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8444发布日期:2021-12-15 12:5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医用手圈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


背景技术:

2.在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佩戴相应的婴儿手圈,以记录婴儿的信息,一方面是防止医护人员抱错婴儿,另一方面可根据手圈上记载的信息对新生儿进行相应时期的护理。
3.但是现有的新生儿医用手圈,往往材质较硬,而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在佩戴过程中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磨损,柔韧性较差,并且用于卡合的卡扣材质较硬,长时间佩戴容易压迫新生儿的手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新生儿医用手圈往往材质较硬,而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在佩戴过程中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磨损,柔韧性较差,并且用于卡合的卡扣材质较硬,长时间佩戴容易压迫新生儿的手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包括:
6.本体,所述本体由安装区、信息区和绑定区组成,且安装区、信息区和绑定区形成整体结构,并且本体的整体为柔性结构;
7.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固定安装在安装区上,且在固定扣的右侧安装有安装扣;
8.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绑定区的竖直中轴线上。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本体的整体设置为橡胶材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体的柔韧性,防止材质过硬而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损伤,并且在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纯棉纱布材质的防护内衬,能够防止长时间佩戴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闷热,并且用于用于连接的固定扣和安装扣在安装时,均镶嵌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不会使得突出的卡扣结构压迫手部,另外,通过设置的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可实现多余绑定区部分的收纳。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的内侧表面通过粘贴连接的方式设置有防护内衬,且防护内衬由纯棉纱布材料组成,并且本体的整体均为橡胶材料。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纯棉纱布材料的防护内衬,能够防止橡胶材质的本体造成手腕处的闷热。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扣与安装扣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固定扣和安装扣的末端均镶嵌安装在安装区的内部,并且固定扣和安装扣的末端不突出防护内衬。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固定扣和安装扣的安装部位对手腕处压迫,减少伤害。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在绑定区的竖直中轴线上等间距设置,且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小于固定扣的直径尺寸。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婴儿手腕的粗细,选择不同位置的安装孔与相应的固定扣卡合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所述第一柔性磁条等间距设置在信息区的内部,且第二柔性磁条等间距设置在绑定区的内部,并且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通过磁性连接相互吸引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的相互吸引,使得多余的绑定区与信息区进行折叠收纳。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体的整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与常见的塑料材质相比,能够增加本体的柔韧性,防止本体的硬度过大而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损伤,另外,用于固定手圈的固定扣和安装扣,在安装时,末端均镶嵌在本体的内部,不会突出防护内衬,从而防止固定扣和安装扣的突出造成新生儿手部的压迫;
20.2.通过在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护内衬,其中防护内衬的材质为纯棉纱布,由于纯棉纱布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因此在使用时,可使得防护内衬与新生儿的手腕处接触,防止橡胶材料的本体直接处皮肤接触而造成闷热的现象;
21.3.通过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且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分别设置在信息区和绑定区,在使用时,当手圈固定结束后,可通过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的相互吸引,使得绑定区的多余部分与信息区重叠固定,对多余的绑定区进行固定和收纳。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扣与安装扣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本体;101、安装区;102、信息区;103、绑定区;2、防护内衬;3、固定扣;4、安装扣;5、安装孔;6、第一柔性磁条;7、第二柔性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

4,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包括本体1、安装区101、信息区102、绑定区103、防护内衬2、固定扣3、安装扣4、安装孔5、第一柔性磁条6和第二柔性磁条7,
其中,安装区101、信息区102和绑定区103共同组成本体1;
30.在使用该手圈时,先将本体1整体弯折,并使得本体1上的防护内衬2位于内侧,然后将本体1环绕在新生儿的手腕处,并根据新生儿的手腕粗细,选择不同位置的安装孔5贯穿在固定扣3上,然后将安装区101的右半部分折叠,使得安装扣4与固定扣3卡合连接,即可完成该手圈的佩戴;
31.当新生儿的手腕较细时,绑定区103将会有部分多余的长度,此时,将绑定区103翻折,并与信息区102处贴合,使得绑定区103内部的第二柔性磁条7与信息区102内部的第一柔性磁条6相互吸引,从而使得信息区102与多余的绑定区103部分贴合,防止多余的绑定区103部分伸出过长而使得使用不方便,当医护人员需要查看信息区102时,只需轻轻拉开绑定区103即可,并在查看完成后,再次使得绑定区103与信息区102贴合。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由安装区(101)、信息区(102)和绑定区(103)组成,且安装区(101)、信息区(102)和绑定区(103)形成整体结构,并且本体(1)的整体为柔性结构;固定扣(3),所述固定扣(3)固定安装在安装区(101)上,且在固定扣(3)的右侧安装有安装扣(4);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开设在绑定区(103)的竖直中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侧表面通过粘贴连接的方式设置有防护内衬(2),且防护内衬(2)由纯棉纱布材料组成,并且本体(1)的整体均为橡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3)与安装扣(4)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固定扣(3)和安装扣(4)的末端均镶嵌安装在安装区(101)的内部,并且固定扣(3)和安装扣(4)的末端不突出防护内衬(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5)在绑定区(103)的竖直中轴线上等间距设置,且安装孔(5)的直径尺寸小于固定扣(3)的直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柔性磁条(6)和第二柔性磁条(7),所述第一柔性磁条(6)等间距设置在信息区(102)的内部,且第二柔性磁条(7)等间距设置在绑定区(103)的内部,并且第一柔性磁条(6)和第二柔性磁条(7)通过磁性连接相互吸引。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防护型新生儿医用手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安装区、信息区和绑定区组成,且安装区、信息区和绑定区形成整体结构,并且本体的整体为柔性结构;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固定安装在安装区上,且在固定扣的右侧安装有安装扣。通过将本体的整体设置为橡胶材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体的柔韧性,防止材质过硬而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损伤,并且在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纯棉纱布材质的防护内衬,能够防止长时间佩戴造成新生儿手腕处的闷热,并且用于连接的固定扣和安装扣在安装时,均镶嵌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不会使得突出的卡扣结构压迫手部,另外,通过设置的第一柔性磁条和第二柔性磁条,可实现多余绑定区部分的收纳。可实现多余绑定区部分的收纳。可实现多余绑定区部分的收纳。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瑞慈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1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