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2970发布日期:2022-01-15 05:1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引流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


背景技术:

2.负压引流为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一般为在b超等辅助观察设备定位下,通过引流管在患者体内产生一定的负压,导流出患者体内的积液、积血或积气等,避免积液等影响患者器官功能,甚至导致内部感染等并发症。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引流术为胸腔引流和腹腔引流,例如胸腔内部有较多积液,影响肺的正常功能,使患者的呼吸难以正常进行,引起局部组织的缺氧,则可进行负压引流,导出胸腔内部集聚的积液,例如炎性渗出液等,从而控制病情。
3.引流术一般需要使用引流管、t型接管、引流袋、别针、负压表头、引流瓶以及部分医疗耗材等。部分患者的引流术往往需要持续几个周期,每次引流前医护人员都需要准备较多的手术器械,十分浪费时间和人力,且容易发生遗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容纳引流用医疗器械的设备,而目前暂无具备此种功能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能够容纳多种引流用医疗器具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底面设置有一消毒部件;盒盖一侧与盒体铰接,其他部分通过可打开的固定部件与盒体连接并使盒盖开/闭;盒体包括:
7.消毒器具腔,设置于盒体顶部;
8.第一引流瓶腔,设置于盒体底部的一侧;
9.第二引流瓶腔,其高度小于第一引流瓶腔的高度,设置于盒体底部的另一侧;耗材腔,设置于盒体内第一引流瓶腔和第二引流瓶腔之间的位置;和
10.弯盘腔,设置于第二引流瓶下方,位于盒体的底部。
11.进一步地,消毒部件为紫外线灯。
12.进一步地,紫外线灯为至少两排,每排至少四个。
13.进一步地,盒盖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
14.进一步地,盒盖内部设置有电源,为消毒部件提供电源;盒盖顶部设置有一控制电源的电源开关。
15.进一步地,消毒器具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挡板,将其分为至少两个区域。
16.进一步地,第一引流瓶腔和第二引流瓶腔通过推拉门与外界连通或封闭;推拉门通过合页与盒体铰接。
17.进一步地,耗材腔和弯盘腔为设置在盒体内的抽屉,可相对于盒体滑动。
18.进一步地,盒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清单卡。
1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通过设置消毒器具腔,可将部分需要消毒的引流器具进行保存,盒盖底部设置的消毒部件可对消毒器具腔内的医疗器具进行消毒,避免污染;设置为推拉门式的第一引流瓶腔和第二引流瓶腔便于引流瓶的取用;耗材腔用于储存一次性手套、纱布和棉花等一次性易污染的器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便于携带,能够储存所有引流所需的医疗器具,且可对部分进行消毒,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中盒盖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不包含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盒盖,11-消毒部件,12-固定部件,13-把手,14-电源开关,20-消毒器具腔,21-挡板,30-第一引流瓶腔,40-第二引流瓶腔,50-耗材腔,60-弯盘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10,盒盖10底面设置有一消毒部件11;消毒部件11包括紫外线灯,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可安装在盒体10内的消毒部件,例如加热消毒部件等。
27.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紫外线灯为至少2排,优选为4排;每排至少4个,优选为6个。设置较为均匀和密集的紫外线灯可达到较为彻底的消毒效果。
28.盒盖10一侧与盒体铰接,其他部分通过可打开的固定部件12与盒体连接并使盒盖10开/闭;盒盖10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13。固定部件12为设置在盒盖10上的搭扣和设置在盒体上与搭扣位置匹配的扣位,通过固定部件12即可使盒盖10打开或关闭;通过把手13即可携带移动收纳盒。
29.盒盖10内部设置有电源,为消毒部件11提供电源;盒盖10顶部设置有一控制电源的电源开关14,通过电源开关14控制电源从而控制消毒部件11的启动或关闭。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盒盖10的顶部还设置有一指示灯,与电源连接,被电源开关14同步控制,用以提示医护人员消毒部件11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30.盒体包括消毒器具腔20、第一引流瓶腔30、第二引流瓶腔40和耗材腔50。消毒器具腔20设置于盒体顶部,用以放置部分需要进行消毒的器具,例如引流管等;第一引流瓶腔30设置于盒体底部的一侧,第二引流瓶腔40设置于盒体底部的另一侧;第一引流瓶腔30的高度大于第二引流瓶腔40的高度,二者用以放置规格不同的引流瓶;耗材腔50设置于盒体内
