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5934发布日期:2022-01-19 16:0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血管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


背景技术:

2.在心血管护理中,为了方便对患处进行加药护理,所以护理带是十分必要的。
3.以往的护理带存在以下缺点:1、护理带表面不具备能方便进行拆卸更换的耐磨结构;2、护理带在佩戴时不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不能方便对患处进行一定的防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包括基质布体、承载布体和外布体,所述基质布体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布体两端位于卡槽内,所述外布体外侧通过针线固定有桃皮绒层,所述基质布体顶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卡设有柱形插块且柱形插块贯穿外布体两端,所述柱形插块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凸片。
7.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布体顶部通过胶水固定有缓冲海绵条且缓冲海绵条位于外布体内侧,所述缓冲海绵条的数量具体设置为多组,利用多组缓冲海绵条,可以有效提升本护理带在受到外部压力时的缓冲效果,使得本护理带在佩戴时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能方便对患处进行一定的防护。
8.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布体底部两端均缝制有连接布且连接布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相连接处分别通过针线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利用第二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配合连接,方便对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进行连接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布体底部设置有承载布体且承载布体底部开设有上药槽,所述基质布体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表层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为阻燃硅橡胶材料制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在上药槽内添加敷药,承载布体贴紧缓冲,利用第二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配合连接,从而对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进行固定,将本护理带固定在病人的患处,由于外布体两端位于卡槽内,利用预留孔内侧柱形插块贯穿外布体两端,且柱形插块顶部和底部连接有凸片,可以方便对外布体进行固定,人员可以从预留孔内将柱形插块取出,进而对外布体进行拆卸,外布体外侧的桃皮绒层具备良好的耐磨效果,使得本护理带表面具备能方便进行拆卸更换的耐磨结构,在使用时的寿命更长。
12.2.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利用基质布体顶部的多组缓冲海绵条,可以有效提升本护理带的缓冲效果,能方便在本护理带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对患处进行一定的防护。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的第二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基质布体;2、连接布;3、第一连接带;4、第二连接带;5、承载布体;6、第一魔术贴;7、凹槽;8、阻燃层;9、缓冲海绵条;10、卡槽;11、外布体;12、桃皮绒层;13、预留孔;14、柱形插块;15、凸片;16、第二魔术贴;17、上药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3所示,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包括基质布体1、承载布体5和外布体11,所述基质布体1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外布体11两端位于卡槽10内,所述外布体11外侧通过针线固定有桃皮绒层12,所述基质布体1顶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预留孔13,所述预留孔13内卡设有柱形插块14且柱形插块14贯穿外布体11两端,所述柱形插块14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凸片15。
19.其中,所述基质布体1顶部通过胶水固定有缓冲海绵条9且缓冲海绵条9位于外布体11内侧,所述缓冲海绵条9的数量具体设置为多组。
2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利用多组缓冲海绵条9,可以有效提升本护理带的缓冲效果。
21.其中,所述基质布体1底部两端均缝制有连接布2且连接布2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所述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相连接处分别通过针线固定有第二魔术贴16和第一魔术贴6。
2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利用第二魔术贴16和第一魔术贴6配合连接,方便对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进行连接固定。
23.其中,所述基质布体1底部设置有承载布体5且承载布体5底部开设有上药槽17,所述基质布体1一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表层设置有阻燃层8,所述阻燃层8为阻燃硅橡胶材料制成。
2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利用上药槽17方便向承载布体5底部进行加药,利用凹槽7内表层的阻燃层8为阻燃硅橡胶材料制成,可以有效提升凹槽7内表层的阻燃性能,方便将外部电加热丝放置在凹槽7内进行加热,从而利用外部电加热丝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促进患处的恢复。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工作时,在上药槽17内添加敷药,承载布体5贴紧缓冲,利用第二魔术贴16和第一魔术贴6配合连接,从而对第一
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进行固定,将本护理带固定在病人的患处,由于外布体11两端位于卡槽10内,利用预留孔13内侧柱形插块14贯穿外布体11两端,且柱形插块14顶部和底部连接有凸片15,可以方便对外布体11进行固定,人员可以从预留孔13内将柱形插块14取出,进而对外布体11进行拆卸,外布体11外侧的桃皮绒层12具备良好的耐磨效果,使得本护理带表面具备能方便进行拆卸更换的耐磨结构,在使用时的寿命更长,利用基质布体1顶部的多组缓冲海绵条9,可以有效提升本护理带的缓冲效果,能方便在本护理带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对患处进行一定的防护。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包括基质布体(1)、承载布体(5)和外布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布体(1)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外布体(11)两端位于卡槽(10)内,所述外布体(11)外侧通过针线固定有桃皮绒层(12),所述基质布体(1)顶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预留孔(13),所述预留孔(13)内卡设有柱形插块(14)且柱形插块(14)贯穿外布体(11)两端,所述柱形插块(14)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凸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布体(1)顶部通过胶水固定有缓冲海绵条(9)且缓冲海绵条(9)位于外布体(11)内侧,所述缓冲海绵条(9)的数量具体设置为多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布体(1)底部两端均缝制有连接布(2)且连接布(2)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所述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相连接处分别通过针线固定有第二魔术贴(16)和第一魔术贴(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布体(1)底部设置有承载布体(5)且承载布体(5)底部开设有上药槽(17),所述基质布体(1)一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表层设置有阻燃层(8),所述阻燃层(8)为阻燃硅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护理带,包括基质布体、承载布体和外布体,所述基质布体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布体两端位于卡槽内,所述外布体外侧通过针线固定有桃皮绒层,所述基质布体顶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卡设有柱形插块且柱形插块贯穿外布体两端,所述柱形插块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凸片。该新型护理带表面具备能方便进行拆卸更换的耐磨结构,护理带在佩戴时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能方便对患处进行一定的防护,适合广泛推广使用。泛推广使用。泛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江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