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1418发布日期:2022-02-26 00:1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的: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3.现有的引流管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胶布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颈部或者大腿根部上,从而会造成患者舒适感较差;并且容易造成引流管的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胸腔引流管固定,提高患者舒适度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包括弹性带以及固定板;
6.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块以及插块;所述固定块上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两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对齐的开口;
7.所述固定块下端设置有锁死装置;所述插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匹配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的两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前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插杆插入插槽内,通过锁死装置锁紧;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卡紧胸腔引流管的圆孔;
8.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孔匹配的连接头。
9.具体的,所述锁死装置包括按压快;所述按压快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的底部限位杆以及顶部限位杆;所述底部限位杆与顶部限位杆之间的间隙高度等于获得大于插杆的厚度;
10.所述按压快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按压快顶部设置有按钮;所述锁死装置锁紧插杆时;所述底部限位杆的一端均延伸到限位槽内;所述锁死装置松开插杆时;所述插杆位于底部限位杆与顶部限位杆之间的间隙内。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通气保护垫。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层。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由于设置有弹性带,通过弹性带可以将固定板固定在患者的躯干上;同时由于固定板上设置有开口以及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因此在进行引流管固定时,不需要将引流管穿
过固定装置,只需将固定块卡在引流管上,然后插入插块,使得插块上的第二半圆形凹槽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形成卡紧胸腔引流管的圆孔卡住引流管即可;从而便于操作。
1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护理。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板的主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爆炸示意图;
19.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20.图中标示:1-弹性带,2-固定板,3-胸腔引流管,4-按压块,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包括弹性带1以及固定板2;
23.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固定块21以及插块22;所述固定块21上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212;所述半圆形凹槽212两侧均设置有插槽211;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212对齐的开口23;
24.所述固定块21下端设置有锁死装置4;所述插块22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212匹配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21;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221的两侧设置有插杆222;所述插杆222前端设置有限位槽223;所述插杆222插入插槽211内,通过锁死装置4锁紧;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212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21形成卡紧胸腔引流管3的圆孔;
25.所述固定板2两侧设置有连接孔24;所述弹性带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孔24匹配的连接头11。
26.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弹性带可以将固定板固定在患者的躯干上;同时由于固定板上设置有开口以及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因此在进行引流管固定时,不需要将引流管穿过固定装置,只需将固定块卡在引流管上,然后插入插块,使得插块上的第二半圆形凹槽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形成卡紧胸腔引流管的圆孔卡住引流管即可;从而便于操作。
27.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护理。
28.为了便于插入插块和拆卸插块,优选的,所述锁死装置4包括按压快41;
29.所述按压快41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的底部限位杆42以及顶部限位杆43;所述底部限位杆42与顶部限位杆43之间的间隙高度等于获得大于插杆222的厚度;
30.所述按压快41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46;所述安装槽46内设置有弹簧5;所述按压快 41顶部设置有按钮45;所述锁死装置4锁紧插杆时;所述底部限位杆42的一端均延伸到限位槽223内;所述锁死装置4松开插杆222时;所述插杆222位于底部限位杆42与顶部限位杆43之间的间隙内。
31.为了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2的背面设置有通气保护垫。
32.为了卡紧引流管,并且不会造成对引力管的挤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212 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21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层。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带(1)以及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固定块(21)以及插块(22);所述固定块(21)上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212);所述半圆形凹槽(212)两侧均设置有插槽(211);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212)对齐的开口(23);所述固定块(21)下端设置有锁死装置(4);所述插块(22)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212)匹配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21);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221)的两侧设置有插杆(222);所述插杆(222)前端设置有限位槽(223);所述插杆(222)插入插槽(211)内,通过锁死装置(4)锁紧;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212)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21)形成卡紧胸腔引流管(3)的圆孔;所述固定板(2)两侧设置有连接孔(24);所述弹性带(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孔(24)匹配的连接头(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装置(4)包括按压快(41);所述按压快(41)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的底部限位杆(42)以及顶部限位杆(43);所述底部限位杆(42)与顶部限位杆(43)之间的间隙高度等于获得大于插杆(222)的厚度;所述按压快(41)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46);所述安装槽(46)内设置有弹簧(5);所述按压快(41)顶部设置有按钮(45);所述锁死装置(4)锁紧插杆时;所述底部限位杆(42)的一端均延伸到限位槽(223)内;所述锁死装置(4)松开插杆(222)时;所述插杆(222)位于底部限位杆(42)与顶部限位杆(43)之间的间隙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背面设置有通气保护垫。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212)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21)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便于胸腔引流管固定,提高患者舒适度的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该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包括弹性带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块以及插块;所述固定块上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两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对齐的开口;所述固定块下端设置有锁死装置;所述插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匹配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的两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前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孔匹配的连接头。采用该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护理。便于护理。便于护理。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珍 曾晓娟 蒋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贡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7
技术公布日:2022/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