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3141发布日期:2022-01-12 02:5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3.儿童特别容易被感染,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儿童进行隔离防护。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设备实现对儿童的临时隔离。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利于实现儿童防感染隔离。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6.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空心方杆,所述空心方杆内设置有l形杆一的竖杆,所述l形杆一固定连接l形杆二,所述l形杆二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l形杆一固定连接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轴承连接所述滑槽的两端,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把手,所述l形杆二固定连接连杆四,所述连杆四设置有直口槽二,所述螺杆螺纹连接隔离机构。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滑块,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圆杆二,所述圆杆二设置在所述直口槽二内。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杆二铰连接对称的连杆五,对称的所述连杆五分别铰连接连杆三,对称的所述连杆三分别铰连接所述l形杆二,对称的所述连杆三分别设置有直口槽一。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杆一铰连接对称的l形杆三,对称的所述l形杆三的圆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口槽一内,对称的所述l形杆三的圆杆分别铰连接连杆二。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连杆二分别铰连接连杆一,对称的所述连杆一分别铰连接所述l形杆二。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空心方杆对应所述l形杆一螺纹连接顶丝。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3.(1)本装置通过l形杆一与空心方杆的配合,实现对不同身高的儿童进行隔离防护;
14.(2)本装置通过连杆一、连杆三摆动与连杆四形成圆形区域,方便悬挂隔离带将儿童隔离;
15.(3)本装置在收起时,占用空间面积小,方便本装置存放。
16.本实用新型为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利于实现儿童防感染隔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中:1、l形杆一,2、顶丝,3、空心方杆,4、底板,5、l形杆二,6、圆杆一,7、滑槽,8、螺杆,9、把手,10、连杆一,11、连杆二,12、l形杆三,13、直口槽一,14、连杆三,15、连杆四,16、直口槽二,17、圆杆二,18、滑块,19、连杆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5.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空心方杆3,所述空心方杆3内设置有l形杆一1的竖杆,所述l形杆一1固定连接l形杆二5,所述l形杆二5固定连接圆杆一6,所述l形杆一1固定连接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螺杆8,所述螺杆8轴承连接所述滑槽7的两端,所述螺杆8固定连接把手9,所述l形杆二5固定连接连杆四15,所述连杆四15设置有直口槽二16,所述螺杆8螺纹连接隔离机构。
26.所述螺杆8具有自锁功能。
27.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滑块18,所述螺杆8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8,所述滑块18设置在所述滑槽7内,所述滑块18固定连接圆杆二17,所述圆杆二17设置在所述直口槽二16内。
28.所述圆杆二17铰连接对称的连杆五19,对称的所述连杆五19分别铰连接连杆三14,对称的所述连杆三14分别铰连接所述l形杆二5,对称的所述连杆三14分别设置有直口槽一13。
29.所述圆杆一6铰连接对称的l形杆三12,对称的所述l形杆三12的圆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口槽一13内,对称的所述l形杆三12的圆杆分别铰连接连杆二11。
30.对称的所述连杆二11分别铰连接连杆一10,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0分别铰连接所述l形杆二5。
31.所述空心方杆3对应所述l形杆一1螺纹连接顶丝2。
32.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时,如图6所示。
33.移动本装置到合适位置,拧松顶丝2,移动l形杆一1,使l形杆一1沿空心方杆3移动,l形杆一1带动l形杆二5、圆杆一6、滑槽7、螺杆8、把手9、连杆四15、连杆三14、连杆一10、连杆二11、l形杆三12、连杆五19、圆杆二17及滑块18移动,使l形杆一1移动到合适的高度,
拧紧顶丝2。
34.转动把手9,把手9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带动滑块18沿滑槽7移动,滑块18带动圆杆二17沿直口槽二16移动,圆杆二17带动连杆五19摆动,连杆五19带动连杆三14摆动,连杆三14带动l形杆三12的圆杆沿直口槽一13移动,l形杆三12带动连杆二11摆动,连杆二11带动连杆一10摆动,使连杆一10及连杆三14摆动到合适位置,停止转动把手9。
35.将隔离带(材质为透明塑料),悬挂在连杆一10、连杆三14及连杆四15端部,形成圆形区域,包围患者。
36.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板(4),其特征是: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空心方杆(3),所述空心方杆(3)内设置有l形杆一(1)的竖杆;所述l形杆一(1)固定连接l形杆二(5),所述l形杆二(5)固定连接圆杆一(6);所述l形杆一(1)固定连接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螺杆(8),所述螺杆(8)轴承连接所述滑槽(7)的两端,所述螺杆(8)固定连接把手(9);所述l形杆二(5)固定连接连杆四(15),所述连杆四(15)设置有直口槽二(16);所述螺杆(8)螺纹连接隔离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滑块(18),所述螺杆(8)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8),所述滑块(18)设置在所述滑槽(7)内,所述滑块(18)固定连接圆杆二(17),所述圆杆二(17)设置在所述直口槽二(1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圆杆二(17)铰连接对称的连杆五(19),对称的所述连杆五(19)分别铰连接连杆三(14),对称的所述连杆三(14)分别铰连接所述l形杆二(5),对称的所述连杆三(14)分别设置有直口槽一(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圆杆一(6)铰连接对称的l形杆三(12),对称的所述l形杆三(12)的圆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口槽一(13)内,对称的所述l形杆三(12)的圆杆分别铰连接连杆二(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11)分别铰连接连杆一(10),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0)分别铰连接所述l形杆二(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空心方杆(3)对应所述l形杆一(1)螺纹连接顶丝(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空心方杆,所述空心方杆内设置有L形杆一的竖杆,所述L形杆一固定连接L形杆二,所述L形杆二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L形杆一固定连接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轴承连接所述滑槽的两端,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把手,所述L形杆二固定连接连杆四,所述连杆四设置有直口槽二,所述螺杆螺纹连接隔离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为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利于实现儿童防感染隔离。防感染隔离。防感染隔离。


技术研发人员:于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惠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