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弯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0987发布日期:2023-09-09 18:0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弯棒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医用弯棒器。


背景技术:

1、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治疗脊柱疾病的经典技术,其中脊柱钉棒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目前脊柱外伤、退变、肿瘤、畸形等众多疾病中手术治疗中都需使用钉棒系统,由于人体脊柱先天具有一定生理曲度,颈椎、腰椎前凸,胸椎后凸,且不同个体、不同脊柱节段曲度不同。所以我们在使用钉棒系统时需要将钛棒塑形,以尽可能符合正常人体脊柱生理曲度。对于脊柱生理曲度正常患者我们在固定时需要将钛棒按照原有脊柱曲度进行塑形,尽量维持脊柱原有曲度。对于像脊柱退变、侧弯等脊柱曲度异常患者,我们在固定矫形时需要通过弯棒来纠正脊柱曲度。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弯棒器械较为简陋,使用极为不便,像胸腰椎内固定等钛棒较粗时,在弯棒时较费力,而且弯棒曲度仅凭医生个人经验以及肉眼观察,不能精准的把握弯棒弧度。而且对于一些需要较为复杂的弯棒手术而言,目前的弯棒器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医生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手术时间且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钛棒的弧度问题,医生在上棒时钛棒不能很好的与螺钉匹配,导致上棒困难,手术时间延长,钛棒与螺钉应力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螺钉松动拔出,远期可能出现断钉断棒。由于钛棒的弧度不佳,对于需要矫形的患者手术效果大打折扣,人体脊柱被固定在不恰当的曲度,导致脊柱应力增加,脊柱退变加速,患者可能出现颈肩部、腰背部疼痛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弯棒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精准把握弯棒弧度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弯棒器,包括弯棒盒,弯棒盒内设置有丝杆;丝杆上活动连接有连接件,弯棒盒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件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连接有运动轮,弯棒盒外连接有两个固定轮,运动轮位于两个固定轮之间,沿运动轮、固定轮环向均开设有卡槽。

3、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4、丝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连接件上方,弯棒盒内还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连接轴与弯棒盒侧壁连接,连接轴一端伸出弯棒盒连接有用于放置待折棒的定位机构,第二齿轮上固定有折棒柄,弯棒盒上开设有与折棒柄相适配的环槽,环槽位于定位机构外侧。

5、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对称活动连接在连接轴上,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之间形成卡槽。

6、沿弯棒盒侧壁环向设置有第一刻度,第一刻度位于环槽外侧。

7、定位机构、固定轮分别位于弯棒盒相对的两侧面。

8、连接件包括套环,套环套接在丝杆上,套环通过连接杆与运动轮连接。

9、弯棒盒上设置有第二刻度,第二刻度沿运动轮的运动方向设置。

10、弯棒盒表面开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固定轮之间距离的滑槽,固定轮通过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

11、还包括有操作杆,弯棒盒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操作杆穿过第二通孔与丝杆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弯棒器,通过运动轮与两个固定轮的配合,实现弯棒功能,通过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与折棒柄的配合,实现折棒功能,无需更换器械,即可满足两种需求,能节省手术台的空间,节省替换时间,进而提高手术效率;通过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可控制弯棒角度与弧度,提高钛棒与螺钉的适配度,操作简便省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棒盒(1),所述弯棒盒(1)内设置有丝杆(2);所述丝杆(2)上活动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弯棒盒(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连接件(3)一端穿过第一通孔(4)连接有运动轮(5),所述弯棒盒(1)外连接有两个固定轮(6),所述运动轮(5)位于两个固定轮(6)之间,沿所述运动轮(5)、固定轮(6)环向均开设有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位于连接件(3)上方,所述弯棒盒(1)内还设置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通过连接轴(9)与弯棒盒(1)侧壁连接,所述连接轴(9)一端伸出弯棒盒(1)连接有用于放置待折棒的定位机构,所述第二齿轮(8)上固定有折棒柄(10),所述弯棒盒(1)上开设有与折棒柄(10)相适配的环槽(11),所述环槽(11)位于定位机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12)、第二定位块(13),所述第一定位块(12)、第二定位块(13)对称活动连接在连接轴(9)上,所述第一定位块(12)、第二定位块(13)之间形成卡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弯棒盒(1)侧壁环向设置有第一刻度(15),所述第一刻度(15)位于环槽(1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固定轮(6)分别位于弯棒盒(1)相对的两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套环(301),所述套环(301)套接在丝杆(2)上,所述套环(301)通过连接杆(302)与运动轮(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棒盒(1)上设置有第二刻度(16),所述第二刻度(16)沿运动轮(5)的运动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棒盒(1)表面开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固定轮(6)之间距离的滑槽(17),所述固定轮(6)通过滑块(18)与滑槽(17)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弯棒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操作杆(19),所述弯棒盒(1)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操作杆(19)穿过第二通孔(20)与丝杆(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弯棒器,包括弯棒盒,弯棒盒内设置有丝杆;丝杆上活动连接有连接件,弯棒盒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件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连接有运动轮,弯棒盒外连接有两个固定轮,运动轮位于两个固定轮之间,沿运动轮、固定轮环向均开设有卡槽。通过运动轮与两个固定轮的配合,实现弯棒功能,通过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与折棒柄的配合,实现折棒功能,无需更换器械,即可满足两种需求,能节省手术台的空间,节省替换替换时间,进而提高手术效率;通过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可控制弯棒角度与弧度,提高钛棒与螺钉的适配度,操作简便省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左威,李维新,王鹏,李姣洁,程超,张雷,张津安,毛紫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左威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