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0979发布日期:2022-01-26 20: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2.下肢骨折,在骨科临床上属于常见病。下肢骨折,最常见的疾病包括股骨骨折、髌骨骨折、踝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而无论哪种下肢骨折都需要抬高患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并起到缓解患肢部位肿胀及疼痛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抬高垫较多的是单纯性的抬高,没有起到固定功能位的作用,比如股骨颈、股骨粗隆患者,一般患者肢体都会外旋,而外旋的肢体压迫到腓总神经会引起腓总神经损伤,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一般会采用骨牵引或皮牵引为手术做准备,在骨牵引过程中,由于牵引的重量,脚后跟着力点较小,承受的压力较大,现有的下肢抬高垫,在骨牵引过程中容易发生足跟部的压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肢体无法保持外展中立位、腓总神经易受损及脚后跟易产生压疮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0005]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垫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斜面用于大腿的放置,所述抬高垫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镂空部用于脚后跟的放置,弧形斜面与弧形镂空部之间为小腿放置部,所述小腿放置部从弧形斜面端向弧形镂空部端其高度逐渐升高。
[0006]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放置部的倾斜度小于弧形斜面的倾斜度。
[0007]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斜面靠近小腿放置部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弧形槽形成腘窝部放置区。
[0008]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弧形槽沿抬高垫本体横向设置。
[0009]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放置部由抬高垫本体中部内凹形成,小腿放置部的两侧则形成限位挡边。
[0010]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边由弧形斜面端一直延伸到抬高垫本体的另一端。
[0011]
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边的纵向高度为3-5cm。
[001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横向设置的内凹槽,便于腘窝部的放置,避免腓总神经的压伤;通过设置的弧形镂空部,确保在骨牵引过程中脚跟处于悬空状态,避免脚跟部压疮的产生,同时限位挡边的设置,便于患者始终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抬高垫本体,2-弧形斜面,3-弧形镂空部,4-小腿放置部,5-内凹弧形槽,6-限位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
[001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该抬高垫本体采用高密度海绵垫或软硅胶一体成型制作而成,具体结构为:抬高垫本体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斜面用于大腿的放置,抬高垫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镂空部用于脚后跟的放置,弧形斜面与弧形镂空部之间为小腿放置部,小腿放置部从弧形斜面端向镂空部端其高度逐渐升高形成倾斜度,且小腿放置部的倾斜度小于弧形斜面的倾斜度。
[0017]
进一步地,为防止腓总神经的压迫损伤,在弧形斜面靠近小腿放置部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弧形槽形成腘窝部放置区,该内凹弧形槽沿抬高垫本体横向设置,由于在腘窝部放置区设置成内凹的弧形槽,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腘窝部处于悬空的状态,避免了腓总神经的压迫损伤。
[0018]
进一步地,为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肢体的外展中立位,在小腿放置部的两侧设置限位挡边,该限位挡边是由抬高垫本体的中部向下切削3-5cm而成,切削后中部形成内凹的小腿放置部,而抬高垫本体的两侧对应小腿放置部的位置侧形成限位挡边,该限位挡边由弧形斜面端一直延伸到抬高垫本体的另一端。
[001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患者大腿部放置在弧形斜面上,使得腘窝部对应放置在内凹的弧形槽上方,便于腘窝部悬空,避免腓总神经的压迫损伤,小腿放置到小腿放置部,脚跟位于弧形镂空部,使得脚跟悬空,避免压疮产生,小腿放置部及弧形镂空部两侧对应设置的限位挡边,使得患者始终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与实现,实用性较强,同时解决现有下肢抬高垫存在的肢体无法保持外展中立位、腓总神经易产生压迫损伤及脚后跟产生压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垫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斜面(2)用于大腿的放置,所述抬高垫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镂空部(3)用于脚后跟的放置,弧形斜面(2)与弧形镂空部(3)之间为小腿放置部(4),所述小腿放置部(4)从弧形斜面(2)端向弧形镂空部(3)端其高度逐渐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放置部(4)的倾斜度小于弧形斜面(2)的倾斜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斜面(2)靠近小腿放置部(4)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弧形槽(5)形成腘窝部放置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弧形槽(5)沿抬高垫本体(1)横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放置部(4)由抬高垫本体(1)中部内凹形成,小腿放置部(4)的两侧则形成限位挡边(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边(6)由弧形斜面(2)端一直延伸到抬高垫本体(1)的另一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边(6)的纵向高度为3-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改良型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抬高垫本体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斜面用于大腿的放置,所述抬高垫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镂空部用于脚后跟的放置,弧形斜面与弧形镂空部之间为小腿放置部,小腿放置部从弧形斜面端向镂空部端其高度逐渐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横向设置的内凹槽,便于腘窝部的放置,避免腓总神经的压伤;通过设置的弧形镂空部,确保在骨牵引过程中脚跟处于悬空状态,避免脚跟部压疮的产生,同时限位挡边的设置,便于患者始终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体外展中立位。体外展中立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菲 黄吉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菲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