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

文档序号:28556855发布日期:2022-01-19 16:1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

1.本实用新型涉及残疾人行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


背景技术:

2.残疾人或腿部受伤的人行动极其不便,通常需要借助拐杖帮助行走。由于残疾人体质较弱或者是避免影响伤口,拐杖使用者(即残疾人或腿部受伤的人)通常需要走一段路,然后坐下来休息一会。
3.但是,现有的拐杖只能起到支撑走路的作用,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如果走到周围没有座椅的地方,拐杖使用者通常就无法及时得到休息,从而对身体进一步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设置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由衬垫对手臂包裹,手部抓在抓杆,多个凸球与手部接触,随后将魔术贴子贴贴在魔术贴母贴上,实现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绑扎,实现了手臂与拐杖的紧密连接,使用人员控制着护臂板运动,护臂板带动着主杆,防滑脚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气流通道可吸收冲击的模块设计,更符合人体力学,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端连接有防滑脚,所述防滑脚设置为圆台状,所述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护臂板,所述护臂板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抓杆,所述抓杆的一侧设置有衬垫;
6.所述衬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子贴,且第一绑带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母贴,所述魔术贴母贴与魔术贴子贴之间粘接。
7.优选的,所述衬垫的两端表面均设有气流通道,且衬垫与护臂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8.优选的,所述抓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抓杆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球。
9.优选的,所述护臂板由铝合金制成,且护臂板设置为弧形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护臂板的底端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与主杆的顶端插接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由衬垫对手臂包裹,手部抓在抓杆,多个凸球与手部接触,随后将魔术贴子贴贴在魔术贴母贴上,实现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绑扎,实现了手臂与拐杖的紧密连接,使用人员控制着护臂板运动,护臂板带动着主杆,防滑脚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气流通道可吸收冲击的模块设计,更符合人体力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5.附图标记为:1、主杆;2、防滑脚;3、护臂板;4、抓杆;5、衬垫;6、气流通道;7、第一绑带;8、第二绑带;9、凸球;10、挡块;11、魔术贴子贴;12、魔术贴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包括主杆1,主杆1的底端连接有防滑脚2,防滑脚2设置为圆台状,主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护臂板3,护臂板3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抓杆4,抓杆4的一侧设置有衬垫5;
19.衬垫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绑带7,第一绑带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绑带8,第一绑带7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子贴11,且第一绑带7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母贴12,魔术贴母贴12与魔术贴子贴11之间粘接。
20.如图1所示,衬垫5的两端表面均设有气流通道6,且衬垫5与护臂板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透气性能良好。
21.如图2所示,抓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0,且抓杆4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球9,便于使用人员的抓取。
22.如图1所示,护臂板3由铝合金制成,且护臂板3设置为弧形结构,更好的容纳手臂。
23.如图1所示,护臂板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与主杆1的顶端插接设置,实现了护臂板3与主杆1的安装。
24.如图1-2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将第一绑带7和第二绑带8打开,使用人员的手臂放在护臂板3内部,由衬垫5对手臂包裹,手部抓在抓杆4,多个凸球9与手部接触,随后将魔术贴子贴11贴在魔术贴母贴12上,实现了第一绑带7和第二绑带8的绑扎,实现了手臂与拐杖的紧密连接,使用人员控制着护臂板3运动,护臂板3带动着主杆1,防滑脚2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气流通道6可吸收冲击的模块设计,更符合人体力学。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6.参照说明书附图1-2,设置了第一绑带7和第二绑带8,由衬垫5对手臂包裹,手部抓在抓杆4,多个凸球9与手部接触,随后将魔术贴子贴11贴在魔术贴母贴12上,实现了第一绑带7和第二绑带8的绑扎,实现了手臂与拐杖的紧密连接,使用人员控制着护臂板3运动,护臂板3带动着主杆1,防滑脚2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气流通道6可吸收冲击的模块设计,更符合人体力学。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底端连接有防滑脚(2),所述防滑脚(2)设置为圆台状,所述主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护臂板(3),所述护臂板(3)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抓杆(4),所述抓杆(4)的一侧设置有衬垫(5);所述衬垫(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绑带(7),所述第一绑带(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绑带(8),所述第一绑带(7)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子贴(11),且第一绑带(7)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母贴(12),所述魔术贴母贴(12)与魔术贴子贴(11)之间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5)的两端表面均设有气流通道(6),且衬垫(5)与护臂板(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0),且抓杆(4)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球(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臂板(3)由铝合金制成,且护臂板(3)设置为弧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臂板(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与主杆(1)的顶端插接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的残疾人拐杖,具体涉及残疾人行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端连接有防滑脚,所述防滑脚设置为圆台状,所述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护臂板,所述护臂板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抓杆,所述抓杆的一侧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绑带。本实用新型由衬垫对手臂包裹,手部抓在抓杆,多个凸球与手部接触,随后将魔术贴子贴贴在魔术贴母贴上,实现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绑扎,实现了手臂与拐杖的紧密连接,使用人员控制着护臂板运动,护臂板带动着主杆,防滑脚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气流通道可吸收冲击的模块设计,更符合人体力学。合人体力学。合人体力学。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平 卢金淼 朱琳 李紫薇 胡靖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