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

文档序号:31797317发布日期:2022-10-14 17:5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2.针对传统实验方法中,需要科研人员徒手进行抓握大鼠,在进行注射操作过程中人容易导致人员手部被抓伤或被咬伤,还会导致大鼠的逃脱,在专利申请号为“202010447325.x”、专利名称为“一种鼠用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中公开了包括固定腔体和漏尾拧盖,固定腔体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另一端穿设伸缩活塞,伸缩活塞上设置推拉把手,推拉把手的一端与伸缩活塞固定连接,漏尾拧盖上设置有漏尾孔,在使用时老鼠尾巴置于漏尾孔内,随后进行调整推拉把手对老鼠进行固定,便于对老鼠尾部注射;上述专利用于解决对老鼠尾部注射的问题,在动物实验时并不能满足对大鼠腹腔进行注射需求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目前对大鼠腹腔进行注射实验时,在进行注射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手部抓伤或被咬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包括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一限位筒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导向装置,第二限位筒两侧均设有限位装置,第一限位筒活动穿设在第二限位筒内且导向装置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所述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
6.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筒一端安装有锥形限位头,第二限位筒上且远离第一限位筒的一端安装有端盖。
7.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齿条,第一限位筒内开设有安装槽,导向齿条通过限位组件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且导向齿条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
8.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弹簧,导向齿条通过限位弹簧安装在安装槽内。
9.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腔,第二限位筒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限位腔与第二限位筒相连通;所述限位腔内平行设置有两组齿轮,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齿条滑动设置在限位腔内且导向齿条与两组齿轮相啮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扎带,第一扎带穿设在第一限位筒内,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二扎带,第二扎带穿设在第二限位筒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根据大鼠目标体长进行调节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扣入深度,然后利用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对大鼠首尾两端进行分别固定,随后通过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上重合的通孔对目标进行注射,整体操作简单,便于调节,可以无伤害的对目标进行可靠固定,并可以便捷对目标腹腔部位进行注射。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筒的俯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筒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筒的侧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限位筒的俯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限位筒的侧视图。
19.图中,1为第一限位筒,11为第一扎带,12为导向齿条,13为安装槽,14为限位弹簧,2为第二限位筒,21为限位腔,211为齿轮,22为第二扎带,23为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所示,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包括第一限位筒1和第二限位筒2,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均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第一限位筒1和第二限位筒2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形成条状圆孔阵列,圆孔直径均为2mm,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采用透明的无毒的聚丙烯高分子材料,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的厚度为1.5mm,第一限位筒1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导向装置,第二限位筒2两侧均设有限位装置,第一限位筒1活动穿设在第二限位筒2内且导向装置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所述第一限位筒1和第二限位筒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利用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分别对大鼠首尾两端进行拉紧固定。
2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筒1一端安装有锥形限位头,锥形限位头一端开设有锥形开口,靠近锥形开口位置处的第一限位筒内设置有第一紧固组件,第二限位筒2上且远离第一限位筒1的一端安装有端盖23,第一限位筒内靠近端盖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紧固组件,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扎带11,第一扎带11穿设在第一限位筒1内,并且第一扎带端部从第一限位筒内穿出,在使用时拉动第一扎带将大鼠头部扎紧固定,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二扎带22,第二扎带22穿设在第二限位筒2内,第二扎带端部从第二限位筒内穿出,拉动第二扎带扎紧大鼠尾部,利用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将大鼠首尾两端固定,便于后续通过圆孔阵列对大鼠腹腔部位进行注射。
23.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齿条12,导向齿条为倾斜齿条,便于导向齿条在限位腔内定向移动,第一限位筒1内开设有安装槽13,导向齿条12通过限位组件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3内且导向齿条12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弹簧14,导向齿条12通过限位弹簧安装在安装槽13内,利用限位弹簧在实验结束后,向安装槽内按压导向齿条,使得导向齿条与齿轮脱离,随后拉动第二限位筒快速脱离。
24.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腔21,第二限位筒2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21,限位腔21与第二限位筒2相连通;所述限位腔21内平行设置有两组齿轮211,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齿条12滑动设置在限位腔21内且导向齿条12与两组齿轮211相啮合,在实验时,将大鼠放入到第一限位筒内,然后扣上第二限位筒,根据大鼠体长,调节第二限位筒扣入第一限位筒内的深度,利用导向齿条和齿轮啮合便于精确稳定调整第二限位筒的扣入深度,安装到位后,随后拉动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对大鼠首尾两端进行固定,最后通过圆孔阵列对大鼠腹腔进行注射,实现了无伤害对目标进行可靠固定,并可以方便的对目标的腹腔部位进行注射,有效防止注射过程中大鼠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位筒(1)和第二限位筒(2),第一限位筒(1)和第二限位筒(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一限位筒(1)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导向装置,第二限位筒(2)两侧均设有限位装置,第一限位筒(1)活动穿设在第二限位筒(2)内且导向装置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所述第一限位筒(1)和第二限位筒(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筒(1)一端安装有锥形限位头,第二限位筒(2)上且远离第一限位筒(1)的一端安装有端盖(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齿条(12),第一限位筒(1)内开设有安装槽(13),导向齿条(12)通过限位组件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3)内且导向齿条(12)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弹簧(14),导向齿条(12)通过限位弹簧安装在安装槽(1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腔(21),第二限位筒(2)两侧均开设有限位腔(21),限位腔(21)与第二限位筒(2)相连通;所述限位腔(21)内平行设置有两组齿轮(211),导向装置中的导向齿条(12)滑动设置在限位腔(21)内且导向齿条(12)与两组齿轮(211)相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扎带(11),第一扎带(11)穿设在第一限位筒(1)内,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二扎带(22),第二扎带(22)穿设在第二限位筒(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鼠腹腔注射装置,包括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一限位筒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导向装置,第二限位筒两侧均设有限位装置,第一限位筒活动穿设在第二限位筒内且导向装置滑动设置在限位装置内;所述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组件。本实用新型根据大鼠目标体长进行调节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扣入深度,整体操作简单,便于调节,可以无伤害的对目标进行可靠固定,并可以便捷对目标腹腔部位进行注射。注射。注射。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 侯改霞 王永锋 史友宽 牛云杰 韩蕊 刘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05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