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3980发布日期:2021-11-29 18:2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集尿袋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集尿袋。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失能老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重度失能老人。重度失能老人大多都存在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情况,甚至大小便失禁。尿液排出后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会阴部皮肤受损、感染,同时也增加了照护者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集尿袋,尿液不易浸泡到患者的阴部;本申请还旨在提出一种集尿袋,在尿袋中的尿液达到预定高度时,能够提示使用中更换尿袋。
4.本申请的集尿袋,其包括袋体和筒体;袋体内安装有l形支撑壁;支撑壁的上端形成有c形截面的阴部支撑曲面;阴部支撑曲面位于筒体的底侧,与筒体的内表面固定地结合在一起;l形支撑壁一体地结合在袋体的肩部。
5.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提醒装置;
6.提醒装置包括顺次串联在一起的第三电极、蜂鸣器、电池、第四电极;
7.所述l形支撑壁的左端形成有第一电极,右端形成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延伸位于袋体内,第二端延伸至袋体外侧;
8.第一电极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极电连接。
9.优选地,所述蜂鸣器、电池包装在壳体内,第三电极设置在凹形的第一卡座内,第四电极设置在凹形的第二卡座内;
10.围绕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凸台;围绕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台;
11.第一卡座能够拆卸地结合在第一凸台上,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形成电连接;
12.第二卡座能够拆卸地结合在第二凸台上,使得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形成电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位于l形支撑壁所形成的第一凹穴内;
14.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端位于l形支撑壁所形成的第二凹穴内。
15.通过本申请的集尿袋,患者的阴部被抬高的到适当的位置,不易被尿液浸泡到;尿液达到预定高度时,蜂鸣器会被触发,提醒使用者更换尿袋。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横截面示意;
17.图2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支撑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支撑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提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提醒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申请的集尿袋的提醒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集尿袋进行详细说明。
24.本申请的集尿袋,其包括袋体10和筒体11;袋体内安装有l形支撑壁20;支撑壁20的上端形成有c形截面的阴部支撑曲面21;阴部支撑曲面21在l形支撑壁20上左右居中;阴部支撑曲面21位于筒体11的底侧,与筒体11的内表面固定地结合在一起;l形支撑壁20一体地结合在袋体10的肩部。
25.本申请的集尿袋还包括提醒装置。
26.提醒装置包括顺次串联在一起的第三电极32a、蜂鸣器31a、电池31b、第四电极33a,他们通过导线34a连在一起。
27.l形支撑壁20的左端形成有第一电极24a,右端形成有第二电极24b;第一、第二电极24a、24b的第一端延伸位于袋体10内,第二端延伸至袋体10外侧。
28.第一电极24a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极32a电连接;第二电极24b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极33a电连接。
29.蜂鸣器31a、电池31b包装在壳体31内,第三电极32a设置在凹形的第一卡座32内,第四电极33a设置在凹形的第二卡座33内。
30.围绕第一电极24a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凸台23a;围绕第二电极24b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台23b。
31.第一卡座32能够拆卸地结合在第一凸台23a上,使得第一电极24a与第三电极32a形成电连接。
32.第二卡座33能够拆卸地结合在第二凸台23b上,使得第二电极24b与第四电极33a形成电连接。
33.第一卡座32、壳体31、第二卡座33通过胶管34连接;导线34a被包裹在胶管34内。
34.第一电极24a的第一端位于l形支撑壁20所形成的第一凹穴22a内;第二电极24b的第一端位于l形支撑壁20所形成的第二凹穴22b内。这样,电极不突出与支撑壁的表面外,以避免袋体在折叠状态时被第一或第二电极意外地划破。
35.使用时,具有l形支撑壁的一侧位于下方,这样,有利于把患者的阴部支撑到预定高度的位置,使其不易被袋体中的尿液浸泡到。患者的阴部(阴茎)伸入筒体后,在筒体外侧通过胶带环绕筒体而固定,以使得筒体内周紧贴阴部而被固定。
36.将提醒装置通过卡座扣合在围绕电极而设置的凸台上;当尿袋中的尿液浸没第一、第二电极时,第一、第二电极被电连接,因此第一、第二、第三、第三电极与蜂鸣器、电池构成回路,电池驱动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更换尿袋。由于第一、第二电极设置在l形支撑壁的两端,自l形支撑壁的中部的阴部流下的尿液不会导通第一、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
1.一种集尿袋,其包括袋体和筒体;其特征在于:袋体内安装有l形支撑壁;支撑壁的上端形成有c形截面的阴部支撑曲面;阴部支撑曲面位于筒体的底侧,与筒体的内表面固定地结合在一起;l形支撑壁一体地结合在袋体的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醒装置;提醒装置包括顺次串联在一起的第三电极、蜂鸣器、电池、第四电极;所述l形支撑壁的左端形成有第一电极,右端形成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延伸位于袋体内,第二端延伸至袋体外侧;第一电极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电池包装在壳体内,第三电极设置在凹形的第一卡座内,第四电极设置在凹形的第二卡座内;围绕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凸台;围绕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台;第一卡座能够拆卸地结合在第一凸台上,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形成电连接;第二卡座能够拆卸地结合在第二凸台上,使得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形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位于l形支撑壁所形成的第一凹穴内;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端位于l形支撑壁所形成的第二凹穴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集尿袋,其包括袋体和筒体;袋体内安装有L形支撑壁;支撑壁的上端形成有C形截面的阴部支撑曲面;阴部支撑曲面位于筒体的底侧,与筒体的内表面固定地结合在一起;L形支撑壁一体地结合在袋体的肩部。进一步包括:提醒装置;提醒装置包括顺次串联在一起的第三电极、蜂鸣器、电池、第四电极;所述L形支撑壁的左端形成有第一电极,右端形成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延伸位于袋体内,第二端延伸至袋体外侧;第一电极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极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极电连接。极电连接。极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君 张小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