第一引流瓶腔30和第二引流瓶腔40之间的位置,用以放置一次性手套、纱布等易污染的消耗品;弯盘腔60设置于第二引流瓶腔的下方,位于盒体的底部,弯盘腔60和第二引流瓶腔40的高度总和与第一引流瓶腔30的高度相同;弯盘腔60内用以放置弯盘,便于引流术中使用。
31.其中,盒盖10关闭时,启动电源开关14,消毒部件11可对消毒器具腔20内进行消毒杀菌;关闭电源开关14,打开盒盖10,即可取用消毒器具腔20内的器械。
32.如图3所示,消毒器具腔20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挡板21,将其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挡板21将消毒器具腔20分为四个区域,用以放置不同种类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挡板21可活动,可调整出不同大小的区域,用以放置不同大小的医疗器具。
33.第一引流瓶腔30和第二引流瓶腔40通过推拉门与外界连通或封闭;推拉门通过合页与盒体铰接,推拉门便于引流瓶的取用和存放。耗材腔50和弯盘腔60为设置在盒体内的抽屉,可相对于盒体滑动,便于取用和存放,其内的物品无临时的消毒要求。
34.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盒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清单卡,其上可记录病房、病人以及需要的引流器具的型号等信息,在使用收纳盒准备所需的医疗器械时避免遗漏。
3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0)底面设置有一消毒部件(11);所述盒盖(10)一侧与所述盒体铰接,其他部分通过可打开的固定部件(12)与盒体连接并使所述盒盖(10)开/闭;所述盒体包括:消毒器具腔(20),设置于所述盒体顶部;第一引流瓶腔(30),设置于所述盒体底部的一侧;第二引流瓶腔(40),其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引流瓶腔(30)的高度,设置于所述盒体底部的另一侧;耗材腔(50),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一引流瓶腔(30)和所述第二引流瓶腔(40)之间的位置;和弯盘腔(60),设置于所述第二引流瓶腔(40)下方,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部件(11)包括紫外线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为至少两排,每排至少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0)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0)内部设置有电源,为所述消毒部件(11)提供电源;所述盒盖(10)顶部设置有一控制所述电源的电源开关(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器具腔(20)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挡板(21),将其分为至少两个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瓶腔(30)和所述第二引流瓶腔(40)通过推拉门与外界连通或封闭;所述推拉门通过合页与所述盒体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腔(50)和所述弯盘腔(60)为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抽屉,可相对于所述盒体滑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清单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用医用器具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底面设置有一消毒部件;盒盖一侧与盒体铰接,其他部分通过可打开的固定部件与盒体连接并使盒盖开/闭;盒体包括:消毒器具腔;第一引流瓶腔;第二引流瓶腔,其高度小于第一引流瓶腔的高度;耗材腔,设置于盒体内第一引流瓶腔和第二引流瓶腔之间的位置;和弯盘腔,设置于第二引流瓶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用医疗器具收纳盒,通过设置消毒器具腔,可将部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具进行保存,消毒部件可对消毒器具腔内的医疗器具进行消毒;设置为推拉门式的第一引流瓶腔和第二引流瓶腔便于引流瓶的取用;耗材腔用于储存一次性手套、纱布和棉花等一次性易污染的器具。纱布和棉花等一次性易污染的器具。纱布和棉花等一次性易污染的器具。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琦 牟凌 孙雅妮 程志 马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