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外治组方和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2200发布日期:2022-11-11 21:0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外治方法,属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2.感冒是小儿常见疾病,初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其中以发热、咳嗽较为常见,也较为严重。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于传变,易于感触”。小儿感冒咳嗽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西医以口服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小儿服药存在依从性差、服药困难、护理不便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之目的:发明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外治方法,解决小儿感冒时服药存在依从性差、服药困难、护理不便等问题。本发明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比配备而成:
4.桑叶20克、连翘20克、薄荷20克、桔梗20克、菊花20克、杏仁20克、防风25克、半夏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
5.上述药物分别研末,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备用。用时取适量(约2-3克),加白醋调和成糊状,为饼,贴于涌泉穴,纱布或敷贴固定,每晚2贴(两侧涌泉穴),每次贴4-8小时(1岁以上的小儿),一般连用3-5天。
6.6个月—1岁大的婴儿使用时,上述药物去半夏、百部,加甘草15克,分别研末,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备用。用时取适量(约2-3克),加白醋调和成糊状,为饼,贴于涌泉穴,纱布或敷贴固定,每晚2贴(两侧涌泉穴),每次贴敷时间为2-4小时;一般连用3-5天。
7.本组方和制备的特点:制备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依从性较高,无副作用,疗效显著,临床使用中,3-5天治愈率可达90%。
具体实施方式
8.本发明是由下述中药成分按重量比配备而成:
9.桑叶20克、连翘20克、薄荷20克、桔梗20克、菊花20克、杏仁20克、防风25克、半夏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
10.上述药物分别研末,过筛,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备用。用时取适量(约2-3克),加适量白醋调和成糊状,为饼,贴于涌泉穴,纱布或敷贴固定,每晚2贴(两侧涌泉穴),每次贴4-8小时(1岁以上的小儿),一般连用3-5天。
11.6个月—1岁大的婴儿使用时,上述药物去半夏、百部,加甘草15克,按比例制备混合,用法同上,每次贴敷时间为2-4小时。连用3-5天。
12.实例一:韩某,男,1岁6个月,咳嗽、发热1天,就诊前1天出现阵发性咳嗽,少痰,夜间显著,伴有低烧,最高体温37.5℃,物理降温后可将至正常。就诊时查体: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舌红苔白。查血常规:wbc6.8*10^9/l,l46%。诊断为
风热感冒。服药困难,给予中药外治。取药粉:桑叶2克、连翘2克、薄荷2克、桔梗2克、菊花2克、杏仁2克、防风2.5克、半夏1克、百部1克、黄连1克。混合均匀后;每次取5克药粉,加适量白醋调和成糊,分成2分,压成饼状,分别贴于两侧涌泉穴,用空白服帖固定。睡前贴敷,晨起去掉。使用1次后体温正常,3次后咳嗽明显缓解。
13.实例二:李某某,男,8个月,咳嗽、鼻塞2天,就诊前2天出咳嗽,无痰,时有吐奶,伴有鼻塞、黄稠涕,体温正常。就诊时查体: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舌红少苔。查血常规:wbc7.5*10^9/l,l54%。诊断为风热感冒。服药困难,给予中药外治。取药粉:桑叶2克、连翘2克、薄荷2克、桔梗2克、菊花2克、杏仁2克、防风2.5克、甘草1.5克、黄连1克。混合均匀后;每次取4克药粉,加适量白醋调和成糊,分成2分,压成饼状,分别贴于两侧涌泉穴,用空白服帖固定。睡前贴敷,2小时后去掉。连续使用3天后症状缓解。
14.实例三:谢某,男,4岁2个月,咳嗽5天,就诊前5天出现阵发性咳嗽,少痰,夜间显著,口服消炎药“罗红霉素”和止咳糖浆3天,未见缓解。就诊时查体: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舌红苔白腻。查血常规:wbc9.3*10^9/l,l49%。诊断为感冒、风热夹湿证。给予中药外治。取药粉:桑叶4克、连翘4克、薄荷4克、桔梗4克、菊花4克、杏仁4克、防风5克、半夏2克、百部2克、黄连2克。混合均匀后;每次取6克药粉,加适量白醋调和成糊,分成2分,压成饼状,分别贴于两侧涌泉穴,用空白服帖固定。睡前贴敷,晨起去掉。连续使用3天后咳嗽减轻,5天后痊愈。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外治组方,其特点:制备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依从性较高,无副作用,疗效显著。具体组方如下:桑叶20克、连翘20克、薄荷20克、桔梗20克、菊花20克、杏仁20克、防风25克、半夏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分别研末,过筛,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备用。用时取适量(约2-3克),加白醋调和成糊状,为饼,贴于涌泉穴,纱布或敷贴固定,每晚2贴(两侧涌泉穴),每次贴4-8小时(1岁以上的小儿),一般连用3-5天。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药物制备方法,6个月—1岁大的婴儿使用时,上述药物去半夏、百部,加甘草15克,按比例制备混合,用时取适量(约2-3克),加白醋调和成糊状,为饼,贴于涌泉穴,纱布或敷贴固定,每晚2贴(两侧涌泉穴),每次贴敷时间为2-4小时。一般连用3-5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外治方法,由以下中药按比例组方制成。桑叶、连翘、薄荷、桔梗、菊花、杏仁、防风、半夏、百部、黄连。采用中草药为原料,粉碎、过筛,外敷穴位,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制备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依从性高,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效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成立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