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

文档序号:27820137发布日期:2021-12-04 13:0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

1.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骨科内固定术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尤其是一种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


背景技术:

2.临床骨科实践显示,跟骨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术中显示,跟骨骨折时除了后关节面的塌陷,复位固定中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是治愈关键之一;复位固定时若能将螺钉由外向内将塌陷的关节面固定到载距突上,则能提供坚强的固定。临床实践中,骨科医生为实现所述螺钉的置入,通常需要在术中反复多方位透视调整方可实现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入。有研究公开了相应的定位器来辅助置钉,其主要结构整体呈钳子状,一侧钳子头带套筒,可插入电钻钻头,另一侧钳子头有一个靶样结构,两侧钳子头可对合为一条直线,使用时若将带有靶样结构钳子头钳于载距突内侧后,则能通过与其成一条直线的另一侧钳子头钻孔并置钉,但该种技术的主要缺陷是需要术者用手在内侧触及载距突的位置,但由于内侧软组织的存在,常造成准确性欠缺,尤其是对于软组织较厚的患者,常常仍需要透视才能找到载距突的位置,导致复位固定的时间拖延,费时耗力,以致影响治疗效果。
3.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设计人拟提供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尤其是一种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以实现复位固定手术中的靶向套筒的直视下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准确的指导螺钉置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尤其涉及一种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本定位导向器,基于解剖结构的设计,能实现复位固定手术中的靶向套筒的直视下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准确的指导螺钉置入。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更具体的,所述的置钉辅助器为一种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该定位导向器包括基座、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
6.所述的基座整体呈四边形状;所述的基座上设有平行的两条凹槽,所述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凹槽内;
7.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定位孔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定位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基座一侧边的外侧边角处;
8.所述基座的一侧边平行于所述凹槽;
9.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基座的外侧,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在同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边的外侧;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基座的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平行设置,均垂直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基座的夹角为10
°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表面还设有刻度;所述刻度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方。
11.使用时,先用克氏针穿过第三定位孔至距下关节后关节面一端下方,滑第一定位孔至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另一端下方,并穿克氏针固定,记录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后,再滑动第二定位孔至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之间距离的前1/4处,沿第二定位孔5朝向穿入载距突螺钉,实践证实,能精确命中载距突。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导向器由于设置了一个固定的定位孔,两个可滑动的定位孔,固定的定位孔固定后,两个可滑动的定位孔滑动到合适位置后,可穿入克氏针至骨头上固定,能精确命中载距突,更加简单、快捷准确,节时省力,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座,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 6,第三定位孔,7,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17.实施例1
18.如图1和图2所示,制备一种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包括基座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第一定位孔4、第二定位孔5以及第三定位孔6;所述基座1整体呈四边形状;所述基座1上设有平行的两条凹槽,所述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凹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孔4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2;所述第二定位孔5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3;所述第三定位孔6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并位于所述基座1一侧边的外侧边角处;所述基座1的一侧边平行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孔4位于所述基座1的外侧,与所述第三定位孔6在同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孔5位于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边的外侧;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基座1的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一定位孔4和第三定位孔6平行设置,均垂直于所述基座1;所述第二定位孔5与所述基座1的夹角为10
°

19.优选的,所述基座1上表面还设有刻度7;所述刻度7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方。
20.使用时,先用克氏针穿过第三定位孔6至距下关节后关节面一端下方,滑第一定位孔4至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另一端下方,并穿克氏针固定,此时记录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再滑动第二定位孔5至第一定位孔4和第三定位孔6之间距离的前1/4处,此时沿第二定位孔5朝向穿入载距突螺钉,则能精确命中载距突。
21.使用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精确命中载距突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固定置钉辅助器为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包括基座(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第一定位孔(4)、第二定位孔(5)以及第三定位孔(6);所述基座(1)整体呈四边形状;所述基座(1)上设有平行的两条凹槽,所述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凹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孔(4)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2);所述第二定位孔(5)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3);所述第三定位孔(6)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并位于所述基座(1)一侧边的外侧边角处;所述基座(1)的一侧边平行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孔(4)位于所述基座(1)的外侧,与所述第三定位孔(6)在同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孔(5)位于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边的外侧;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基座(1)的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一定位孔(4)和第三定位孔(6)平行设置,均垂直于所述基座(1);所述第二定位孔(5)与所述基座(1)的夹角为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的基座(1)上表面设有刻度(7);所述刻度(7)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骨科内固定置钉辅助器,尤其是跟骨骨折载距突螺钉定位导向器,包括基座、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所述基座整体呈四边形状,基座上设有平行的两条凹槽,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凹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孔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定位孔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定位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基座一侧边的外侧边角处;所述基座的一侧边平行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基座的外侧,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在同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边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精确命中载距突。确命中载距突。确命中载距突。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耿翔 马昕 王晨 黄加张 张超 陈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