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9485发布日期:2022-05-26 08:3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


背景技术:

2.鼓膜又称耳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位于中耳鼓室与外耳道交界处,构成鼓室的外侧壁,将外耳道和中耳腔进行分隔。由于鼓膜本身比较脆弱、慢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高,鼓膜修复是很常见的一个耳科手术。有一种修复方法是通过利用自体软骨对其进行修补,取下同侧耳屏软骨及软骨膜,修剪至合适的尺寸和形状,用以修复鼓膜行鼓室成形术。为了最大程度利用采集的自体耳屏软骨及软骨膜,并按照手术要求对其进行精准的修整,修成合适的修补材料。
3.目前,用于鼓室成形手术中的软骨修整过程,是手术医生运用现有的手术锐器,手工修整到手术需要的尺寸形状,因此存在尺寸形状不精准、修整用时长、浪费软骨材料、甚至重新取材、增加病患创伤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可以精准、快速、简便地修整软骨,以满足手术医生对软骨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提高手术成功概率和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患创伤和痛苦。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包括刀具本体,刀具本体下端面设有凹腔,凹腔的边缘为刀口,刀口内设有压块,压块可在凹腔内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凹腔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压块下部直径与刀口的内部直径相同,压块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压块上部贯穿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在所述压块上还有设有第三限位块和弹簧;所述刀具本体还设有配套的转柄,刀具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压块的上端设有槽体,转柄的下端贯穿刀具本体与槽体衔接带动压块转动。
7.优选的,槽体横截面呈倒锥形,转柄与槽体的形状匹配。
8.优选的,转柄的上端设有便于手部扭动的转轮。
9.优选的,所述刀具本体上部设有便于固定刀具本体的螺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在执行机械直线和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的方法下,精准、高效、简便地修整软骨,达到鼓室成形术提出的对软骨制作的多种要求。切割刃口和压平兼固定装置;根据手术提出的对软骨形状和尺寸的不同要求,可以通过更换刃口模具以达到手术目的;可以精准、快速、简便地修整软骨,达到鼓室成形术提出的对软骨制作的多种要求。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15.图3刀口结构图;
16.图中标记为:1、刀具本体;2、刀口;3、弹簧;4、第一限位块;5、第二限位块;6、第三限位块;7、压块;8、转柄;9、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包括刀具本体1,刀具本体1下端面设有凹腔,凹腔的边缘为刀口2,刀口2内设有压块7,压块7 可在凹腔内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刀具本体1的上下运动可以实现刀口2对鼓膜切割;压块7上下运动可对鼓膜进行展平;凹腔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压块7下部直径与刀口2的内部直径相同;压块7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压块7上部贯穿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且位于第一限位块4 和第二限位块5之间,在所述压块7上还有设有第三限位块6和弹簧3;通过弹簧3可使压块7上下运动,通过三个限位块确保压块7的位置平稳;刀具本体1还设有配套的转柄8;刀具本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压块7的上端设有槽体,转柄8的下端贯穿刀具本体1与槽体衔接带动压块7转动。压块7的下端面的结构不限于平面结构,也可以是铣刀,如:类似钻头的刀刃,通过压块7 的转动对鼓膜进行二次修复钻切;转柄8的作用就是带动压块7转动,实现对鼓膜进行二次修复钻切;槽体横截面呈倒锥形,转柄8与槽体的形状匹配,如此便于插入配合和转动。转柄8的上端设有便于手部扭动的转轮9。所述刀具本体1上部设有便于固定刀具本体的螺纹;螺纹的作用在于将刀具本体1固定一个特定位置,通过螺纹贯穿固定位置的基面,固定位置可以的特定的工装支架,只要能实现通过螺纹固定即可,固定的时候确保刀具本体1上端是贯穿固定物的,才可以确保转柄8的正常工作。
18.工作方式如下:
19.首先,按照手术要求,制作刀口2的刃口模具,及相应的压块7,刀具本体1固定安装到位;
20.然后,取一个近似软骨大小、硬度的材料放置于刀口2下方,刀具本体1 下降至合适高度进行一次切割;压块7下端是平面结构,进行展平确保切割精准;根据实际需求也可通过转柄8带动具有铣刀的压块7转动,实现对鼓膜进行二次修复钻切;
21.最后,取出软骨,用任何细小的金属刀刃剥除切割刃形状之外的软骨,且留下外部的软骨膜。至此整个软骨修整过程结束。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本体,刀具本体下端面设有凹腔,凹腔的边缘为刀口,刀口内设有压块,压块可在凹腔内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凹腔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压块下部直径与刀口的内部直径相同,压块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压块上部贯穿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在所述压块上还有设有第三限位块和弹簧;所述刀具本体还设有配套的转柄,刀具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压块的上端设有槽体,转柄的下端贯穿刀具本体与槽体衔接带动压块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槽体横截面呈倒锥形,转柄与槽体的形状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转柄的上端设有便于手部扭动的转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本体上部设有便于固定刀具本体的螺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骨修整装置的刀具结构,具体涉及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包括刀具本体,刀具本体下端面设有凹腔,凹腔的边缘为刀口,刀口内设有压块,压块可在凹腔内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可以精准、快速、简便地修整软骨,以满足手术医生对软骨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提高手术成功概率和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患的创伤。降低病患的创伤。降低病患的创伤。


技术研发人员:吴净芳 任冬冬 强国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盖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