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

文档序号:27694727发布日期:2021-12-01 07:5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着社会进步带来的丰盈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涉及生活健康的医疗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大部分腹腔脏器手术已经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中由于切割、分离组织,引起脂肪液化及小血管的损伤,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吸引器吸取手术所产生的渗血和渗液,腹腔镜手术中,吸引器是最重要的器械之一。吸引器主要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腹腔内的烟雾较多,单单依靠腹腔镜的吸引管的端部连接圆盘管来吸引腹腔内的烟雾,吸引烟雾的效果不理想,使医生做手术的视野不好,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
4.因此,提供一种吸引腹腔内烟雾效果好且便于扩展手术视野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引腹腔内烟雾效果好且便于扩展手术视野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包括与腹腔镜吸引器的吸引管的端部连接的盘管,还包括与吸引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连接管上的调节阀,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腹腔镜戳卡固定连接。
8.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固定连接的卡接机构,第一连接套上设有与吸引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连接套上设有与腹腔镜戳卡连通的第二通道。
9.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套的下表面第一卡接体、与第二连接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卡接体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体。
10.所述第一卡接体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套上且开口向下的插孔、位于插孔的内表面的若干卡槽,插孔呈环形,插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11.所述插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道的直径,卡槽的中心轴线与插孔的中心轴线垂直,若干卡槽沿插孔的内表面呈圆周设置。
12.所述第二卡接体包括与第二连接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若干卡条、位于卡条内的容纳腔、位于容纳腔的侧壁上且使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位于通孔内的卡块、与卡块和容纳腔的内壁连接的弹簧,卡块在通孔内移动。
13.所述若干卡条沿第二连接套的上表面呈圆周设置,卡条位于插孔内,卡块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相等。
14.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设有防止烟雾逸出的密封垫。
15.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调节阀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吸引管和腹腔镜戳卡连接,便于及时吸引腹腔内的烟雾,且扩展医生的手术视野,便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连接机构的设置,使调节阀与吸引管安装方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a

a方向的剖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为:吸引器1、吸引管2、盘管3、第一连接管4、连接机构5、调节阀6、第二连接管7、腹腔镜戳卡8、第一连接套9、第二连接套10、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第一卡扣机构13、第二卡扣机构14、插孔15、卡槽16、卡条17、容纳腔18、通孔19、卡块20、弹簧21。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包括与腹腔镜吸引器1的吸引管2的端部连接的盘管,还包括与吸引管2连接的第一连接管4、与第一连接管4通过连接机构5连接的第二连接管7、位于第二连接管7上的调节阀6,第二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腹腔镜戳卡8固定连接,调节阀6通过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7与吸引管2和腹腔镜戳卡8连接,便于及时吸引腹腔内的烟雾,且扩展医生的手术视野,便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连接机构5的设置,使调节阀6与吸引管2安装方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4.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与第一连接管4的另一端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9、与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10、与第一连接套9和第二连接套10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的卡接机构,第一连接套9上设有与吸引管2连通的第一通道11,第二连接套10上设有与腹腔镜戳卡8连通的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连接套9和第二连接套10之间设有防止烟雾逸出的密封垫,密封垫的设置,便于烟雾进入吸入管2,避免烟雾逸出而对工作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第一连接套9和第二连接套10通过卡接机构卡扣连接,安装方便,且提高了医护人员安装设备的效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误差。
25.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套9的下表面第一卡接体13、与第二连接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卡接体13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体14。所述第一卡接体13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套9上且开口向下的插孔15、位于插孔15的内表面的若干卡槽16,插孔15呈环形,插孔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道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插孔15的内径大于第一通道11的直径,卡槽16的中心轴线与插孔15的中心轴线垂直,若干卡槽16沿插孔15的内表面呈圆周设置。所述第二卡接体14包括与第二连接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若干卡条17、位于卡条17
内的容纳腔18、位于容纳腔18的侧壁上且使容纳腔18与外界连通的通孔19、位于通孔19内的卡块20、与卡块20和容纳腔18的内壁连接的弹簧21,卡块20在通孔19内移动。所述若干卡条17沿第二连接套10的上表面呈圆周设置,卡条17位于插孔15内,卡块20的数量与卡槽16的数量相等,卡条17的底部与第二连接套10的上表面通过粘胶剂固定,卡条17设置3个,则卡块20和卡槽16均设置三个,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套9和第二连接套10固定时,将卡条17和卡块20插入插孔15内,此时卡块20位于通孔19内,然后转动第二连接套10,则卡条17和卡块20同步转动,当卡块20转动至卡槽16的位置时,由于弹簧21的回复力作用,弹簧21推动卡块20向卡槽16内移动,则卡块20和卡槽16卡扣连接,从而使第一连接套9和第二连接套10固定连接,则调节阀6与吸引管2连接,从而根据腹腔内烟雾的量调整调节阀6的开度,操作方便。
26.本实用新型调节阀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吸引管和腹腔镜戳卡连接,便于及时吸引腹腔内的烟雾,且扩展医生的手术视野,便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连接机构的设置,使调节阀与吸引管安装方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包括与腹腔镜吸引器的吸引管的端部连接的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吸引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连接管上的调节阀,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腹腔镜戳卡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固定连接的卡接机构,第一连接套上设有与吸引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连接套上设有与腹腔镜戳卡连通的第二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套的下表面第一卡接体、与第二连接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卡接体相配合的第二卡接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体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套上且开口向下的插孔、位于插孔的内表面的若干卡槽,插孔呈环形,插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道的直径,卡槽的中心轴线与插孔的中心轴线垂直,若干卡槽沿插孔的内表面呈圆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体包括与第二连接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若干卡条、位于卡条内的容纳腔、位于容纳腔的侧壁上且使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位于通孔内的卡块、与卡块和容纳腔的内壁连接的弹簧,卡块在通孔内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卡条沿第二连接套的上表面呈圆周设置,卡条位于插孔内,卡块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设有防止烟雾逸出的密封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吸引器连接装置,包括与腹腔镜吸引器的吸引管的端部连接的盘管,还包括与吸引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连接管上的调节阀,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腹腔镜戳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调节阀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吸引管和腹腔镜戳卡连接,便于及时吸引腹腔内的烟雾,且扩展医生的手术视野,便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连接机构的设置,使调节阀与吸引管安装方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庆 谢娅 田静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