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7649发布日期:2021-11-25 11: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


背景技术:

2.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或者癫痫发作时,常常意识不清,癫痫持续发作的患者牙关紧闭,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癫痫持续发作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咬舌,部分脑梗患者舌根会后坠,此时对于脑血管意外或者癫痫病人需要保证呼吸通畅,防止咬舌,防止舌根后坠,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开放气道,需要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这给患者和患者家庭带来巨大伤害。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以防止患者在神志不清时发生咬舌或舌根后坠,并且能够方便地置入吸痰管或者压舌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以解决意识不清患者容易发生牙关紧闭、咬伤舌头或者舌根后坠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所述防护牙套包括用于罩设于患者上排牙齿外侧的牙套本体、牙套外沿和牙套内沿,所述牙套外沿、所述牙套本体和所述牙套内沿均呈u形,所述牙套外沿连接于所述牙套本体顶部,所述牙套外沿和所述牙套内沿之间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上牙齿的限位条,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不同上牙齿的容纳空隙;所述牙套本体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
6.进一步地,所述牙套内沿在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拱形开口上下相对的内沿开口。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牙套还包括用于置入所述牙套外沿和牙套内沿之间的牙垫,所述牙垫中部开设有有拱形的牙垫开口。
8.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隙成v形,且每相邻两个所述容纳空隙的v形开口方向相反。
9.进一步地,所述牙套本体的长度为69.32mm、高度为20.03mm,所述拱形开口的长度为20mm、高度为6mm;所述牙垫的长度为24.66mm、高度为6mm。
10.进一步地,所述牙垫为橡胶牙垫。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在牙套本体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通过拱形开口能够方便地置入压舌板或吸痰管,能够方便地进行气道管理。另外,通过佩戴防护牙套能够解决部分脑梗患者舌根后坠问题,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率,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咬伤。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的结构;
16.图中:
17.1、牙套本体;2、牙套外沿;3、牙套内沿;4、限位条;5、容纳空隙;6、拱形开口;7、牙垫;8、牙垫开口;9、内沿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牙套包括用于罩设于患者上排牙齿外侧的牙套本体1、牙套外沿2和牙套内沿3,所述牙套外沿2、所述牙套本体1和所述牙套内沿3均呈u形,所述牙套外沿2连接于所述牙套本体1顶部,所述牙套外沿2和所述牙套内沿3之间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上牙齿的限位条4,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条4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不同上牙齿的容纳空隙5;所述牙套本体1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6。
21.本实施例防护牙套在使用时,可以手持牙套本体1使上排牙齿进入牙套外沿2和牙套内沿3之间,且不同牙齿分别嵌入不同的容纳空隙5中,这样防护牙套即可佩戴至患者的上牙齿。通过佩戴本实施例的防护牙套能够很好地保护牙齿,脑血管意外或者癫痫等病人在意识不清时能够避免咬伤。对于癫痫持续发作的患者牙关紧闭,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本实施例的防护牙套在牙套本体1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6,这样,医护人员可以将吸痰管从这个拱形开口6经过,能够方便地进行气道管理。另外,通过佩戴本实施例的防护牙套能够解决部分脑梗患者舌根后坠问题,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率。
22.实施例2
23.如实施例1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如图1所示,所述牙套内沿3在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拱形开口6上下相对的内沿开口9。
24.进而,内沿开口9与拱形开口6形成的开口或通道可以更加方便地穿过压舌板或吸痰管,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相关操作。
25.实施例3
26.如实施例2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牙套还包括用于置入所述牙套外沿2和牙套内沿3之间的牙垫7,所述牙垫7中部开设有有拱形的牙垫开口8。
27.在佩戴至上牙齿之前,首先将牙垫7置于上牙齿下方外周,然后再佩戴防护牙套至上牙齿,通过设置牙垫7可以进一步保护牙齿,更加有效地防止发生咬伤。
28.实施例4
29.如实施例3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如图1所示,所述容纳空隙5成v形,且每相邻两个所述容纳空隙5的v形开口方向相反。这样的形状设计,在佩戴至上牙齿组时,牙齿能够更好地卡在容纳空隙5中,防护牙套能够更加稳定地佩戴在牙齿上。
30.实施例5
31.如实施例4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如图1所示,所述牙套本体1的长度为69.32mm、高度为20.03mm,所述拱形开口6的长度为20mm、高度为6mm;所述牙垫7的长度为24.66mm、高度为6mm。
32.所述牙垫7为橡胶牙垫。具体的,牙垫7可以为软塑胶,在使用之前先用热水烫一下,然后放置于上牙齿组下方外周,再将防护牙套佩戴至上牙齿组,牙垫7可以根据牙齿组塑形,能够贴合地嵌入连接于防护牙套和牙齿之间,有很好的舒适感,且能够很好的保护牙齿,防止发生咬伤。
3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牙套包括用于罩设于患者上排牙齿外侧的牙套本体(1)、牙套外沿(2)和牙套内沿(3),所述牙套外沿(2)、所述牙套本体(1)和所述牙套内沿(3)均呈u形,所述牙套外沿(2)连接于所述牙套本体(1)顶部,所述牙套外沿(2)和所述牙套内沿(3)之间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上牙齿的限位条(4),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条(4)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不同上牙齿的容纳空隙(5);所述牙套本体(1)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内沿(3)在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拱形开口(6)上下相对的内沿开口(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牙套还包括用于置入所述牙套外沿(2)和牙套内沿(3)之间的牙垫(7),所述牙垫(7)中部开设有有拱形的牙垫开口(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隙(5)成v形,且每相邻两个所述容纳空隙(5)的v形开口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1)的长度为69.32mm、高度为20.03mm,所述拱形开口(6)的长度为20mm、高度为6mm;所述牙垫(7)的长度为24.66mm、高度为6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7)为橡胶牙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志不清患者的防护牙套,防护牙套包括用于罩设于患者上排牙齿外侧的牙套本体、牙套外沿和牙套内沿,牙套外沿、牙套本体和牙套内沿均呈U形,牙套外沿连接于牙套本体顶部,牙套外沿和牙套内沿之间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上牙齿的限位条,每相邻的两个限位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不同上牙齿的容纳空隙;牙套本体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牙套在牙套本体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吸痰管或压舌板的拱形开口,能够方便地置入压舌板或吸痰管,能够方便地进行气道管理。另外,通过佩戴防护牙套能够解决部分脑梗患者舌根后坠问题,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率,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咬伤。伤。伤。


技术研发人员:王贻 杜雯雯 伏冉 何远强 柴大洋 潘伟 万玉峰 郑玉龙 陶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贻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