述显示器、所述加减控制按钮和所述开关按钮电连接到所述电芯。
10.所述电池为可更换结构,其外侧设有电池盖板。
11.所述电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12.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隔热筒,所述针头组块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电连接线另一端连接的触片。
13.所述针头与所述针头组块固定连接,所述针头的下端露出所述壳体的外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操作时可便捷的使用单手执笔式进行操作,执笔式操作的器械设计可控性强,操作更灵活准确,可使火针操作更为精细,特别是在进行
面部、眼周等精细程度要求更高部位皮疹操作时,它的优势更为突出;
16.2、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将火针与电热技术结合,通过电加热、温度控制装置,能够精准的控制火针温度;
17.3、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设有弹簧,增加了治疗的适用范围,精确的刺入深度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难度,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规避传统酒精灯加热针体操作的意外风险,同时固定的针刺深度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治疗疗效;针刺深度及温度能通过器械能精准调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难度,无火针操作经验的医务人员能快速掌握此项操作,临床疗效也能得到保证,这有十分利于此项有效的传统外治法普及推广;
18.4、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可根据不同皮疹选择相应的针组,选择合适数量及合适粗细的针头活动插入到对应的固定连接针孔中,操作者可根据皮疹大小、厚度等情况灵活选择针头数量、粗细及材质,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及疗效;同时,多针头操作较单针头多次操作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得本器械操作更为人性化;
19.5、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的针头和针头组块可更换,既到达了握柄重复利用,又保证了一人一针,避免了原始火针一针多人使用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卫生;
20.6、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使用电池,无需通过外接电线接到温度控制装置,之间在壳体内就可以控温,更加增加的使用的便捷性;
21.7、本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的隔热筒内壁设置弹片,保证针头组块能够便捷插入的同时,又保证了插入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为壳体,2为针头,3为电池,4为电芯,5为隔热筒,6为弹簧,7为针头组块,8为电连接线,9为弹片,10为显示器,11为加减控制按钮,12为开关按钮,13为电池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图1

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26.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7.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28.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包括壳体1和针头2,壳体1内装有电池3、电芯4和隔热筒5,电池3连接到电芯4和隔热筒5之间连接弹簧6,针头2连接到针头组块7,针头组块7插
入隔热筒5内,电芯4连接电连接线8,电连接线8穿过隔热筒5连接到针头组块7,针头组块7和针头2为一体式结构,隔热筒5的内壁设有弹片9,针头组块7插入隔热筒5内时,针头组块7顶住弹片9,隔热筒5能够在壳体1的内壁滑动,壳体1上设有显示器10,显示器10的下端设有加减控制按钮11,加减控制按钮11的下端设有开关按钮12,显示器10、加减控制按钮11和开关按钮12电连接到电芯4,电池3为可更换结构,其外侧设有电池盖板13,电芯4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电连接线8的一端与电芯4连接,另一端穿过隔热筒5,针头组块7的端部设有与电连接线8另一端连接的触片,针头2与针头组块7固定连接,针头2的下端露出壳体1的外部。
29.使用时,选择合适的针头组块7和针头2,插入隔热筒5内,开启开关按钮12,并通过加减控制按钮11控制温度,温度会在显示器10上显示。
30.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和针头(2),所述壳体(1)内装有电池(3)、电芯(4)和隔热筒(5),所述电池(3)连接到所述电芯(4)和所述隔热筒(5)之间连接弹簧(6),所述针头(2)连接到针头组块(7),所述针头组块(7)插入所述隔热筒(5)内,所述电芯(4)连接电连接线(8),所述电连接线(8)穿过所述隔热筒(5)连接到所述针头组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块(7)和所述针头(2)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5)的内壁设有弹片(9),所述针头组块(7)插入所述隔热筒(5)内时,所述针头组块(7)顶住所述弹片(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5)能够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显示器(10),所述显示器(10)的下端设有加减控制按钮(11),所述加减控制按钮(11)的下端设有开关按钮(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0)、所述加减控制按钮(11)和所述开关按钮(12)电连接到所述电芯(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3)为可更换结构,其外侧设有电池盖板(1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4)固定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线(8)的一端与所述电芯(4)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隔热筒(5),所述针头组块(7)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电连接线(8)另一端连接的触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与所述针头组块(7)固定连接,所述针头(2)的下端露出所述壳体(1)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皮肤科的电火针,其包括壳体和针头,所述壳体内装有电池、电芯和隔热筒,电池连接到电芯和隔热筒之间连接弹簧,针头连接到针头组块,针头组块插入隔热筒内,电芯连接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穿过隔热筒连接到针头组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设有弹簧,增加了治疗的适用范围,精确的刺入深度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难度,针头和针头组块可更换,既到达了握柄重复利用,又保证了一人一针,避免了原始火针一针多人使用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卫生;使用电池,无需通过外接电线接到温度控制装置,之间在壳体内就可以控温,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用的便捷性。用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春 陈思婷 王轩宇 严张仁 毛文丽 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