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

文档序号:27949224发布日期:2021-12-12 20:2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介入科器械设备,具体是用于肝动脉栓塞术的下肢转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tace微创介入术中,经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术后需要压迫固定穿刺处。但穿刺部位为动脉,若压迫器移位容易引起出血。术后的压迫固定需要患者配合稳定,但很多病人因术后疼痛不适容易遗忘压迫矫正,引起压迫设备移位;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压迫装置也难以稳定地配合患者固定在腘窝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tace微创介入术后转运过程的腘窝压迫容易脱离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壁面设有弹性凸条;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用于承托腘窝的弹性凸起,所述底板下设有与运送床固定的连接架;所述底板上竖立有螺纹杆,所述顶板开设有用于穿入螺纹杆的孔洞;所述螺纹杆螺接两个螺母,并使两个所述螺母夹持所述顶板实现顶板与底板的平行定位固定。
5.所述弹性凸条用于顶靠膝盖,从而让膝盖与凹坑之间增大摩擦力,避免膝盖从中脱出。所述弹性凸起的的造型与放置其上的腘窝相匹配。所述螺纹杆上依次穿入下方的螺母、顶板、上方的螺母,通过旋紧上方的螺母与下方的螺母夹持固定顶板,从而实现顶板与螺纹杆的垂直固定。弹性凸条一般可以选择橡胶条的形式,弹性凸起一般可以选择海绵块的形式。
6.优选的,所述凹坑开口造型为椭圆形。
7.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适应人腿的延伸方向。
8.优选的,单一所述弹性凸条为在凹坑内同深度的环条,所述环条呈与凹坑开口造型同离心率的相似椭圆形。
9.优选的,所述弹性凸条为多道,且沿凹坑深度方向呈阶梯状排布。
10.优选的,所述顶板为上下两层形式,所述顶板的上层为硬质材料,所述顶板的下层为柔软的弹性材质。
11.本处所指的凹坑可以是贯穿下层至上层,也可以是单纯设置在下层的弹性材质中。
12.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层底面呈用于避免膝盖从旁脱出的凹弧状。
13.所述凹弧状的两侧凸峰沿人腿的延伸方向排布,从而限制人腿从两侧的凸峰处脱出。
14.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为直杆,所述直杆的顶端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所述直杆的底
端垂直固定至床缘固定夹。
15.所述床缘固定夹具体可以是本领域内常规的夹形式,比如蝴蝶夹、f夹、g字夹等形式,用于夹持固定在床板边缘。
16.在使用时,先将底板固定至运送床,然后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夹持人体膝部,底板上通过弹性凸起或额外另设压迫结构,从而实现对该处动脉的压迫止血。
17.通过将凹坑开口造型设置为椭圆形,使得患者躺在运送床上时,能够让腿部沿着椭圆形的长轴摆放,从而让抬高的膝盖能够更完整地贴合凹坑,在保证膝盖稳定程度的前提下,提升了舒适性。
18.多条椭圆形环条的设置,能在凹坑不同深度上保证与膝盖的摩擦力。
19.阶梯状布置的弹性凸条,保证了弹性凸条设置的密度。
20.通过硬质材料与弹性材质双层的顶板形式,在保证顶板适度刚性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了膝盖部的舒适固定环境。
21.通过直杆的设置,能适度地抬升膝部,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利用自重对腘窝实现压迫。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转运途中固定下肢并压迫腘窝处的动脉,从而避免转运过程中压迫不到位导致的出血。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正面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侧面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的顶板底面示意图;
26.其中:
[0027]1‑
顶板
ꢀꢀꢀꢀꢀꢀꢀꢀꢀꢀꢀꢀꢀꢀꢀꢀ
11

