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文档序号:28344378发布日期:2022-01-05 10:4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2.雾化吸入装置是通过将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易吸入尺寸的含药气溶胶,通过患者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来递送治疗有效量的药物,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
3.目前的雾化吸入装置产生的雾化通常未进行加热,产生的为冷雾,在冬季使用时,会给人带来不适;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进气管的气流过大时,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影响雾化效果,同时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吸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包括药液室,雾化室,热水管道,缓冲室,所述药液室的侧壁设有进药管,所述药液室的底部贯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围设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下端设有渗液孔,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所述支撑壁的内壁形成药液通道,所述雾化室位于所述药液室的上端,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支撑壁穿过所述药液室与所述雾化室相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支撑壁的顶部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设有雾化隔片,所述雾化隔片的中央设有雾化通道并与所述缓冲室相通,所述缓冲室位于所述雾化室的上端,所述缓冲室的顶部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汇聚形成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口罩,所述热水管道位于所述雾化室内,所述雾化室的侧壁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热水管道相通。
6.优选的,所述热水管道呈螺旋状。
7.优选的,所述缓冲室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雾化挡板,所述雾化挡板成扇形并在所述缓冲室内呈交错分布。
8.优选的,所述渗液孔为多组大小一致的圆形通孔。
9.优选的,所述雾化挡板从上至下分为三组,每组三个。
10.优选的,所述出气通道为4组,呈环状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水管道,能将冷雾快速加热变为温热的气雾,加强雾化效果;通过设置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有多个雾化挡板,能够有效的减缓进气管的高速气流对人体的冲击。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壁外观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和支撑壁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

药液室,2

雾化室,3

热水管道,4

进气管,5

支撑壁,6

药液通道,7

渗液孔,8

进药管,9

进水管,10

出水管,11

雾化隔片,12

雾化通道,13

雾化挡板,14

缓冲室,15

出气通道,16

出气管,17

口罩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21.图1

图7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包括药液室1,雾化室2,热水管道3,缓冲室14,所述药液室1的侧壁设有进药管8,所述药液室1的底部贯通设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的外围设有支撑壁5,所述支撑壁5的下端设有渗液孔7,所述进气管4的外壁与所述支撑壁5的内壁形成药液通道6,所述雾化室2位于所述药液室1的上端,所述进气管4与所述支撑壁5穿过所述药液室1与所述雾化室2相通,所述进气管4与所述支撑壁5的顶部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设有雾化隔片11,所述雾化隔片11的中央设有雾化通道12并与所述缓冲室14相通,所述缓冲室14位于所述雾化室2的上端,所述缓冲室14的顶部设有出气通道15,所述出气通道15汇聚形成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上设有口罩17,所述热水管道3位于所述雾化室2内,所述雾化室2的侧壁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与所述出水管10均与所述热水管道3相通。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管道3呈螺旋状,便于将冷雾迅速加热为温热的气雾,加强雾化吸入的效果。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室1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雾化挡板13,所述雾化挡板13成扇形并在所述缓冲室14内呈交错分布,便于降低高速气流气雾产生的冲击力,提高了患者的雾化吸入体验感以及避免患者吸入强气流的雾化液滴而造成间断性呼吸不畅,从而保护了患者的身体安全。
24.本实施例中,所述渗液孔7为多组大小一致的圆形通孔,能够有效阻止不溶性较大的药物颗粒堵塞药液通道。
25.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挡板13从上至下分为三组,每组三个,能够加强高速气流受到的缓冲作用。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通道15为4组,呈环状分布,能够保证气雾能被病人充分吸收。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药液通过进药管倒入到药液室1内,然后通过进气管4进气,由于进气管4的外围设有支撑壁5,所述支撑壁5的下端设有渗液孔7,药液便能通过所述渗液孔7渗透到所述支撑壁5与所述进气管4形成的药液通道6中,根据文丘里原理使得药液从药液通道中喷出撞击上方的雾化隔片11形成雾化颗粒,所述雾化颗粒聚集于所述雾化室2内,由于所述雾化室2的内部设有热水管道3,所述雾化室2的侧壁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
管10,所述进水管9,所述出水管10均与所述热水通道3相通,通过在进水管4中加热水,所述热水管道3能有效的将雾化室2内的冷雾加热为温热的气雾,由于所述热水管道3为螺旋状,能够有效提升加热效果,所述雾化颗粒通过雾化通道12进入到缓冲室14内,由于缓冲室14内设有多个雾化挡板13,所述雾化挡板13起到缓冲的效果,能够有效减缓过快的气流,最后雾化颗粒通过出气通道15汇聚成的出气管16,进入到口罩17中,供患者吸入使用。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包括药液室(1),雾化室(2),热水管道(3),缓冲室(14),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室(1)的侧壁设有进药管(8),所述药液室(1)的底部贯通设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的外围设有支撑壁(5),所述支撑壁(5)的下端设有渗液孔(7),所述进气管(4)的外壁与所述支撑壁(5)的内壁形成药液通道(6),所述雾化室(2)位于所述药液室(1)的上端,所述进气管(4)与所述支撑壁(5)穿过所述药液室(1)与所述雾化室(2)相通,所述进气管(4)与所述支撑壁(5)的顶部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设有雾化隔片(11),所述雾化隔片(11)的中央设有雾化通道(12)并与所述缓冲室(14)相通,所述缓冲室(14)位于所述雾化室(2)的上端,所述缓冲室(14)的顶部设有出气通道(15),所述出气通道(15)汇聚形成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上设有口罩(17),所述热水管道(3)位于所述雾化室(2)内,所述雾化室(2)的侧壁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与所述出水管(10)均与所述热水管道(3)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道(3)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1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雾化挡板(13),所述雾化挡板(13)成扇形并在所述缓冲室(14)内呈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孔(7)为多组大小一致的圆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挡板(13)从上至下分为三组,每组三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15)为4组,呈环状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药液室,雾化室,热水管道,缓冲室,药液室侧壁设有进药管,药液室底部贯通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外围设有支撑壁,支撑壁下端设有渗液孔,进气管外壁与支撑壁内壁形成药液通道,雾化室位于药液室的上端,进气管与支撑壁穿过药液室与雾化室相通,进气管与支撑壁顶部开口,上方设有雾化隔片,雾化隔片上设有雾化通道并与缓冲室相通,缓冲室位于雾化室上端,缓冲室顶部设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汇聚形成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口罩,热水管道位于雾化室内,雾化室侧壁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热水管道相通,此设计能将冷雾加热为温热的气雾,也能减缓进气管高速气流对人体的冲击。对人体的冲击。对人体的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何娜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