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8600发布日期:2021-12-12 21:3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


背景技术:

2.足下垂是昏迷、截瘫、下肢损伤、重型颅脑外伤、中风等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多采用人工被动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活动踝关节,促使其背屈;不活动时,用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夹在足底与床尾板之间或者使用其他器械等,使足部保持背屈位,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患者不易长时间坚持,且效果不确定,得不到锻炼恢复的效果;或者使用支具将下肢将足部、小腿、踝关节搁置在支具中,但是搁置力量不好掌握,太紧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对患者造成局部损害,太松则力量不够达不到防治的目的,且护理耗时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本搁置装置包括嵌套在病床护栏上的搁置架和可套设足部的护理套,将护理套系绑于搁置架上,反向牵引足部,实现患者足部可长时间保持背屈位,护理套可根据患者的感知情况可灵活调节松紧,有利于患者长时间坚持,有效预防患者足下垂,且搁置杆可旋转至与病床护栏平行,不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此外,本装置的结构简单,耗材少,易于制造,也便于操作。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5.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包括搁置架和护理套;所述搁置架包括可嵌套在病床护栏上呈圆弧状的搁置槽,所述搁置槽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内横穿一与其配合连接的螺纹杆,且该螺纹杆的一端部横穿紧固螺母后再贯穿搁置槽,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部设有旋转螺母,所述搁置槽的另一侧下端设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上有一竖向设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套设在一旋转套内,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固定在一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横向固定在搁置糟上,所述旋转套上设有一条搁置杆,所述搁置槽与搁置杆之间设有一横跨旋转套的旋转限制块,所述旋转限制块与旋转套、搁置杆均固定连接;所述护理套系绑在搁置杆上,所述护理套包括可将足部套设其内的足套,所述足套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
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搁置杆的端部棱角磕碰到患者,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所述搁置杆的端部设有球状防护体。
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绑带紧固系于搁置杆上,确保患者的足部反向牵引,从而始终保持足部背屈位,有效预防患者足下垂并发症,所述搁置杆设置呈多棱柱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9.1、本搁置装置包括嵌套在病床护栏上的搁置架和可套设足部的护理套,将护理套系绑于搁置架上,反向牵引足部,实现患者足部可长时间保持背屈位,护理套可根据患者的
感知情况可灵活调节松紧,有利于患者长时间坚持,有效预防患者足下垂,且搁置杆可旋转至与病床护栏平行,不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此外,本装置的结构简单,耗材少,易于制造,也便于操作。
10.2、搁置杆的端部设置有球状防护体,防止搁置杆的端部棱角磕碰到患者,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11.3、搁置杆的形状设置科学合理,保证绑带紧固系于搁置杆上,确保患者的足部反向牵引,从而始终保持足部背屈位,有效预防患者足下垂并发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搁置架的机构示意图;