凹坑
ꢀꢀꢀꢀꢀꢀꢀꢀꢀꢀꢀꢀꢀꢀꢀ
111

弹性凸条
[0028]2‑
底板
ꢀꢀꢀꢀꢀꢀꢀꢀꢀꢀꢀꢀꢀꢀꢀꢀ
21

弹性凸起
ꢀꢀꢀꢀꢀꢀꢀꢀꢀꢀꢀ3‑
螺纹杆
[0029]4‑
螺母
ꢀꢀꢀꢀꢀꢀꢀꢀꢀꢀꢀꢀꢀꢀꢀꢀ5‑
上层
ꢀꢀꢀꢀꢀꢀꢀꢀꢀꢀꢀꢀꢀꢀꢀꢀ6‑
下层
[0030]7‑
直杆
ꢀꢀꢀꢀꢀꢀꢀꢀꢀꢀꢀꢀꢀꢀꢀ8‑
床缘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2]
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包括顶板1和底板2;所述顶板1的底面中央设有凹坑11,所述凹坑11壁面设有橡胶条式的弹性凸条111;所述底板2的顶面设用于承托腘窝的海绵块式的弹性凸起21,所述底板2下设有与运送床固定的连接架;所述底板2上竖立有螺纹杆3,所述顶板1开设有用于穿入螺纹杆3的孔洞;所述螺纹杆3螺接两个螺母4,并使两个所述螺母4夹持所述顶板1实现顶板与底板的平行定位固定。
[0033]
所述凹坑11开口造型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适应人腿的延伸方向。单一所述弹性凸条111为在凹坑内同深度的环条,所述环条呈与凹坑开口造型同离心率的相似椭圆形。所述弹性凸条111为多道,且沿凹坑深度方向呈阶梯状排布。
[0034]
所述顶板1为上下两层形式,所述顶板的上层5为硬质材料,所述顶板的下层6为柔软的弹性材质。所述凹坑11贯穿下层6柔软的弹性材质至上层5硬质材料中。所述顶板1的下
层6底面呈用于避免膝盖从旁脱出的凹弧状。所述凹弧状的两侧凸峰沿人腿的延伸方向排布,从而限制人腿从两侧的凸峰处脱出。
[0035]
所述连接架为直杆7,所述直杆7的顶端与所述底板2垂直固定,所述直杆7的底端垂直固定至f夹形式的床缘固定夹8。
[0036]
使用时,先将床缘固定夹8固定在运送床边。将患者膝盖部摆放在底板2上。所述螺纹杆3为分布在底板2四角处的四个,所述螺纹杆3上依次穿入下方的螺母4、顶板1、上方的螺母4,通过旋紧上方的螺母4与下方的螺母4夹持固定顶板1,实现顶板1与螺纹杆3的垂直固定,从而压紧固定患者膝部。
[0037]
该实施例适用于所有tace类治疗后转运病人。
[0038]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壁面设有弹性凸条;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用于承托腘窝的弹性凸起,所述底板下设有与运送床固定的连接架;所述底板上竖立有螺纹杆,所述顶板开设有用于穿入螺纹杆的孔洞;所述螺纹杆螺接两个螺母,并使两个所述螺母夹持所述顶板实现顶板与底板的平行定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开口造型为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单一所述弹性凸条为在凹坑内同深度的环条,所述环条呈与凹坑开口造型同离心率的相似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条为多道,且沿凹坑深度方向呈阶梯状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上下两层形式,所述顶板的上层为硬质材料,所述顶板的下层为柔软的弹性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下层底面呈用于避免膝盖从旁脱出的凹弧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为直杆,所述直杆的顶端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所述直杆的底端垂直固定至床缘固定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肝动脉栓塞术下肢转运固定器,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壁面设有弹性凸条;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用于承托腘窝的弹性凸起,所述底板下设有与运送床固定的连接架;所述底板上竖立有螺纹杆,所述顶板开设有用于穿入螺纹杆的孔洞;所述螺纹杆螺接两个螺母,并使两个所述螺母夹持所述顶板实现顶板与底板的平行定位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转运途中固定下肢并压迫腘窝处的动脉,从而避免转运过程中压迫不到位导致的出血。中压迫不到位导致的出血。中压迫不到位导致的出血。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燕 付孟杰 周小琴 张艳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29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