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7540发布日期:2021-12-08 15:3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臂输液港术后敷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


背景技术:

2.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港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
3.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常规将蝶翼针插入皮下港座内,用于输液治疗。切口处使用纱布外用透明敷料同时将蝶翼针固定于皮肤上,外层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而蝶翼针高于皮肤表面,造成局部加压效果不理想,港座周围容易出现青紫、皮下血肿表现。术后24小时常规换药再去除透明敷料,由于透明敷料的粘性大,在去除透明敷料时容易撕扯到蝶翼针,造成蝶翼针皮下晃动导致局部不适、脱出等问题。而且传统的敷贴无法调整松紧度,加压不当容易出现循环不畅、局部血肿等,甚至发生压力性损伤,无法满足实际临床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使用,可以调节的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分为三部分,包括左粘贴区、中间限位区和右粘贴区,所述中间限位区设窗口,在窗口上设置遮挡帘,所述遮挡帘可进行罩住或掀开窗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敷贴本体采用绷带,所述绷带左粘贴区和右粘贴区分别设置魔术粘勾面和魔术粘毛面,通过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勾面连接形成一个套筒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勾面不在同一侧平面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遮挡帘面积大于窗口面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遮挡帘下方设置医用胶带层,所述遮挡帘可反复固定在医用胶带层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窗口四周设置弹性垫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设置窗口,在窗口上设置遮挡帘,进行对窗口的多次遮盖,实现阻隔作用,方便随时打开对港体进行更换敷料或蝶翼针穿刺。
13.2、本实用新型采用绷带式,有一定的弹力且在绷带两侧设置魔术贴,术后通过魔术贴进行加压包扎固定,4小时后调整调整绷带在患者身上的力度,也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调整绷带的围成大小,便于患者使用舒服。
14.3、在窗口四周设置弹性垫圈,这个弹性垫圈可以采用气圈,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不会造成穿刺周围的压力性损伤。
15.4、遮挡帘通过医用胶带层实现固定,小面积的粘贴固定,在掀开遮挡帘时不会造成撕扯,避免晃动碟翼针。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遮挡帘打开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遮挡帘关闭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背面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

敷贴本体,2

左粘贴区,3

中间限位区,4

右粘贴区,5

窗口,6

遮挡帘,7

医用胶带层,8

弹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作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包括敷贴本体1,所述敷贴本体1分为三部分,包括左粘贴区2、中间限位区3和右粘贴区4,所述中间限位区2设窗口5,在窗口5上设置遮挡帘6,所述遮挡帘6可进行罩住或掀开窗口5。
23.优选地,所述敷贴本体1采用绷带,所述绷带左粘贴区2和右粘贴区4分别设置魔术粘勾面和魔术粘毛面,通过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勾面连接形成一个套筒状。
24.优选地,所述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勾面不在同一侧平面上。
25.优选地,所述遮挡帘6面积大于窗口5面积。
26.优选地,所述遮挡帘6下方设置医用胶带层7,所述遮挡帘6可反复固定在医用胶带层7上。
27.优选地,所述窗口5四周设置弹性垫圈8,可以减少对港座周围的皮肤形成压力性损伤。
28.实施例一:
29.手臂输液港由静脉导管系统和供穿刺的港座组成,多以手臂贵要静脉、肱静脉作为入路植入静脉导管,港座完全埋入手臂皮下的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由于港座完全埋植于手臂皮下,蝶翼针从皮肤表面刺入皮下的港座内的硅胶隔膜内,药液可以从蝶翼针(又称无损伤针)注射到静脉,需要透明敷贴对蝶翼针进行固定,等下一次更换蝶翼针时,需要撕开第一次固定使用的透明敷贴,由于透明敷贴具备粘性,又过了好长时间,导致撕开的时候,会牵扯蝶翼针的侧翼,使得蝶翼针晃动偏移,造成损伤,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本实用新型
是直接将敷贴本体1绕在手臂上,使得窗口5在港座四周,调整左粘贴区2和右粘贴区3的重合面,使其力度松紧满足患者需求,弹性垫圈8垫在港座周圈,减少压力性损伤,此时蝶翼针刺入港座内,盖上遮挡帘6粘到医用胶带层7上,实现蝶翼针的固定,等下次更换时,直接掀开遮挡帘6即可,不会造成撕扯。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包括敷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本体(1)分为三部分,包括左粘贴区(2)、中间限位区(3)和右粘贴区(4),所述中间限位区(2)设窗口(5),在窗口(5)上设置遮挡帘(6),所述遮挡帘(6)可进行罩住或掀开窗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本体(1)采用绷带,所述绷带左粘贴区(2)和右粘贴区(4)分别设置魔术粘勾面和魔术粘毛面,通过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勾面连接形成一个套筒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粘毛面和魔术粘勾面不在同一侧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帘(6)面积大于窗口(5)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帘(6)下方设置医用胶带层(7),所述遮挡帘(6)可反复固定在医用胶带层(7)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5)四周设置弹性垫圈(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手臂输液港术后加压可调节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分为三部分,包括左粘贴区、中间限位区和右粘贴区,所述中间限位区设窗口,在窗口上设置遮挡帘,所述遮挡帘可进行罩住或掀开窗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手臂输液港术后将敷贴本体窗口固定于港座上方,通过打开遮挡帘打开窗口,露出港体所在位置,方便蝶翼针穿刺,遮挡帘的若干次打开及关闭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更换敷料及蝶翼针穿刺,且遮挡帘关闭并粘贴在敷贴上起到固定蝶翼针的作用,同时可调节作用便于术后早期进行局部加压包扎,调整松紧度。调整松紧度。调整松紧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凤 苏海艳 牛璐 李桂莲 李东亮 孟祥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