15.图3为护理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旋转螺母与螺纹杆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旋转底座与旋转套装配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号:1、搁置槽,2、紧固螺母,3、螺纹杆,4、旋转螺母,5、旋转底座,6、旋转套,7、连接板,8、搁置杆,9、旋转限制块,10、足套,11、绑带,12、球状防护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防治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包括搁置架和护理套;所述搁置架包括可嵌套在病床护栏上呈圆弧状的搁置槽1,所述搁置槽1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2,所述紧固螺母2内横穿一与其配合连接的螺纹杆3,且该螺纹杆3的一端部横穿紧固螺母2 后再贯穿搁置槽1,则螺纹杆3可以在搁置槽1内水平直线移动,所述螺纹杆3的另一端部设有旋转螺母4,如图4所示,则通过旋转螺母4可以实现螺纹杆3在搁置槽1内的直线移动,为了保证紧固螺母2与搁置槽1、旋转螺母4与螺纹杆3之间的连接紧固,本实施例设置紧固螺母2焊接在搁置槽1上、旋转螺母4与螺纹杆3一体制造成型,所述搁置槽1的另一侧下端设有旋转底座5,所述旋转底座5上有一竖向设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套设在一旋转套6内,如图5所示,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固定在一连接板7上,所述连接板7横向固定在搁置槽1上,则旋转套6在旋转轴的作用下可绕着旋转底座1旋转,所述旋转套6上设有一条搁置杆8,所述搁置槽1与搁置杆8之间设有一横跨旋转套的旋转限制块9,所述旋转限制块9与旋转套、搁置杆8均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设置旋转限制块9固定在搁置杆8的前端侧,则搁置杆8可随着旋转套6绕着旋转底座5逆时针旋转90度,为了保证旋转底座5与搁置槽1、连接板7与搁置槽1、旋转套6与搁置杆8、旋转限制块9与搁置杆8、旋转套6之间连接稳固,本实施例设置上述连接均采用焊接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搁置杆8上系绑有护理套,所述护理套包括可将足部套设其内的足套10,所述足套10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11,如图3所示。
20.所述搁置杆8的端部设有球状防护体12,有效防止搁置杆8的端部棱角磕碰到患者,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21.所述搁置杆8设置呈多棱柱形,本实施例设置为六棱柱,且所述的搁置杆8的杆身设置光滑,保证绑带12紧固系于搁置杆8上,确保患者的足部反向牵引,从而始终保持足部
背屈位,有效提高足下垂防治率。
2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取舒适体位选取合适搁置位置,肢体可垫软枕提高舒适度;然后将搁置槽套1设于位于患者膝关节以下部位床栏处,以防止患者屈起肢体动作撞到搁置杆8,且搁置杆8 往病床头方向旋转来安装搁置架;接下来将足套10穿套在患者足部,两侧带子反向绑在搁置杆8上,医务人员根据患者肢体情况或者患者感知灵活调整足套10的松紧度;患者需要翻身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先解开绑带 11,再将搁置杆8往床头方向旋转折叠平行于床栏。
23.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搁置架和护理套;所述搁置架包括搁置槽(1),所述搁置槽(1)的一侧设有紧固螺母(2),所述紧固螺母(2)内横穿一与其配合连接的螺纹杆(3),且该螺纹杆(3)的一端部横穿紧固螺母(2)后再贯穿搁置槽(1),所述螺纹杆(3)的另一端部设有旋转螺母(4),所述搁置槽(1)的另一侧下端设有旋转底座(5),所述旋转底座(5)上有一竖向设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套设在一旋转套(6)内,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固定在一连接板(7)上,所述连接板(7)横向固定在搁置槽(1)上,所述旋转套(6)上设有一条搁置杆(8),所述搁置槽(1)与搁置杆(8)之间设有一横跨旋转套(6)的旋转限制块(9),所述旋转限制块(9)与旋转套(6)、搁置杆(8)均固定连接;所述护理套系绑在搁置杆(8)上,所述护理套包括可将足部套设其内的足套(10),所述足套(10)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杆(8)的端部设有球状防护体(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杆(8)设置呈多棱柱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防足下垂的病床搁置装置,包括搁置架和护理套;所述搁置架包括搁置槽、紧固螺母、螺纹杆、旋转螺母、旋转底座、旋转轴、旋转套、连接板、搁置杆、旋转限制块;所述搁置杆上系绑有护理套,所述护理套包括可将足部套设其内的足套,所述足套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本搁置装置包括嵌套在病床护栏上的搁置架和可套设足部的护理套,将护理套系绑于搁置架上,反向牵引足部,实现患者足部可长时间保持背屈位,护理套套可根据患者的感知情况可灵活调节松紧,有利于患者长时间坚持,有效预防患者足下垂,且搁置杆可旋转至与病床护栏平行,不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此外,本装置的结构简单,耗材少,易于制造,也便于操作。作。作。


技术研发人员:覃政广 宁成诚 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覃政广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