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力度按摩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2530发布日期:2021-12-29 10: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可调力度按摩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力度按摩轴。


背景技术:

2.健身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项日常活动,但是,在进行中、高强度的锻炼之后,需要对肌肉进行放松,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带来的酸痛或不适感。
3.目前,大多依靠按摩轴(又称泡沫轴)进行放松。由于肌肉厚度、按摩压力和与按摩轴的接触面积的不同,因而不同的个体能够适应的按摩力度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体,在按摩不同部位时,所能耐受的按摩力度也不相同。因而,用户不得不购买多种规格的按摩轴以匹配不同的健身阶段,不同身体部位的肌肉放松要求,既占用空间也增加了用户的健身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力度按摩轴,其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按摩力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同一根按摩轴能够满足同一用户对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调力度按摩轴,包括套体,还包括可相对所述套体旋转的内筒体,在所述套体与所述内筒体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所述套体的外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向远离所述套体的轴向中心线顶出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随着所述套体的转动而在所述套体与内筒体之间移动,且所述套体被顶出的区域的外表面与所述套体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能随着所述调节件的移动而发生改变。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轴通过转动套体而轻松实现对调节件的移动,并实现套体向外突出的高度的调整,因而能够满足不同的按摩力度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轴调节方便且能满足多种用户的使用需求。
6.进一步的,在所述内筒体的靠近所述套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依次交错设置的至少一个槽体件和至少一个突起件,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内筒体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从所述槽体件向所述突起件逐渐增加。因而,在调节件沿着调节部移动时依次经过槽体件和突起件而实现套体的外表面突出的高度的由低到高的调整。
7.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为多个,并沿着所述内筒体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调节部的所述槽体件和突起件相互交错设置,所述调节件为对应于调节部的一个相邻设置的槽体件和突起件而设置的滚珠。因而,各个滚珠能够在套体的外表面形成多个按摩位点,并可在套体相对内筒体旋转时实现各个按摩位点的突出高度的调整。
8.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套体与所述内筒体中间的中筒体,所述中筒体能随着所述套体旋转,所述中筒体能带动所述滚珠移动。
9.更进一步的,在所述中筒体上对应于各个所述滚珠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孔。因而,滚珠能随着中筒体的移动而发生移动。
10.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内筒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外径大于所述中筒体的直径。因而,可对中筒体起到限位的作用。
11.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端盖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握持部。因而,便于抓握而实现内筒体与套体的旋转。
12.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可调力度按摩轴还包括能与所述调节齿轮卡接的弹片。因而,可通过弹片与调节齿轮的配合而实现对内筒体与套体的相对位置的固定,不会在使用按摩轴时发生错位。
13.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可调力度按摩轴的端部的连接环,所述中筒体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在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供所述弹片活动的调节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内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未设置套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套体;2、中筒体;21、限位孔;3、内筒体;31、槽体件;32、突起件;4、调节件;5、调节齿轮;6、弹片;7、连接环;71、调节槽;8、端盖;81、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0.参见附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力度按摩轴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套体1、中筒体2和内筒体3,在中筒体2与内筒体3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将套体1的外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向远离套体1的轴向中心线顶出的调节件4,调节件4能随着套体1的转动而在套体1与内筒体3之间移动,且套体1被顶出的区域的外表面与套体1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能随着调节件4的移动而发生改变。
21.参见附图2所示,在内筒体3的靠近套体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部,本实施例的调节部包括依次交错设置的多个槽体件31和突起件32,且各个槽体件31和突起件32沿着圆周方向依次设置。调节部与内筒体3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从槽体件31向突起件32逐渐增加。本实施例的调节部沿着内筒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多个,并沿着内筒体3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调节部的槽体件31和突起件32相互交错设置。调节件4为对应于调节部的一对相邻设置的槽体件31和突起件32而设置的滚珠,在内筒体3的外表面上的滚珠沿着内筒体3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列,在将本实施的套体1与内筒体3发生旋转时,滚珠能依次在调节部的槽体件31和突起件32的外表面滚过,并将套体1的外表面顶起不同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套体1的材质可选用橡胶、硅胶或eva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在滚珠移动至槽体件31时,套体1的外表面被滚珠顶起的高度最小,在滚珠向突起件32移动时,套体1的外表面被滚珠顶起的高度逐渐增加,因而,按摩力度也更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中筒体2上对应于各个滚珠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孔21,且中筒体2被套体1包覆,因而,在套体1旋转时,带动中筒体2旋转,进而中筒体2带动各个滚珠旋转并沿着调节部移动。
23.参见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轴还包括与内筒体3连接的调节齿轮5,调节齿轮5设置于内筒体3的端部的外表面,并与内筒体同轴心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轴还包括能与调节齿轮5卡接的弹片6,位于可调力度按摩轴的设置有调节齿轮5的端部还设置有连接环7,在连接环7上设置有供弹片6活动的调节槽71。在正常情况下,弹片6向调节齿轮5靠近,并与调节齿轮5啮合,因而能够防止在进行按摩时内筒体3与套体1发生相对旋转,在需要进行按摩力度调节时,将弹片6向调节槽71内拨动,因而可对内筒体3与套体1进行旋转。
24.在内筒体3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3连接的端盖8,端盖8的外径大于中筒体2的直径,因而,可对中筒体2起到限位的作用。在端盖8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握持部81,因而便于抓握而实现内筒体3与套体1的旋转。
25.因而,便于对按摩轴的内筒体3与套体1进行旋转而调整不同的按摩力度。
26.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力度按摩轴,包括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相对所述套体旋转的内筒体,在所述套体与所述内筒体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所述套体的外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向远离所述套体的轴向中心线顶出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随着所述套体的转动而在所述套体与内筒体之间移动,且所述套体被顶出的区域的外表面与所述套体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能随着所述调节件的移动而发生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体的靠近所述套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依次交错设置的至少一个槽体件和至少一个突起件,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内筒体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从所述槽体件向所述突起件逐渐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多个,并沿着所述内筒体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调节部的所述槽体件和突起件相互交错设置,所述调节件为对应于调节部的一个相邻设置的槽体件和突起件而设置的滚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套体与所述内筒体中间的中筒体,所述中筒体能随着所述套体旋转,所述中筒体能带动所述滚珠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筒体上对应于各个所述滚珠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外径大于所述中筒体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握持部。8.根据权利要求4

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可调力度按摩轴还包括能与所述调节齿轮卡接的弹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力度按摩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可调力度按摩轴的端部的连接环,所述中筒体与所述连接环连接,在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供所述弹片活动的调节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力度按摩轴,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套体、中筒体和内筒体,在中筒体与内筒体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将套体的外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向远离套体的轴向中心线顶出的调节件,调节件能随着套体的转动而在套体与内筒体之间移动,且套体被顶出的区域的外表面与套体的轴向中心线的距离能随着调节件的移动而发生改变。在内筒体的靠近套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部,调节部包括依次交错设置的多个槽体件和突起件且各个槽体件和突起件沿着圆周方向依次设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力度按摩轴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按摩力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同一根按摩轴能够满足同一用户对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同时期的使用需求。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克拉福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8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