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9218721发布日期:2022-03-12 12:1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喉部黏膜的恶性肿瘤统称喉癌,病理学上最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占所有喉癌类型的90%。其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中晚期喉癌多需综合治疗,可使喉癌5年生存率得以提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喉的发声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根据癌肿部位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术式。包括(1)支撑喉镜下切除术、(2)喉部分切除术、(3)全喉切除术、 (4)机器人手术。手术治疗需使用气管导管进行全身麻醉,全喉切除术需在手术中更换气管导管,通过术中气切口插入气管导管进行过渡性通气,此时,气管导管仅通过结扎线简单固定或者不固定,在手术过程中,会存在气管导管移位甚至从患者气切口中脱落的风险,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全喉切除术中更换的插入气切口中的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避免气管导管移位,甚至从患者气切口中脱落的风险。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侧板、长度调节机构和用于夹持不同口径大小的气管导管的口径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口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爪和活动爪,背板一端与侧板一端固定连接,侧板另一端与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伸缩杆一端伸缩活动连接,伸缩杆另一端与固定爪一端固定相连,固定爪另一端与活动爪一端活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的伸缩杆和固定杆中至少一个,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螺纹孔,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伸缩杆和固定杆相互套接,伸缩杆和固定杆之间通过螺丝穿过伸缩杆和固定杆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的伸缩杆和固定杆中的一个内设有通道,另一个设于通道内。
7.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爪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可相对于固定爪转动的蜗杆,活动爪上设有齿条,活动爪的内侧壁上设有通道,齿条穿过通道后与蜗杆转动相连,齿条上的齿与蜗杆上的蜗齿相啮合。
8.优选地,所述的蜗杆设于通孔内并绕着蜗杆的中心轴转动。
9.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爪和活动爪上位于活动爪相对固定爪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内凹的弧形结构。
10.优选地,所述的活动爪与固定爪之间设有限制活动爪与固定爪间距的转动区间限位装置。
11.优选地,所述的转动区间限位装置包括位于齿条运动方向上的限位凸块。
1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使用方便、安全,能有效固定术中经气切口的气管导管,从而减少术中气管导管移动脱落的可能性,保证患者的术中通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对全喉切除术中更换的插入气切口中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从而获得能避免气管导管移位或者脱落的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技术优势:由于伸缩杆的可调节性,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位置进行延长和收缩,从而改变用于气管导管固定的口径调节机构位置;由于活动爪的可调节性,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通气导管的口径进行固定,确保气管导管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特别适用于可调节全喉切除术的通气、麻醉导管的固定,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15.图2为长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16.图3为口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在全喉切除术中固定气管导管,如图1所示,其包括背板1、侧板2、长度调节机构50 和口径调节机构10,长度调节机构50主要由固定杆3和伸缩杆4组成,口径调节机构10主要由固定爪6和活动爪7组成,背板1一端与侧板2一端固定连接,侧板2另一端与固定杆3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3另一端与伸缩杆4一端活动连接,伸缩杆4可与固定杆3做相对伸缩运动,伸缩杆4另一端与固定爪6一端固定相连,固定爪6另一端与活动爪7一端活动连接,通过固定爪6和活动爪7配合,可抓取不同口径的气管导管。
19.如图1、图2所示,伸缩杆4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螺纹孔5,固定杆3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5(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上设有两个螺纹孔5),固定杆3 上的螺纹孔5与伸缩杆4上螺纹孔5一一吻合对应,固定杆3内设有第一通道51,伸缩杆4穿过第一通道51后通过穿过螺纹孔5的螺丝52在固定杆3上固定。
20.如图3所示,在固定爪6上设有通孔30,在活动爪7上设有齿条20,在通孔30内设有可相对于固定爪6转动的蜗杆31,蜗杆31可在通孔30内绕着蜗杆 31的中心轴转动,在活动爪7的内侧壁41(靠近活动爪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道42,齿条20穿过第二通道42后与蜗杆31转动相连,齿条20上的齿与蜗杆31上的蜗齿相啮合。依靠蜗杆31转动,带动活动爪7相对于固定爪6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口径调整。其中,固定爪6和活动爪7上位于活动爪7相对固定爪6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内凹的弧形结构,防止夹持的气管导管脱落。
21.活动爪7与固定爪6之间设置转动区间限位装置;转动区间限位装置包括位于活动爪7的齿条20运动方向上的限位凸块21,为了防止活动爪7与固定爪6 之间的间距太小,而将气管导管夹扁,不利于患者的通气。
2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23.在手术的过程中,通过长度调节机构50可以根据患者实际位置进行延长和收缩,从而改变口径调节机构10所在的位置,使得口径调节机构10调节至患者的气管导管所在位置。然后根据气管导管的口径,通过调节口径调节机构10上活动爪7与固定爪6之间的间距,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活动爪7与固定爪6之间,确保气管导管的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侧板(2)、长度调节机构(50)和用于夹持不同口径大小的气管导管的口径调节机构(10),长度调节机构(50)包括固定杆(3)和伸缩杆(4),口径调节机构(10)包括固定爪(6)和活动爪(7),背板(1)一端与侧板(2)一端固定连接,侧板(2)另一端与固定杆(3)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3)另一端与伸缩杆(4)一端伸缩活动连接,伸缩杆(4)另一端与固定爪(6)一端固定相连,固定爪(6)另一端与活动爪(7)一端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4)和固定杆(3)中至少一个,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螺纹孔(5),另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5),伸缩杆(4)和固定杆(3)相互套接,伸缩杆(4)和固定杆(3)之间通过螺丝(52)穿过伸缩杆(4)和固定杆(3)上的螺纹孔(5)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4)和固定杆(3)中的一个内设有第一通道(51),另一个设于第一通道(51)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爪(6)上设有通孔(30),通孔(30)内设有可相对于固定爪(6)转动的蜗杆(31),活动爪(7)上设有齿条(20),活动爪(7)的内侧壁(41)上设有第二通道(42),齿条(20)穿过第二通道(42)后与蜗杆(31)转动相连,齿条(20)上的齿与蜗杆(31)上的蜗齿相啮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31)设于通孔(30)内并绕着蜗杆(31)的中心轴转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爪(6)和活动爪(7)上位于活动爪(7)相对固定爪(6)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内凹的弧形结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爪(7)与固定爪(6)之间设有限制活动爪(7)与固定爪(6)间距的转动区间限位装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区间限位装置包括位于齿条(20)运动方向上的限位凸块(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全喉切除术中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侧板、长度调节机构和用于夹持不同口径大小的气管导管的口径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口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爪和活动爪,背板一端与侧板一端固定连接,侧板另一端与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伸缩杆一端伸缩活动连接,伸缩杆另一端与固定爪一端固定相连,固定爪另一端与活动爪一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使用方便、安全,能有效固定术中经气切口的气管导管,从而减少术中气管导管移动脱落的可能性,保证患者的术中通气,提高手术时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时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静 缪长虹 闫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