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94095发布日期:2022-11-23 02:2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的托槽采用的是直丝弓系统,在托槽的底板上,有转矩角、倾斜角、厚度等参数,托槽粘结在牙面后,随着不断把钢丝从细钢丝换到粗钢丝,托擦底板的数据(转矩、倾斜角、厚度)就会表达出来,牙齿逐渐排齐。常规的托槽定位法有,根据切端高度定位,根据后牙边缘嵴的位置定位,用托槽定位尺来确定托槽位置。但是这样确定的托槽位置,没有考虑到最终的咬合,从而导致临床上,快要结束矫正治疗时,咬合不良,需要做垂直牵引、在钢丝上打曲调整牙齿高度等操作,延长了操作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经典的矫正步骤分为排齐整平、关闭间隙、调整咬合三个阶段,实际上第三个阶段-调整咬合,就是因为没法预测最终的牙齿位置,导致上下牙齿咬合不佳造成的。最新的3d排牙技术首先将患者牙模扫描成三维模型,在电脑上用软件将三维模型的牙齿分割,并进行模拟移动、排列,找到最佳的位置和上下咬合关系,但是由于这样的操作需要配套的扫描硬件和配套的软件,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使用。为了能够找到最终的咬合位置,减少或者缩短第三个阶段(调整咬合的时间),缩短疗程,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所有牙齿的临床牙冠的高度和宽度;步骤二,测量下颌后牙颊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的高度;步骤三,测量上颌后牙颊尖及舌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高度颌舌尖高度,计算每颗牙齿颊尖与舌尖的高度差;步骤四,确定结束时上下前牙的覆合覆盖,根据牙齿的高度分为三等分,下前牙需要咬到上前牙的20%—33%以内;步骤五,在上颌后牙的咬合面,把下颌颊尖对应的位置画出来,对比该位置下颌颊尖的高度和上颌舌尖的高度,计算两个高度差,高度差除以二就是上下牙齿调整的幅度范围;步骤六,根据计算的高度差,调整上下托槽位置。
5.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使用游标卡尺类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6.优选地,所述步骤二先找到下颌后牙边缘嵴,将边缘在牙齿模型上画出来,用游标卡尺测量边缘嵴与牙齿切端的距离来得到颊尖的高度。
7.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在石膏模型上在上前牙的舌侧把下前牙切端咬合位置画出
来,以中线为准,根据牙齿宽度依次画出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在上前牙舌侧的咬合位置,需要画出下颌前牙切端最高点咬在上前牙舌侧面的位置。
8.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在石膏模型上,通过计算和标记最终咬合位置,得到托槽的最佳位置,这样当采用粗钢丝排齐后,咬合更好,减少了垂直牵引,减少了钢丝弯制曲的操作,从而缩短了疗程,减轻了医生的操作,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1.如图1所示,本发明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所有牙齿的临床牙冠的高度和宽度;步骤一使用游标卡尺类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精度,使用方便。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测量上颌中间四颗牙齿的临床牙冠的高度和宽度。步骤一在测量之前,先清洁牙齿表面,保证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12.步骤二,测量下颌后牙颊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的高度;先找到下颌后牙边缘嵴,将边缘在牙齿模型上画出来,用游标卡尺测量边缘嵴与牙齿切端的距离来得到颊尖的高度。为确保下颌几颗后牙托槽槽沟与边缘脊的保持一致,尖牙的边缘嵴不太明显,与第一双尖牙之间的台阶不作为扣分计算。
13.步骤三,测量上颌后牙颊尖及舌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高度颌舌尖高度,计算每颗牙齿颊尖与舌尖的高度差;步骤四,确定结束时上下前牙的覆合覆盖,根据牙齿的高度分为三等分,下前牙需要咬到上前牙的20%—33%以内。
14.根据病人咬合情况设定一个咬合值(20%—33%以内),在石膏模型上在上前牙的舌侧把下前牙切端咬合位置画出来,以中线为准,根据牙齿宽度依次画出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在上前牙舌侧的咬合位置,需要画出下颌前牙切端最高点咬在上前牙舌侧面的位置,从而确定上下前牙的覆合覆盖,从而根据下前牙每颗牙的宽度来确认咬在上颌牙齿舌侧的位置。
15.步骤五,在上颌后牙的咬合面,把下颌颊尖对应的位置画出来,对比该位置下颌颊尖的高度和上颌舌尖的高度,计算两个高度差,高度差除以二就是上下牙齿调整的幅度范围;步骤六,根据计算的高度差,调整上下托槽位置。
16.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石膏模型上,通过计算和标记最终咬合位置,得到托槽的最佳位置,这样当采用粗钢丝排齐后,咬合更好,减少了垂直牵引,减少了钢丝弯制曲的操作,从而缩短了疗程,减轻了医生的操作,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降低成本。
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
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所有牙齿的临床牙冠的高度和宽度;步骤二,测量下颌后牙颊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的高度;步骤三,测量上颌后牙颊尖及舌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高度颌舌尖高度,计算每颗牙齿颊尖与舌尖的高度差;步骤四,确定结束时上下前牙的覆合覆盖,根据牙齿的高度分为三等分,下前牙需要咬到上前牙的20%—33%以内;步骤五,在上颌后牙的咬合面,把下颌颊尖对应的位置画出来,对比该位置下颌颊尖的高度和上颌舌尖的高度,计算两个高度差,高度差除以二就是上下牙齿调整的幅度范围;步骤六,根据计算的高度差,调整上下托槽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使用游标卡尺类测量工具进行测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先找到下颌后牙边缘嵴,将边缘在牙齿模型上画出来,用游标卡尺测量边缘嵴与牙齿切端的距离来得到颊尖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在石膏模型上在上前牙的舌侧把下前牙切端咬合位置画出来,以中线为准,根据牙齿宽度依次画出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在上前牙舌侧的咬合位置,需要画出下颌前牙切端最高点咬在上前牙舌侧面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咬合确定托槽位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所有牙齿的临床牙冠的高度和宽度;步骤二,测量下颌后牙颊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的高度;步骤三,测量上颌后牙颊尖及舌尖距离边缘嵴的高度,得到颊尖高度颌舌尖高度,计算每颗牙齿颊尖与舌尖的高度差;步骤四,确定结束时上下前牙的覆合覆盖,根据牙齿的高度分为三等分;步骤五,在上颌后牙的咬合面,把下颌颊尖对应的位置画出来;步骤六,根据计算的高度差,调整上下托槽位置。本发明得到托槽的最佳位置,减少了垂直牵引,减少了钢丝弯制曲的操作,从而缩短了疗程。短了疗程。短了疗程。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华 牟光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隐齐齿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