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0686发布日期:2022-05-11 12:3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15598.6公开了一种具备消毒杀菌功能的医疗车,包括医疗车主体、位于医疗车主体一侧的消毒柜和安装于医疗车主体底部的万向轮,所述医疗车主体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消毒柜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定位柱,且定位柱活动设于定位槽内,所述消毒柜远离医疗车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活动设有卡块,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位于定位槽远离医疗车主体的一侧,所述放置腔内设有活动块、活动柱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活动柱上,所述活动块与放置腔靠近医疗车主体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
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039618.9公开了一种医疗车,包括车底板,用于承重以及连接各部件;一对转向轮,对称设置于车底板后部,用于控制医疗车转向;两转向轮之间的车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供人员站立的踏脚板;转向手柄,设置于车底板中部,并通过设置于车底板内的转向装置连接于转向轮,用于控制转向轮转向;车体,设置于车底板前部,包括容纳物品的空间和用于为医疗车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一对驱动轮,对称设置于车底板前部,转向手柄的一个握柄设置有驱动把,驱动把通过驱动装置连接至驱动轮,并控制驱动轮转动。
4.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包括治疗车本体,治疗车本体包括车架,车架顶部设有放置台,放置台后端活动卡设有置物架,放置台前部一侧活动卡设有z型转动杆,z型转动杆顶端活动设有标本存放盘,车架左侧后方垂直固定设有套柱,套柱内活动设有输液架,车架左侧由上至下横向平行设有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前侧分别开设有袋口,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后方上部设有第一手套放置盒,第一手套放置盒底部设有第二手套放置盒,第二手套放置盒前侧开设有拿取口,车架右侧后方设有利器盒,车架右侧前后方分别设有垃圾袋挂钩。
7.进一步的,套柱上开设有固定孔,输液架上对应固定孔大小垂直间隔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孔上设有固定柱。
8.进一步的,置物架内设立若干隔板,隔板将置物架内部间隔区分成若干单一放置格。
9.进一步的,车架顶部位于置物架后方设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卡孔。
10.进一步的,车架位于放置台下方左右对称设有抽屉柜,抽屉柜内设有若干存放格。
11.进一步的,车架位于抽屉柜下方左右对称设有活动门,活动门内部设有储物层。
12.进一步的,治疗车本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分别设有万象轮。
13.进一步的,第一手套盒和与第二手套盒之间设有活动插片。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能够放置多种治疗用具,且在进行介入超声手术时,方便对超声介入的常用物品分类放置,便于管理;减少人员从超声介入操作台到储物柜的往返次数;用物定点放置,便于核对基数,大大节约补充物品的时间;方便床边超声介入操作时,以免因用物准备不齐而浪费大量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包括治疗车本体,治疗车本体包括车架1,车架1顶部设有放置台2,放置台2后端活动卡设有置物架3,放置台2前部一侧活动卡设有z型转动杆41,z型转动杆41顶端活动设有标本存放盘42,车架1左侧后方垂直固定设有套柱51,套柱51内活动设有输液架52,车架1左侧由上至下横向平行设有第一置物袋61、第二置物袋62及第三置物袋63,第一置物袋61、第二置物袋62及第三置物袋63前侧分别开设有袋口64,第一置物袋61、第二置物袋62及第三置物袋63后方上部设有第一手套放置盒65,第一手套放置盒65底部设有第二手套放置盒66,第二手套放置盒66前侧开设有拿取口67,车架1右侧后方设有利器盒71,车架1右侧前后方分别设有垃圾袋挂钩72。
18.进一步的,套柱51上开设有固定孔,输液架52上对应固定孔大小垂直间隔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固定孔上设有固定柱53。
19.进一步的,置物架3内设立若干隔板31,隔板31将置物架3内部间隔区分成若干单一放置格。
20.进一步的,车架1顶部位于置物架3后方设有挡板(图中未示出),挡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卡孔。
21.进一步的,车架1位于放置台2下方左右对称设有抽屉柜81,抽屉柜81内分别设有若干存放格82。
22.进一步的,车架1位于抽屉柜82下方左右对称设有活动门83,活动门83内部设有储物层。
23.进一步的,治疗车本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91,支撑柱91底部分别设有万象轮92。
24.进一步的,第一手套盒65和第二手套盒66之间设有活动插片(图中未示出)。
25.以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标本存放盘42由于采用z型转动杆41与放置台2活动连接,能够转动标本存放盘42,方便在手术过程中采集标本,输液架52与套柱51之间通过将输液架52需求位置的定位孔对应套柱51固定孔后将固定柱53插入,能够调节输液架52高度,方便进行输液操作,第一手套放置盒65能够放置一次性薄膜手套,通过将活动插片取出
能够方便对第二手套放置盒66放置乳胶手套,第一置物袋61、第二置物袋62及第三置物袋63能够根据需求存放不同物品,通过挡板上开设的若干圆形卡孔,在必要时,还能增设s挂钩或篮子扩展使用空间,满足更多需求,由于置物架3与放置台2采用活动卡设连接,在进行超声介入手术时,能够将置物架3放置于放置台2上,以存放各种超声介入手术用具,在进行一般治疗时,还能将置物架3取下扩大放置台2区域,放置其他治疗用具,利器盒71能够放置在治疗中产生的利器垃圾,防止出现医疗意外,将垃圾袋挂于垃圾袋挂钩72,还能方便收集处理各种医疗垃圾,抽屉82及储物层能够放置较大型治疗物品,方便进行归纳。
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包括治疗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车本体包括车架,车架顶部设有放置台,放置台后端活动卡设有置物架,放置台前部一侧活动卡设有z型转动杆,z型转动杆顶端活动设有标本存放盘,车架左侧后方垂直固定设有套柱,套柱内活动设有输液架,车架左侧由上至下横向平行设有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前侧分别开设有袋口,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后方上部设有第一手套放置盒,第一手套放置盒底部设有第二手套放置盒,第二手套放置盒前侧开设有拿取口,车架右侧后方设有利器盒,车架右侧前后方分别设有垃圾袋挂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上开设有固定孔,输液架上对应固定孔大小垂直间隔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孔上设有固定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内立设若干隔板,隔板将置物架内部间隔区分成若干单一放置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顶部位于置物架后方设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卡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位于放置台下方左右对称设有抽屉柜,抽屉柜内设有若干存放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位于抽屉柜下方左右对称设有活动门,活动门内部设有储物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车本体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分别设有万象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超声介入治疗车,包括治疗车本体,治疗车本体包括车架,车架顶部设有放置台,放置台后端活动卡设有置物架,放置台前部一侧活动卡设有Z型转动杆,Z型转动杆顶端活动设有标本存放盘,车架左侧后方垂直固定设有套柱,套柱内活动设有输液架,车架左侧由上至下横向平行设有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前侧分别开设有袋口,第一置物袋、第二置物袋及第三置物袋后方上部设有第一手套放置盒,第一手套放置盒底部设有第二手套放置盒,第二手套放置盒前侧开设有拿取口,车架右侧后方设有利器盒,车架右侧前后方分别设有垃圾袋挂钩。有垃圾袋挂钩。有垃圾袋挂钩。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婵 邓颖华 蒋双兰 彭彩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