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道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1978发布日期:2022-05-17 15:1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智能气道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智能气道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2.困难气道是急诊处理危重患者的常见情况,发生率最高可达20%。大量的物品、耗材、设备的准备是一个很琐碎的过程,耗时长且易遗漏,因此,需一个能将所需物资全部容纳、易移动,操作时方便拿取使用,操作后便于清点、补充的容器;现有技术中,气道车只起到了存放医疗器械的功能,且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往往是由医护人员通过人力记录,工作内容包括:记录器械的型号、有效期以及数量等等;由于医疗器械数量大、种类多,医护人员难免会有错记、漏记的情况;为实现对医疗器械快速的登记以及及时的过期预警,更好的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管理,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对医疗器械进行监管,进而为患者治疗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管理医疗器械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5.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具有放置医疗器械的功能区;所述车体侧部设有具有可放置软镜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用于识别软镜置入状态的传感器;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操作控制装置,该操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录入产品信息的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与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识别机构扫描识别医疗器械的条码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6.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操作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并用于监控功能区中产品库存与过期数据的警示机构。
7.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软镜识别库存机构。
8.作为优选方案的,该功能区为设置在车体前侧可抽拉的至少一层抽屉,功能区内设有至少一个可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9.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警示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下部的扬声器。
10.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传感器为设置红外传感器。
11.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功能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抽屉、第二层抽屉、第三层抽屉、第四层抽屉、第五层抽屉以及第六层抽屉。
12.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车体侧部设有医疗垃圾回收桶。
13.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车体侧部设有氧气瓶支架。
14.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车体上还设有便于推动车体的把手。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上设置识别机构收集产品信息,识别机构可识别扫描医疗
器械上的条形码并识别出产品基本信息,然后将传输至数据库中;设置警示机构检测存放在功能区中产品的库存状态以及生产信息等状态信息、对将要过期或者库存不足的发出警示行为;软镜管理区中设有传感器,可检测软镜的移动状态;各机构相互配合解决医疗器械管理混乱的问题,改善医疗器械管理环境。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屉拉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具有放置医疗器械的功能区2,该功能区2为设置在车体1前侧可抽拉的至少一层抽屉,功能区2内设有至少一个可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3,该无线充电装置3被设置在抽屉中;所述车体1侧部设有具有可放置软镜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用于识别软镜置入状态的传感器,即传感器通过识别软镜是否被移动来判断软镜是否置入状态,传感器可将信息可传输至操作控制装置,所述的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操作控制装置,该操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录入产品信息的识别机构4,所述识别机构4与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识别机构4扫描识别医疗器械的条码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通过在车体1上设置识别机构4收集产品信息,识别机构4可识别扫描医疗器械上的条形码并识别出产品基本信息,然后将传输至数据库中;软镜管理区中设有传感器,可检测软镜的移动状态;各机构相互配合解决医疗器械管理混乱的问题,改善医疗器械管理环境。
2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操作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并用于监控功能区2中产品库存与过期数据的警示机构5,设置警示机构5检测存放在功能区2中产品的库存状态以及生产信息等状态信息、对将要过期或者库存不足的发出警示行为;即警示机构5监测到数据库中的医疗器械可能出现将要过期或者抽屉内器械产品库存不足时,产生警示行为,比如通过发生警报声或者将数据远程传输至移动设备中,供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具体的,所述的警示机构5包括设置在车体1下部的扬声器。
2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软镜识别库存机构,该软镜识别库存机构设置在容置腔处,可将识别到的软镜库存信息传输至移动设备中,供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25.更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功能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抽屉、第二层抽屉、第三层抽屉、第四层抽屉、第五层抽屉以及第六层抽屉,每层抽屉放置某种或者某类医疗器械,并在抽屉外部设有相应标签标记。
26.具体的,所述车体1侧部设有医疗垃圾回收桶6;所述的车体1侧部设有氧气瓶支架8与便于推动车体的把手7。
27.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例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具有放置医疗器械的功能区(2),所述车体侧部设有具有可放置软镜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用于识别软镜置入状态的传感器;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操作控制装置,该操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录入产品信息的识别机构(4),所述识别机构(4)与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识别机构扫描识别医疗器械的条码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并用于监控功能区中产品库存与过期数据的警示机构(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软镜识别库存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2)为设置在车体前侧可抽拉的至少一层抽屉,功能区内设有至少一个可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示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下部的扬声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抽屉、第二层抽屉、第三层抽屉、第四层抽屉、第五层抽屉以及第六层抽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部设有医疗垃圾回收桶(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侧部设有氧气瓶支架(8)。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还设有便于推动车体的把手(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医疗器械管理混乱的问题,改善医疗器械管理环境的智能气道管理平台,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具有放置医疗器械的功能区;所述车体侧部设有具有可放置软镜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用于识别软镜置入状态的传感器;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操作控制装置,该操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录入产品信息的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与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识别机构扫描识别医疗器械的条码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智 李波 李宏博 王卫东 王桃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