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1028发布日期:2021-11-29 16: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急救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


背景技术:

2.正常人体血液二氧化碳的分压是40
±
5mmhg,当二氧化碳的分压低于正常值时,就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常由情绪改变、剧烈运动、哭泣、剧烈疼痛、中毒、外伤,胸部、脑部疾病而引起,表现为头晕、烦躁、呼吸困难、手足麻木、抽蓄等症状。
3.临床上给氧的方法很多,但给二氧化碳的完整可行的方法没有,最常用的是用一纸筒把病人的口鼻包住,增加呼吸道死腔,让呼出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重新吸入肺部来提高血液二氧化碳的分压,但如果病人使用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就只能调整呼吸机参数,缩短呼气时间或进行反比通气来解决此问题,可反比通气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人机对抗,病人感到特别的不适,必须使用镇静药,呼吸机功能不能及时调整适应病人,易导致人体呼吸肌疲劳与机器故障,同时引起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进一步紊乱,通俗的讲是顾此失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临床上使用呼吸机辅助给病人提供二氧化碳易造成人机对抗且无法调节co2通气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包括筒体、活塞、空心轴推杆和若干个卡条,所述筒体顶面中间设有空心轴通孔,在筒体顶面上位于空心轴通孔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卡条的卡槽,所述筒体底端设有与筒体为一体的气管插管接口,所述活塞设置在筒体内且活塞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紧贴,所述空心轴推杆插入空心轴通孔内且穿过活塞中间,所述空心轴推杆的下端与活塞的底面平齐,所述空心轴推杆的顶端是呼吸机接口且超出筒体顶面,所述若干个卡条均匀设置在空心轴推杆的外壁两侧,且均位于活塞的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空腔容积为200

260ml。
8.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轴推杆的中间是气体通道,所述活塞下方与筒体内侧共同形成ⅰ区,所述ⅰ区与气体通道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标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注射活塞的上下移动很容易的实现呼吸死腔容积的调节,来增加二氧化碳的重复利用,既消除了人机对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人体呼吸肌疲劳,又保持了人体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呼吸机本身也得到了保护,降低了故障发生率;
1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填补了国际、国内在此领域一直以
来无法避开反比通气的空白;
13.3、本实用新型还能同时调节氧饱和度,具体调节量由本设备连接的红外线二氧化碳检测仪和经皮氧饱和度检测仪来决定。
14.4、本实用新型除适用于呼吸机外,也适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所有人群接面罩使用,治疗效果是一致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筒体、2

呼吸机接口、3

活塞、4

空心轴推杆、5

卡条、6

气管插管接口;
19.1.1

空心轴通孔、1.2

卡槽、1.3

刻度标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包括筒体1、活塞3、空心轴推杆4和若干个卡条5,筒体1的空腔容积为260ml,筒体1顶面中间设有空心轴通孔1.1,在筒体顶面上位于空心轴通孔7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卡条5的卡槽1.2,所述筒体1底端设有与筒体为一体的气管插管接口6,筒体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标线1.3,所述活塞3设置在筒体1内且活塞3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紧贴,所述空心轴推杆4插入空心轴通孔7内且穿过活塞3中间,所述空心轴推杆4的下端与活塞3的底面平齐,所述空心轴推杆4的顶端是呼吸机接口2且超出筒体1顶面,所述若干个卡条5均匀设置在空心轴推杆4的外壁两侧,且均位于活塞3的上方,所述空心轴推杆4的中间是气体通道,所述活塞3下方与筒体1内侧共同形成ⅰ区,所述ⅰ区与气体通道连通。
22.所述筒体1的空腔容积还可以为200

260ml中的任意值。
2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24.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将呼吸机接口2与呼吸机连接,气管插管接口6与气管插管及二氧化碳监测模块相连,根据病人的二氧化碳需求情况,将空心轴推杆4拉起,卡条5向上通过卡槽1.2后旋转空心轴推杆4,卡条5与卡槽1.2产生错位,使得空心轴推杆4固定;
25.呼吸机中的氧气通过空心轴推杆4中间的气体道持续提供氧气,而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气管插管进入到ⅰ区,与气体通道中的氧气混合,ⅰ区内混合气体被病人重新吸入肺部,其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压,避免了二氧化碳流失进入空气,此过程中既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入浓度,使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得到重复利用,又能同时补充氧气,同时解决了呼吸性碱中毒或和缺氧的问题,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根据连接多参数监护仪的红外线检测器来定量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吸入量。
26.本实用新型装置符合人体的生理呼吸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活塞(3)、空心轴推杆(4)和若干个卡条(5),所述筒体(1)顶面中间设有空心轴通孔(1.1),在筒体顶面上位于空心轴通孔(7)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卡条(5)的卡槽(1.2),所述筒体(1)底端设有与筒体(1)为一体的气管插管接口(6),所述活塞(3)设置在筒体(1)内且活塞(3)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紧贴,所述空心轴推杆(4)插入空心轴通孔(7)内且穿过活塞(3)中间,所述空心轴推杆(4)的下端与活塞(3)的底面平齐,所述空心轴推杆(4)的顶端是呼吸机接口(2)且超出筒体(1)顶面,所述若干个卡条(5)均匀设置在空心轴推杆(4)的外壁两侧,且均位于活塞(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空腔容积为200

26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推杆(4)的中间是气体通道,所述活塞(3)下方与筒体(1)内侧共同形成ⅰ区,所述ⅰ区与气体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标线(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注射式二氧化碳调节器,目的是解决现有临床上使用呼吸机辅助给病人提供二氧化碳易造成人机对抗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它包括筒体、活塞、空心轴推杆和若干个卡条,筒体顶面中间设有空心轴通孔,在筒体顶面上位于空心轴通孔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卡条的卡槽,筒体底端设有与筒体为一体的气管插管接口,活塞设置在筒体内,空心轴推杆插入空心轴通孔内且穿过活塞中间,空心轴推杆的下端与活塞的底面平齐,空心轴推杆的顶端是呼吸机接口且超出筒体顶面,若干个卡条均匀设置在空心轴推杆的外壁两侧。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注射活塞的上下移动来调节呼吸死腔的容积,来增加二氧化碳的重复利用。来增加二氧化碳的重复利用。来增加二氧化碳的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连 王双珍 郭建勋 郭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建勋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