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和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4619发布日期:2023-04-29 19:5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覆膜支架和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和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1、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急剧上升,动脉相关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未来5至7年预计会以大于40%的比例高速增长。其中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dissect1ntypea,简称aada)是心血管外科领域最为常见和最为凶险的主动脉急症。若未经治疗,aada发病后一周的死亡率高达50-91%,若仅接收内科保守治疗,24小时死亡率达20%,48小时死亡率可达30%。因此,aada—经诊断,若无手术禁忌症,必须急诊外科干预。然而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围术期死亡率也高达15-35%。

2、目前治疗上述疾病可以采用微创的血管腔内介入隔绝手术,具体方式是在血管中植入覆膜支架以隔绝血流与主动脉夹层,而覆膜支架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先将未受力的、处于自然状态的支架压缩装载入鞘管中,以便于后续通过鞘管运输到指定部位并释放。在植入后,为了保证植入后的覆膜支架能紧密贴合血管壁,覆膜支架的直径一般小于血管直径,即覆膜支架持续受到血管壁的压力,由于血管本身是具有一定运动的(尤其是动脉血管),血管壁会持续且变化的对覆膜支架进行挤压,由于覆膜支架的裸支架部分是没有覆膜结构的,容易随着血管运动刺激血管壁,甚至端部对血管壁的压力过于集中而刺入血管壁中。而裸支架部分又对支架的锚定和径向支撑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需要一种能够保留裸支架结构且能避免或减小裸支架对于血管壁刺激的覆膜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和组合支架,以解决覆膜支架容易随着血管运动刺激血管壁,甚至端部对血管壁的压力过于集中而刺入血管壁中的问题。

2、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支架段和与第一支架段近端相连的第二支架段,所述第一支架段包括覆膜,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杆,所述第一波杆远端的至少一段到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波杆近端到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的距离。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杆至少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第一段和靠近所述远端的第二段,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段的内侧,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段的外侧。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杆到所述轴线的距离的变化率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由正值到负值,所述变化率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段存在若干个曲面,所述第二支架段上单一波形的波杆在所述曲面上的投影重合。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一波杆在所述曲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轴线在所述曲面上投影的相对距离,随波峰到波谷先增加后减少,或者先增加后不变。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所述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波段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波段的轴向长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二波杆,所述第二波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波杆而言,所述第二波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波杆一致,但偏转程度不一致;或所述第二波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波杆不一致,但偏转程度一致;或所述第二波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波杆不一致,偏转程度也不一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分别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的交叉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最大凸出位置。

11、一种组合支架,包括上面的覆膜支架,还包括小支架,所述小支架从外向内压紧并抵持所述第一支架段的近端,所述小支架的覆膜的近端和所述第一支架段的覆膜的近端齐平,所述第二支架段的近端到所述第二支架段靠近所述小支架的远端中,至少存在某一段的切线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线。

12、本发明提供的覆膜支架和组合支架,通过调整裸支架(即第二支架段)的结构,使得覆膜支架在释放和植入后避免和血管内壁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和冲击,从而改善覆膜支架对血管的适应能力,减弱裸支架位置对血管原有的刺激,组合支架也保证了在配合其它支架时,对原有覆膜支架的裸支架部分的挤压变形不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降低和避免裸支架与血管壁出现点接触,从而出现应力集中而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甚至刺破血管壁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支架段和与第一支架段近端相连的第二支架段,所述第一支架段包括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杆,所述第一波杆远端的至少一段到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波杆近端到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杆至少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第一段和靠近所述远端的第二段,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段的内侧,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段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杆到所述轴线的距离的变化率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由正值到负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段存在若干个曲面,所述第二支架段上单一波形的波杆在所述曲面上的投影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波杆在所述曲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轴线在所述曲面上投影的相对距离,随波峰到波谷先增加后减少,或者先增加后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所述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波段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波段的轴向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二波杆,所述第二波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波杆而言,所述第二波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波杆一致,但偏转程度不一致;或所述第二波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波杆不一致,但偏转程度一致;或所述第二波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波杆不一致,偏转程度也不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分别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波杆和第四波杆的交叉点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最大凸出位置。

10.一种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的覆膜支架,还包括小支架,所述小支架从外向内压紧并抵持所述第一支架段的近端,所述小支架的覆膜的近端和所述第一支架段的覆膜的近端齐平,所述第二支架段的近端到所述第二支架段靠近所述小支架的远端中,至少存在某一段的切线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和组合支架,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支架段和与第一支架段近端相连的第二支架段,所述第一支架段包括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杆,所述第一波杆远端的至少一段到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波杆近端到所述覆膜支架的轴线的距离,组合支架包括覆膜支架,通过调整裸支架的结构,使得覆膜支架在释放和植入后避免和血管内壁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和冲击,从而改善覆膜支架对血管的适应能力,减弱血管原有的刺激。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好,刘宗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