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

文档序号:28513909发布日期:2022-01-15 09:3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对于危重病人、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患者而言,由于无力咳痰,痰液极易阻塞呼吸道而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清除淤积痰液是病人尽快脱离生命危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吸痰时需要用到吸痰器,现有的用于吸痰器的集痰装置,其不便于在吸痰工作完成后自动对抽气泵的抽气端进行封堵,造成使用后放置时因无意碰倒或放置倾斜造成痰液倒灌进抽气泵内且使用后难以清理,给下次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这对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解决无法对抽气管进行封堵且难以清理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瓶,所述吸痰瓶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吸痰瓶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痰管,所述吸痰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捏板,所述吸痰瓶上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一端固定连接且贯穿吸痰瓶外壁延伸至其内部的转轴,所述吸痰瓶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抽气泵,所述微型抽气泵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吸痰瓶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靠外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通孔另一侧位于吸痰瓶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通孔内,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吸痰瓶一侧螺纹连接有稀释装置。
5.所述吸痰管一侧螺纹连接有吸痰头,所述吸痰头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气孔设置均分分别在吸痰头上。
6.所述吸痰管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内壁上。
7.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吸痰瓶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置有若干个。
8.所述吸痰瓶一侧设置贯穿孔,所述抽气管设置在贯穿孔内且与其内壁固定连接。
9.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板和挡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穿设在弹簧内。
10.所述稀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吸痰瓶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的稀释管、与稀释管螺纹连接且位于吸痰瓶上的稀释箱,所述稀释管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内壁上。
11.所述吸痰瓶一侧表面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吸痰瓶一侧设置有导出管,所述导出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手间接拉动挡板挤压弹簧打开抽气
管,在松手后弹簧恢复正常位置封堵抽气管,解决了无法封堵抽气管的问题;通过混合装置和稀释装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难以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16.(1、吸痰瓶;2、手柄;3、吸痰管;4、手捏板;5、电机;6、转轴;7、微型抽气泵;8、抽气管;9、通孔;10、限位板;11、挡板;12、连接杆;13、固定板;14、拉手;15、吸痰头;16、搅拌叶;17、弹簧;18、稀释管;19、稀释箱;20、观察口;21、导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瓶1,所述吸痰瓶1一侧设置有手柄2,所述吸痰瓶1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痰管3,所述吸痰管3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捏板4,所述吸痰瓶1上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机5、与电机5一端固定连接且贯穿吸痰瓶1外壁延伸至其内部的转轴6,所述吸痰瓶1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抽气泵7,所述微型抽气泵7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8,所述吸痰瓶1上端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壁靠外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通孔9另一侧位于吸痰瓶1内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滑动连接在通孔9内,所述挡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9内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14,所述吸痰瓶1一侧螺纹连接有稀释装置;所述吸痰管3一侧螺纹连接有吸痰头15,所述吸痰头15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气孔设置均分分别在吸痰头15上;所述吸痰管3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1内壁上;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在吸痰瓶1上,所述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6,所述搅拌叶16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吸痰瓶1一侧设置贯穿孔,所述抽气管8设置在贯穿孔内且与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9内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设置在限位板10和挡板11之间,所述连接杆12穿设在弹簧17内;所述稀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吸痰瓶1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的稀释管18、与稀释管18螺纹连接且位于吸痰瓶1上的稀释箱19,所述稀释管18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1内壁上;所述吸痰瓶1一侧表面设置有观察口20,所述吸痰瓶1一侧设置有导出管21,所述导出管21上设置有开关阀。
1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0.综上所述;将稀释箱内灌入清水螺纹连接在稀释管上,清水经过稀释管进入吸痰瓶,一手拿住手捏板将吸痰头放入病人口中,另一手拉动拉手向上,带动固定板-带动连接杆-带动挡板向上,限位板挡住弹簧移动使其挤压,挡板远离抽气管的管口处,微型抽气泵通过抽气管使吸痰瓶内形成负压,从而吸痰头从病人口中吸痰,由于吸痰头设置有若干通气口相较传统的直管吸取更加均匀,使浓痰容易分离且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吸痰管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内壁上,使痰通过吸痰管落入吸痰瓶不易飞溅,不用时松开拉手弹簧恢复正常堵住抽气管的一端,启动电机带动转轴-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稀释痰,打开
开关阀使其更从导出管排除,更加便于清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解决无法对抽气管进行封堵且难以清理的问题。
2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瓶(1),所述吸痰瓶(1)一侧设置有手柄(2),所述吸痰瓶(1)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痰管(3),所述吸痰管(3)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捏板(4),所述吸痰瓶(1)上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机(5)、与电机(5)一端固定连接且贯穿吸痰瓶(1)外壁延伸至其内部的转轴(6),所述吸痰瓶(1)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抽气泵(7),所述微型抽气泵(7)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8),所述吸痰瓶(1)上端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壁靠外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通孔(9)另一侧位于吸痰瓶(1)内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滑动连接在通孔(9)内,所述挡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9)内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14),所述吸痰瓶(1)一侧螺纹连接有稀释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3)一侧螺纹连接有吸痰头(15),所述吸痰头(15)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气孔设置均分分别在吸痰头(1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3)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1)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在吸痰瓶(1)上,所述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6),所述搅拌叶(16)设置有若干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瓶(1)一侧设置贯穿孔,所述抽气管(8)设置在贯穿孔内且与其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内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设置在限位板(10)和挡板(11)之间,所述连接杆(12)穿设在弹簧(17)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吸痰瓶(1)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的稀释管(18)、与稀释管(18)螺纹连接且位于吸痰瓶(1)上的稀释箱(19),所述稀释管(18)下端为异型结构且紧靠在吸痰瓶(1)内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瓶(1)一侧表面设置有观察口(20),所述吸痰瓶(1)一侧设置有导出管(21),所述导出管(21)上设置有开关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吸痰瓶,吸痰瓶上端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痰管,吸痰瓶上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一端固定连接且贯穿吸痰瓶外壁延伸至其内部的转轴,吸痰瓶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抽气泵,微型抽气泵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吸痰瓶上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靠外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通孔另一侧位于吸痰瓶内设置有挡板,挡板滑动连接在通孔内,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内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吸痰瓶一侧螺纹连接有稀释装置。解决了无法对抽气管进行封堵且难以清理的问题。管进行封堵且难以清理的问题。管进行封堵且难以清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皓 林起庆 许淑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