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式艾灸支架

文档序号:30503728发布日期:2022-06-24 23:4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控温式艾灸支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控温式艾灸支架。


背景技术:

2.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3.目前,传统的艾灸支架只具备艾灸棒的位置固定功能,艾灸棒在燃烧使用的过程中长度会逐渐减少,导致艾灸棒的燃烧区域与患者的艾灸部位逐渐扩大,极大的影响了艾灸棒的燃烧区域给患者治疗部位进行温控式的艾灸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控温式艾灸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控温式艾灸支架,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控温式艾灸支架,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顶部固设有导向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可对艾灸棒进行夹持的放置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底部固设有可控制放置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内部左侧固设有挡网,所述的移动机构内部左侧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导向机构外壁前端下侧固设有温控器。
6.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机构由支撑杆以及限位孔组成,所述的底板顶部固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内部右侧由上至下一体设有限位孔。
7.进一步,所述的移动机构由滑板以及螺柱组成。
8.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外部滑动套设有滑板,所述的滑板右侧螺纹贯穿有螺柱。
9.进一步,所述的放置机构由安装板、安装套、顶销以及安装条组成。
10.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外部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内部左侧设有安装套,所述的安装套外壁左侧上端螺纹贯穿有顶销,所述的安装套右侧下端固设有安装条,所述的安装条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由电机以及丝杆组成。
12.进一步,所述的滑板底部右侧固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顶部固设有丝杆,所述的丝杆转动贯穿于安装板,所述的丝杆螺纹贯穿于安装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控温式艾灸支架,确保了艾灸棒的燃烧区域与患者的治疗部位时刻保持所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控温式艾灸支架的主视图;
15.图2是安装板的俯视图;
16.图3是滑板的内部局部放大剖视图;
17.图4是支撑杆的侧视图;
18.图5是控温式艾灸支架的电路图。
19.底板1、导向机构2、移动机构3、放置机构4、驱动机构5、挡网6、温度传感器7、温控器8、支撑杆9、限位孔10、滑板11、螺柱12、安装板13、安装套14、顶销15、安装条16、电机17、丝杆18。
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22.实施例1
23.如图1、图4所示,控温式艾灸支架,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顶部固设有导向机构2,所述的导向机构2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3,所述的导向机构2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可对艾灸棒进行夹持的放置机构4,所述的移动机构3底部固设有可控制放置机构4运作的驱动机构5,所述的移动机构3内部左侧固设有挡网6,所述的移动机构3内部左侧固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的导向机构2外壁前端下侧固设有温控器8。
24.该控温式艾灸支架,医护人员先将移动机构3沿着导向机构2的方向移动,直至放置机构4与患者的艾灸部位近距离接触后,医护人员再将点燃后的艾灸棒放于放置机构4内,此时,温度传感器7对患者艾灸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控,当燃烧的艾灸棒与患者艾灸部位之间的间隙增大时,即温度降低,此时,通过驱动机构5的作用,将增大的间隙进行复原,以此确保了艾灸棒的燃烧区域时刻与患者的艾灸部位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
25.实施例2
26.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控温式艾灸支架,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顶部固设有导向机构2,所述的导向机构2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3,所述的导向机构2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可对艾灸棒进行夹持的放置机构4,所述的移动机构3底部固设有可控制放置机构4运作的驱动机构5,所述的移动机构3内部左侧固设有挡网6,所述的移动机构3内部左侧固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的导向机构2外壁前端下侧固设有温控器8,所述的导向机构2由支撑杆9以及限位孔10组成,所述的底板1顶部固设有支撑杆9,所述的支撑杆9内部右侧由上至下一体设有限位孔10,所述的移动机构3由滑板11以及螺柱12组成,所述的支撑杆9外部滑动套设有滑板11,所述的滑板11右侧螺纹贯穿有螺柱12,所述的放置机构4由安装板13、安装套14、顶销15以及安装条16组成,所述的支撑杆9外部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安装板13,所述的安装板13内部左侧设有安装套14,所述的安装套14外壁左侧上端螺纹贯穿有顶销15,所述的安装套14右侧下端固设有安装条16,所述的安装条16与支撑杆9滑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5由电机17以及丝杆18组成,所述的滑板11底部右侧固设有电机17,所述的电机17顶部
固设有丝杆18,所述的丝杆18转动贯穿于安装板13,所述的丝杆18螺纹贯穿于安装条16。
27.该控温式艾灸支架,使用时,患者先平卧与艾灸床上,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移至艾灸床的旁边,并将挡网6处于患者艾灸部位的正上方位置,医护人员再拉动滑板11,直至滑板11带动挡网6与患者的艾灸部位近距离接触后,医护人员再将螺柱12旋入限位孔10内,以此使得滑板11移动后的状态被固定,医护人员再将点燃的艾灸棒穿过安装套14,以此使得艾灸棒的燃烧端即首端与滑板11近距离接触,医护人员再正转顶销15,使得顶销15对艾灸棒的尾端实行挤压力,进而使得艾灸棒与安装套14连接稳固,同时,温度传感器7对患者艾灸部位处的温度进行监控,艾灸棒在燃烧的过程中长度或逐渐减少,即艾灸棒的首端与患者艾灸部位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此时,患者艾灸部位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患者艾灸部位的温度小于温度传感器7所设定的温度值时,电机17开启,电机17驱动丝杆18正转,通过丝杆18与安装条16螺纹传动的作用,使得丝杆18带动安装条16连同安装套14以及艾灸棒沿着支撑杆9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进而将艾灸棒的首端与患者艾灸部位之间被增大的距离进行消除,即患者艾灸部位的温度复原,当患者艾灸部位的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7所设定的温度值时,电机17停止工作,通过上述方式,对患者的艾灸部位进行控温处理,挡网6是将艾灸棒燃烧后的烟灰进行遮挡收集处理。
28.如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电机17、温控器8以及温度传感器7与外界220v电源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
1.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顶部固设有导向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可对艾灸棒进行夹持的放置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底部固设有可控制放置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内部左侧固设有挡网,所述的移动机构内部左侧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导向机构外壁前端下侧固设有温控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由支撑杆以及限位孔组成,所述的底板顶部固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内部右侧由上至下一体设有限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由滑板以及螺柱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外部滑动套设有滑板,所述的滑板右侧螺纹贯穿有螺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机构由安装板、安装套、顶销以及安装条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外部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内部左侧设有安装套,所述的安装套外壁左侧上端螺纹贯穿有顶销,所述的安装套右侧下端固设有安装条,所述的安装条与支撑杆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由电机以及丝杆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式艾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底部右侧固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顶部固设有丝杆,所述的丝杆转动贯穿于安装板,所述的丝杆螺纹贯穿于安装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控温式艾灸支架,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顶部固设有导向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左侧上端滑动设有可对艾灸棒进行夹持的放置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底部固设有可控制放置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内部左侧固设有挡网,所述的移动机构内部左侧固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导向机构外壁前端下侧固设有温控器,该控温式艾灸支架,确保了艾灸棒的燃烧区域与患者的治疗部位时刻保持所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曾辉 马静 董怡 姬方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