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3057发布日期:2022-01-12 01:2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的: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19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3.现有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运动,减肥,多喝水等方式;保持下肢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者久站不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下肢进行加热,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腰带本体以及充气装置;所述腰带本体下端设置有两条平行向下延伸的腿部包裹带;
6.所述腰带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阻加热层;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横向气囊;所述腰带本体上设置有横向气囊的充气嘴;
7.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腰带本体一端的连接带设置有第一子魔术贴;另一端的连接带设置有第一母魔术贴;
8.所述腿部包裹带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加热层;所述腿部包裹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带;
9.所述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第二母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置有第二子魔术贴;
10.所述第二电阻加热层位于第一连接带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气囊;所述腿部包裹带设置有竖向气囊的充气嘴;所述腰带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控制装置以及蓄电池。
11.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与加热控制装置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采用医用手握式充气囊。
13.进一步的,所述腰带本体以及腿部包裹带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由于包括腰带以及腿部包裹带,并且在腰带以及腿部包裹带内设置有电阻加热层;
15.因此通过腰带以及腿部包裹带穿戴在人体下肢,然后再通过电阻加热层,对下肢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穿戴简单,并且适用环境较广;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的后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卷曲时的立体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穿戴时的立体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穿戴时的后视图;
23.图中标示:1-腰带本体,2-腿部包裹带,3-加热控制装置,31-以及蓄电池,4-充气装置,5-第一电阻加热层,6-横向气囊,7-第二电阻加热层,8-竖向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腰带本体1以及充气装置4;所述腰带本体1下端设置有两条平行向下延伸的腿部包裹带2;
26.所述腰带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电阻加热层5;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层5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横向气囊6;所述腰带本体1上设置有横向气囊6的充气嘴;
27.所述腰带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带11;所述腰带本体1一端的连接带11设置有第一子魔术贴12;另一端的连接带11设置有第一母魔术贴13;
28.所述腿部包裹带2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加热层7;所述腿部包裹带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带22;
29.所述第一连接带21上设置有第二母魔术贴24;所述第二连接带22上设置有第二子魔术贴26;
30.所述第二电阻加热层7位于第一连接带21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气囊8;所述腿部包裹带2设置有竖向气囊8的充气嘴;所述腰带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控制装置3以及蓄电池31。
31.在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将腰带本体1弯曲,通过连接带11将腰带本体1穿戴在人体的躯干上;
32.然后通过弯曲腿部包裹带2,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带21和第二连接带22将腿部包裹带2包裹在大腿部位;
33.然后通过充气装置4,对横向气囊6和竖向气囊8内充气,使得腰带本体1和腿部包裹带2包紧下肢;然后通过加热控制装置3,控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下肢的加热,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由于包括腰
带以及腿部包裹带,并且在腰带以及腿部包裹带内设置有电阻加热层;
35.因此通过腰带以及腿部包裹带穿戴在人体下肢,然后再通过电阻加热层,对下肢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穿戴简单,并且适用环境较广;便于操作。
37.为了便于充电,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31与加热控制装置3可拆卸连接。
38.为了便于操作,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4采用医用手握式充气囊。
39.为了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腰带本体1以及腿部包裹带2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本体(1)以及充气装置(4);所述腰带本体(1)下端设置有两条平行向下延伸的腿部包裹带(2);所述腰带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电阻加热层(5);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层(5)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横向气囊(6);所述腰带本体(1)上设置有横向气囊(6)的充气嘴;所述腰带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带(11);所述腰带本体(1)一端的连接带(11)设置有第一子魔术贴(12);另一端的连接带(11)设置有第一母魔术贴(13);所述腿部包裹带(2)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加热层(7);所述腿部包裹带(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带(22);所述第一连接带(21)上设置有第二母魔术贴(24);所述第二连接带(22)上设置有第二子魔术贴(26);所述第二电阻加热层(7)位于第一连接带(21)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气囊(8);所述腿部包裹带(2)设置有竖向气囊(8)的充气嘴;所述腰带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控制装置(3)以及蓄电池(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31)与加热控制装置(3)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4)采用医用手握式充气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本体(1)以及腿部包裹带(2)内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对下肢进行加热,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腰带本体以及充气装置;所述腰带本体下端设置有两条平行向下延伸的腿部包裹带;所述腰带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阻加热层;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腰带本体一端的连接带设置有第一子魔术贴;另一端的连接带设置有第一母魔术贴;所述腿部包裹带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加热层;所述腰带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控制装置以及蓄电池。采用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促循环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穿戴简单,并且适用环境较广;便于操作。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珍 曾晓娟 蒋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贡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7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