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2.血液净化在日常生活中也称血液透析,其原理是指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随后,将净化过后的血液再泵回患者的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血液净化使用到的深静脉置管,其外端的两个外延管是设置在患者体外的,血液净化时,需要分别在两个外延管的端部接上很长的输液管,一遍把患者的血引出来,一遍再把净化后的血泵回去,两个外延管的角度一般只能采取无菌敷贴固定,且固定牢靠性易受影响,操作麻烦,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包括两个摆杆、固定在深静脉置管上的基座以及两个固定夹,两个所述摆杆对称设于基座的两侧,每个所述摆杆的两端端部均设有阻尼转轴,且每个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阻尼转轴与基座及固定夹相轴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摆杆由相互滑动配合的外杆体和内杆体构成,所述外杆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以及内杆体的外端部分别开设有与阻尼转轴相轴接配合的轴孔,使得摆杆整体结构的长度具有调节性,可适应深静脉置管外端的两个外延管需要固定的角度作灵活性的调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基座的外侧设有通过阻尼转轴与连接座相轴接的支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基座的外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内侧中心处与基座外部之间构成线性接触面,封盖通过基座与深静脉置管建立结构连接,同时使得封盖与深静脉置管之间呈悬空设置,不干涉摆杆结构的位置转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啮合齿轮,且啮合齿轮与阻尼转轴相插接,所述封盖的内侧壁设有与啮合齿轮相啮合的弧形齿条,对啮合齿轮的位置作出限位,进一步保证了摆杆转动结构的稳定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夹设为弹簧夹、蝴蝶夹或者其他能够夹持深静脉置管的夹子,固定夹的选择范围广,不局限某种夹子的结构,只要能够将深静脉置管夹持住的夹子均可应用到此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夹的内侧壁设有硅胶缓冲垫,硅胶
缓冲垫可对夹持的管体产生防护,避免管子磨损破裂,影响实际使用寿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摆杆后使得摆杆相对于基座产生转动,随后,一手拉动深静脉置管外端上的外延管,使其靠近摆杆另一端的固定夹,转动固定夹使其开口位置适应外延管的方向,随后按动固定夹,使得固定夹固定在外延管上即可,操作方便,可根据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灵活调节深静脉置管固定角度,无需采用无菌敷贴进行角度固定,固定牢靠性高,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杆的立体图;
19.图中:1、基座;2、摆杆;21、外杆体;22、内杆体;23、连接座;24、轴孔;3、固定夹;4、阻尼转轴;5、支座;6、啮合齿轮;7、封盖;8、弧形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2.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包括两个摆杆2、固定在深静脉置管上的基座1以及两个固定夹3,两个所述摆杆2对称设于基座1的两侧,每个所述摆杆2的两端端部均设有阻尼转轴4,且每个摆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阻尼转轴4与基座1及固定夹3相轴接。
23.使用时,根据固定角度的需要,转动摆杆2,使得摆杆2相对于基座1产生转动,由于摆杆2与基座1的轴接处选择的是阻尼转轴4,使得摆杆2转动后的角度可与基座1之间保持不动,随后,一手拉动深静脉置管外端上的外延管,使其靠近摆杆2另一端的固定夹3,由于固定夹3与摆杆2之间通过阻尼转轴4相轴接,转动固定夹3使其开口位置适应外延管的方向,随后按动固定夹3,使得固定夹3固定在外延管上即可。
24.所述摆杆2由相互滑动配合的外杆体21和内杆体22构成,内杆体22可从外杆体21内部抽出,使得摆杆2整体的长度具有调节性,可适应深静脉置管外端的两个外延管需要固定的角度作灵活性的调整,所述外杆体21的一端设有连接座23,所述连接座23以及内杆体22的外端部分别开设有与阻尼转轴4相轴接配合的轴孔24,用于连接阻尼转轴4,所述基座1
的外侧设有通过阻尼转轴4与连接座23相轴接的支座5,支座5通过阻尼转轴4与外杆体21端部的连接座23相轴接,同时内杆体22的外端部通过阻尼转轴4与固定夹3相轴接。
25.所述基座1的外部设有封盖7,封盖7用于防护基座1及其上部结构,所述封盖7的内侧中心处与基座1外部之间构成线性接触面,即,封盖7通过基座1与深静脉置管建立结构连接,同时使得封盖7与深静脉置管之间呈悬空设置,不干涉摆杆2结构的位置转动。
26.所述连接座23上设有啮合齿轮6,且啮合齿轮6与阻尼转轴4相插接,所述封盖7的内侧壁设有与啮合齿轮6相啮合的弧形齿条8,摆杆2转动时,外杆体21一端连接的连接座23以阻尼转轴4的中心转动,连接座23上的啮合齿轮6随之转动与封盖7上的弧形齿条8相啮合,对啮合齿轮6的位置作出限位,进一步保证了摆杆2转动结构的稳定性。
27.所述固定夹3设为弹簧夹、蝴蝶夹或者其他能够夹持深静脉置管的夹子,固定夹3的选择范围广,不局限某种夹子的结构,只要能够将深静脉置管夹持住的夹子均可应用到此处,所述固定夹3的内侧壁设有硅胶缓冲垫,硅胶缓冲垫可对夹持的管体产生防护,避免管子磨损破裂,影响实际使用寿命。
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摆杆(2)、固定在深静脉置管上的基座(1)以及两个固定夹(3),两个所述摆杆(2)对称设于基座(1)的两侧,每个所述摆杆(2)的两端端部均设有阻尼转轴(4),且每个摆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阻尼转轴(4)与基座(1)及固定夹(3)相轴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2)由相互滑动配合的外杆体(21)和内杆体(22)构成,所述外杆体(21)的一端设有连接座(23),所述连接座(23)以及内杆体(22)的外端部分别开设有与阻尼转轴(4)相轴接配合的轴孔(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侧设有通过阻尼转轴(4)与连接座(23)相轴接的支座(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部设有封盖(7),所述封盖(7)的内侧中心处与基座(1)外部之间构成线性接触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3)上设有啮合齿轮(6),且啮合齿轮(6)与阻尼转轴(4)相插接,所述封盖(7)的内侧壁设有与啮合齿轮(6)相啮合的弧形齿条(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3)设为弹簧夹、蝴蝶夹或者其他能够夹持深静脉置管的夹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3)的内侧壁设有硅胶缓冲垫。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净化用的深静脉置管固定器,包括两个摆杆、固定在深静脉置管上的基座以及两个固定夹,两个所述摆杆对称设于基座的两侧,每个所述摆杆的两端端部均设有阻尼转轴,且每个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阻尼转轴与基座及固定夹相轴接。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根据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灵活调节深静脉置管固定角度,无需采用无菌敷贴进行角度固定,固定牢靠性高,应用效果好。应用效果好。应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 费瑞芝 郭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