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5597发布日期:2021-12-08 13:3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


背景技术:

2.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局部受伤等小问题,人们对创可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创可贴在使用时并没有对伤口进行前期消毒处理,而通常是直接将创可贴贴合伤口,部分的人想要处理伤口,也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消毒用具从而导致不去进行前期的消毒处理,不去处理伤口的后果不仅会导致伤口再次感染恶化,还会给后期伤口的治疗带来障碍和困难,同时使用者会忘记及时更换创可贴,并且使用后的创可贴上沾染一定的病菌,随手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包括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包括湿巾消毒包,所述湿巾消毒包的一端开设有消毒包撕口,所述湿巾消毒包的一侧设置有干纸巾吸水包,所述包装袋的一端设置有创可贴包,所述创可贴包、湿巾消毒包与干纸巾吸水包的一端均设置有袋口,所述袋口中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毛面的对立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相互粘接。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创可贴包中放置有创可贴,所述创可贴包括胶布,所述胶布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创可贴包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给药棉。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巾消毒包、干纸巾吸水包与创可贴包的一端均设置有封口带,所述封口带的一端呈弧形结构。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纸巾吸水包一端的封口带上开设有吸水包撕口,所述吸水包撕口贯穿封口带。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创可贴包一端的封口带上开设有创可贴包撕口,所述创可贴包撕口贯穿封口带。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口中开设有湿巾腔室、创可贴腔室和干纸巾腔室,所述湿巾腔室、创可贴腔室和干纸巾腔室均与袋口贯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该三合一组合创可贴中,通过设置的湿巾消毒包、干纸巾吸水包与创可贴包,可同时将消毒的湿纱布、干纸巾与创可贴收纳在其中,对伤口有消毒、清理残留的血迹和预防病菌的功效,创可贴使用后,产生的垃圾放回湿巾腔室、创可贴腔室和干纸巾腔室中,袋口处的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相互粘接,将袋口封死,避免病菌的传播,从而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实施例1的包装袋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实施例1的袋口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实施例1的创可贴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7.100、包装袋;
18.110、湿巾消毒包;111、消毒包撕口;112、湿巾腔室;120、干纸巾吸水包;121、吸水包撕口;130、创可贴包;131、创可贴包撕口;132、创可贴腔室;140、封口带;150、袋口;160、魔术贴毛面;170、魔术贴刺面;180、创可贴;181、胶布;182、透气孔;183、给药棉。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包括包装袋100,包装袋100包括湿巾消毒包110,湿巾消毒包110的一端开设有消毒包撕口111,消毒的湿纱布从湿巾腔室112中取出,湿巾消毒包110的一侧设置有干纸巾吸水包120,包装袋100的一端设置有创可贴包130,创可贴包130、湿巾消毒包110与干纸巾吸水包120的一端均设置有袋口150,袋口150中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60,魔术贴毛面160的对立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170,魔术贴刺面170与魔术贴毛面160相互粘接,将袋口150封死,避免病菌的传播。
23.本实施例中,创可贴包130中放置有创可贴180,创可贴180包括胶布181,胶布181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82,便于皮肤透气,创可贴包130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给药棉183,防止伤口感染。
24.具体的,湿巾消毒包110、干纸巾吸水包120与创可贴包130的一端均设置有封口带140,封口带140的一端呈弧形结构,便于提示伤者从此处打开包装。
25.进一步的,干纸巾吸水包120一端的封口带140上开设有吸水包撕口121,吸水包撕口121贯穿封口带140,从吸水包撕口121处将封口带140取下,方便吸水干纸巾的拿取,创可贴包130一端的封口带140上开设有创可贴包撕口131,创可贴包撕口131贯穿封口带140,从创可贴包撕口131处将封口带140取下,方便创可贴的拿取。
26.进一步的,袋口150中开设有湿巾腔室112、创可贴腔室132和干纸巾腔室,湿巾腔室112、创可贴腔室132和干纸巾腔室均与袋口150贯通,便于取出物品。
27.本实施例的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在具体使用时,先从消毒包撕口111处将湿巾消毒包110一端的封口带140撕掉,从袋口150处将消毒的湿纱布从湿巾腔室112中取出,用于最初的伤口处理,预防伤口被病菌感染,然后再撕开干纸巾吸水包120一端的吸水包撕口121,将吸水干纸巾从干纸巾吸水包120中取出,吸收污渍和其他残留物,使伤口表面干燥,无杂质附着,再将创可贴180从创可贴腔室132中取出,将给药棉183对准伤口处,用胶布181贴附在伤口处周围的皮肤上,使创可贴180上的给药棉183固定在伤口处,防止伤口感染,创可贴180使用后,产生的废品依次放回湿巾腔室112、创可贴腔室132和干纸巾腔室中,袋口150处的魔术贴刺面170与魔术贴毛面160相互粘接,将袋口150封死,避免病菌的传播,同时包装袋100采用了可降解材料,保护了环境。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包括包装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100)包括湿巾消毒包(110),所述湿巾消毒包(110)的一端开设有消毒包撕口(111),所述湿巾消毒包(110)的一侧设置有干纸巾吸水包(120),所述包装袋(100)的一端设置有创可贴包(130),所述创可贴包(130)、湿巾消毒包(110)与干纸巾吸水包(120)的一端均设置有袋口(150),所述袋口(150)中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60),所述魔术贴毛面(160)的对立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170),所述魔术贴刺面(170)与魔术贴毛面(160)相互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可贴包(130)中放置有创可贴(180),所述创可贴(180)包括胶布(181),所述胶布(181)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82),所述创可贴包(130)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给药棉(18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巾消毒包(110)、干纸巾吸水包(120)与创可贴包(130)的一端均设置有封口带(140),所述封口带(140)的一端呈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纸巾吸水包(120)一端的封口带(140)上开设有吸水包撕口(121),所述吸水包撕口(121)贯穿封口带(14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可贴包(130)一端的封口带(140)上开设有创可贴包撕口(131),所述创可贴包撕口(131)贯穿封口带(14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150)中开设有湿巾腔室(112)、创可贴腔室(132)和干纸巾腔室,所述湿巾腔室(112)、创可贴腔室(132)和干纸巾腔室均与袋口(150)贯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合一组合创可贴。其包括包装袋,包装袋包括湿巾消毒包,湿巾消毒包的一端开设有消毒包撕口,湿巾消毒包的一侧设置有干纸巾吸水包,干纸巾吸水包的一端开设有吸水包撕口,包装袋的一端设置有创可贴包,创可贴包、湿巾消毒包与干纸巾吸水包的一端均设置有袋口,袋口中设置有魔术贴毛面,魔术贴毛面的对立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相互粘接。本实用新型袋口处的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相互粘接,将袋口封死,避免病菌的传播,从而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豪 霍凯盟 李萌 殷韬胜 钟淑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佳豪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