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1719发布日期:2021-12-31 19:5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针,尤其是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


背景技术:

2.留置针的针头部位是通过钢针穿刺患者血管后,拔出钢针,留置针的导管(塑料软管)留在血管中,以便于血液采集。在临床采集血液干细胞过程中,由于采集血液流速等影响,在导管部位易产生负压,现有留置针的导管容易被吸扁,导致采集血液困难,医生只能停止采血,使用生理盐水冲一冲导管,然后才能继续采集血液,这样采集血液干细胞效率低下,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留置针导管上设置加强筋,从而增加留置针导管的强度,留置针导管不易被负压吸扁,使得采集血液干细胞通畅、操作方便、采集效率高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包括留置针导管本体,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上设有加强筋。
5.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个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的外圆面,且沿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的轴线阵列设置。
6.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的外圆面螺旋设置。
7.优选的,所述加强筋设有两个,且分别成反向双螺旋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的外圆面。
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半圆形或圆弧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在留置针导管上增加加强筋,形成支撑结构,增强支撑力,留置针导管不易被负压吸扁,使得采集血液干细胞通畅、采集效率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一
17.如图1所示,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包括留置针导管本体1,留置针导管本体1上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圆弧形的加强筋。加强筋包括若干个加强环11,加强环11设置在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且沿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轴线阵列设置。
18.若干个加强环11能有效增加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支撑力,能够防止留置针导管本体1因为负压而被吸扁。
19.如图4所示,留置针导管本体1与导管座22连接,导管座22上设有胶塞24,胶塞24通过软管25与连接座26连接,连接座26上设有端帽28和肝素帽27,导管座22上活动装有持针手柄23,持针手柄23上装有钢针21,钢针21活动插在留置针导管本体1上。
20.实施例二
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筋沿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螺旋设置,加强筋为螺旋状凸起12,且缠绕在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提高了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强度,能够防止留置针导管本体1因为负压而被吸扁。
22.实施例三
23.如图3所示,加强筋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螺旋加强凸起13和第二螺旋加强凸起14,第一螺旋加强凸起13和第二螺旋加强凸起14均设置在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第一螺旋加强凸起13和第二螺旋加强凸起14形成反向双螺旋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强度,能够防止留置针导管本体1因为负压而被吸扁。
2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针导管本体(1),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1)上设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个加强环(11),所述加强环(11)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且沿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轴线阵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螺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有两个,且分别成反向双螺旋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1)的外圆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半圆形或圆弧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针,尤其是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包括留置针导管本体,所述留置针导管本体上设有加强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留置针导管在留置针导管上增加加强筋,形成支撑结构,增强支撑力,留置针导管不易被负压吸扁,使得采集血液干细胞通畅、采集效率高、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赖艳丽 王佳萍 马炜 盛立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